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近日,肃南科技馆与肃南县第一中学联合开展青少年劳动科普实践活动,组织405名师生前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康乐镇墩台子学农劳动科普实践基地,通过马铃薯种植实践,将课堂延伸至田野,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感悟科学、传承农耕文化。此次活动是肃南县深化“双减”政策、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科学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同学们列队抵达基地后,首先在科普服务区聆听了科普讲解。科技辅导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的生长周期、需肥特性及脱毒种薯技术的重要性,为后续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农业生产体验区,同学们分组领取农具,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种植。从挖沟、播种到覆土施肥,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标准。
尽管春寒未消,但同学们热情高涨,田埂间洋溢着欢声笑语。高一(1)班学生李进宇感慨:“原来种土豆有这么多学问!农民伯伯真不容易,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这场生动的田间课堂,让同学们在躬身实践中领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谛,更点燃了对农业科技的兴趣。随着一颗颗种薯埋入土壤,科学的种子也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
据悉,墩台子学农劳动科普实践基地由肃南县科协、科技馆与县教育局、康乐镇联合打造,集科普教育、劳动实践、农业创新于一体。近年来,该基地通过劳动教育与科普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持久活力。(安智琪)
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近日,肃南科技馆与肃南县第一中学联合开展青少年劳动科普实践活动,组织405名师生前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康乐镇墩台子学农劳动科普实践基地,通过马铃薯种植实践,将课堂延伸至田野,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感悟科学、传承农耕文化。此次活动是肃南县深化“双减”政策、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科学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同学们列队抵达基地后,首先在科普服务区聆听了科普讲解。科技辅导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的生长周期、需肥特性及脱毒种薯技术的重要性,为后续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农业生产体验区,同学们分组领取农具,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种植。从挖沟、播种到覆土施肥,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标准。
尽管春寒未消,但同学们热情高涨,田埂间洋溢着欢声笑语。高一(1)班学生李进宇感慨:“原来种土豆有这么多学问!农民伯伯真不容易,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这场生动的田间课堂,让同学们在躬身实践中领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谛,更点燃了对农业科技的兴趣。随着一颗颗种薯埋入土壤,科学的种子也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
据悉,墩台子学农劳动科普实践基地由肃南县科协、科技馆与县教育局、康乐镇联合打造,集科普教育、劳动实践、农业创新于一体。近年来,该基地通过劳动教育与科普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持久活力。(安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