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宣传科普工作,充分认识接种疫苗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确定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旨在大力宣传疫苗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屏障”作用,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是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是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离开母体之后,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且婴幼儿的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接种疫苗之后可以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支付疫苗费用,实行免疫接种。目前阶段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属于自愿自费接种。居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对针对传染病同样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儿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健康需求,自主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非免疫规划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宫颈癌疫苗(HPV疫苗)等。
什么情况下暂缓接种疫苗?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2.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因为发热是很多急性疾病的早期症状,所以应等病愈后再接种。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因体质较弱接种后有继发感染的风险,暂缓接种。
4.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等,也暂缓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暂缓接种。
6.腹泻儿童不宜接种,应等疾病痊愈后接种。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宣传科普工作,充分认识接种疫苗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确定2025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旨在大力宣传疫苗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屏障”作用,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是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是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离开母体之后,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且婴幼儿的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接种疫苗之后可以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支付疫苗费用,实行免疫接种。目前阶段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属于自愿自费接种。居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对针对传染病同样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儿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健康需求,自主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非免疫规划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宫颈癌疫苗(HPV疫苗)等。
什么情况下暂缓接种疫苗?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2.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因为发热是很多急性疾病的早期症状,所以应等病愈后再接种。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因体质较弱接种后有继发感染的风险,暂缓接种。
4.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等,也暂缓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暂缓接种。
6.腹泻儿童不宜接种,应等疾病痊愈后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