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张掖:“一增一减”守好地下“生命线”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4月18日 16:14

分享到:

  春回大地,暖意融融。在临泽县鸭暖镇小屯村的田间,一眼泉水向外翻涌,流向下游的小泉湖水库,为农作物灌溉蓄足源头活水。泉眼涌活水,标志着地下水明显回升。

  地下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泽县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地下水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一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另一方面采取置换减量、节水降量、关井压量、中水补量、管理控量等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全力推动地下水止降回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坚持节水 严管“总阀门”

  在临泽县新华镇宣威村制种玉米基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让玉米喝上“自来水”。“我们以前种植玉米,灌溉一亩地用水600多立方米,现在发展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农业,采用滴灌模式,一亩地300立方米水就够了。”宣威村党支部书记刘吉锋算了一笔账,每亩用水量只有过去的50%,同时还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省时省力还省钱。

  临泽县素有“中国玉米制种强县”之称。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县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形成129.06平方公里的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年超采量达2600万立方米。

  种植玉米需要大量水资源,然而临泽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一面是地下水超采超载,一面是产业发展需要,面对这“两难”问题,临泽县找到了破题之策。

  针对用水量大的实际,临泽县引导群众实施节水灌溉,实现设施农业高效节约用水良性循环,有效缓解全县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7.49万亩,占基本农田的87.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临泽县节水办主任陈军说。

精准管水 拧紧“水龙头”

  临泽县平均降水量114毫米,不到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三成,属于资源型极度缺水县,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后天超载”。面对水困境、水危机,临泽县将地下水管控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不能突破的红线,实施水资源预算管理改革,严格限制新增取水许可,2024年压采地下水1500多万立方米。

  “我们将各类地下水取水井全部纳入取水井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精准化管理。并全面实施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安装智能化地下水计量设备1756套,地下水取水井计量设施安装率100%,实现了地下水资源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陈军表示。

  不仅如此,临泽县还深入开展超许可取水、超计划用水、超用途配水、无证取水、无计量取水、拖欠水资源费“三超两无一拖欠”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地下水开发利用秩序。全县建立联动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扎实开展“地毯式”复核排查,依法实施“问题台账”整改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违规取用地下水问题。

积极引水 疏通“毛血管”

  压减了地下水取用水,用水缺口怎么补?

  “采取置换减量,实施水源置换工作,建成库容450万立方米的小泉湖水库,引调祁连山雪水和优质泉水替代地下水,蓼泉镇1.2万亩耕地灌溉用水置换成地表水,年压减地下水350万立方米。”陈军介绍。

  采取中水补量,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再生水循环利用,2024年全县再生水利用总量52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3.1%,构建起了集约高效的再生水循环链。

  采取管理控量,创新提出修建“港湾式”地表水泵池置换地下水措施,不仅成功削减了地下水的开采量,还有效降低了灌溉成本。“去年以来,我们修建‘港湾式’泵池14座,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20万立方米。”临泽县水资源保护中心张柯刚对比变化。

  如今,临泽县通过“一增一减”优化用水结构,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陈海李明)

  春回大地,暖意融融。在临泽县鸭暖镇小屯村的田间,一眼泉水向外翻涌,流向下游的小泉湖水库,为农作物灌溉蓄足源头活水。泉眼涌活水,标志着地下水明显回升。

  地下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泽县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地下水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一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另一方面采取置换减量、节水降量、关井压量、中水补量、管理控量等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全力推动地下水止降回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坚持节水 严管“总阀门”

  在临泽县新华镇宣威村制种玉米基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让玉米喝上“自来水”。“我们以前种植玉米,灌溉一亩地用水600多立方米,现在发展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农业,采用滴灌模式,一亩地300立方米水就够了。”宣威村党支部书记刘吉锋算了一笔账,每亩用水量只有过去的50%,同时还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省时省力还省钱。

  临泽县素有“中国玉米制种强县”之称。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县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形成129.06平方公里的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年超采量达2600万立方米。

  种植玉米需要大量水资源,然而临泽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一面是地下水超采超载,一面是产业发展需要,面对这“两难”问题,临泽县找到了破题之策。

  针对用水量大的实际,临泽县引导群众实施节水灌溉,实现设施农业高效节约用水良性循环,有效缓解全县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7.49万亩,占基本农田的87.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临泽县节水办主任陈军说。

精准管水 拧紧“水龙头”

  临泽县平均降水量114毫米,不到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三成,属于资源型极度缺水县,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后天超载”。面对水困境、水危机,临泽县将地下水管控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不能突破的红线,实施水资源预算管理改革,严格限制新增取水许可,2024年压采地下水1500多万立方米。

  “我们将各类地下水取水井全部纳入取水井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精准化管理。并全面实施农业水价改革项目,安装智能化地下水计量设备1756套,地下水取水井计量设施安装率100%,实现了地下水资源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陈军表示。

  不仅如此,临泽县还深入开展超许可取水、超计划用水、超用途配水、无证取水、无计量取水、拖欠水资源费“三超两无一拖欠”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地下水开发利用秩序。全县建立联动机制,强化保障措施,扎实开展“地毯式”复核排查,依法实施“问题台账”整改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违规取用地下水问题。

积极引水 疏通“毛血管”

  压减了地下水取用水,用水缺口怎么补?

  “采取置换减量,实施水源置换工作,建成库容450万立方米的小泉湖水库,引调祁连山雪水和优质泉水替代地下水,蓼泉镇1.2万亩耕地灌溉用水置换成地表水,年压减地下水350万立方米。”陈军介绍。

  采取中水补量,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再生水循环利用,2024年全县再生水利用总量52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3.1%,构建起了集约高效的再生水循环链。

  采取管理控量,创新提出修建“港湾式”地表水泵池置换地下水措施,不仅成功削减了地下水的开采量,还有效降低了灌溉成本。“去年以来,我们修建‘港湾式’泵池14座,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20万立方米。”临泽县水资源保护中心张柯刚对比变化。

  如今,临泽县通过“一增一减”优化用水结构,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陈海李明)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