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高台
高台:拧紧农业“节水阀” 做活增效“加减法”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4月16日 14:34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这几天,走进高台县巷道镇元号村铁杆大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遍布田间地头的滴灌带间移栽葱苗。

  “我们去年开始采用‘开沟起垄+精准滴灌’模式种植大葱,亩均用水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今年种植的200亩大葱年可节水4万立方米,节约种植成本2万元左右。”齐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林介绍说,这种种植方式在节省人工和节约用水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增加了葱白的长度和食用口感,大葱品质明显提升。

  巷道镇元号村根据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动员全村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扩充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依托全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成立齐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选品、统一指导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农业种植规模化、规范化、集中化。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每亩收取租金1000元,村集体每亩收取50元的服务费,在保证农户土地基本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节水+效益’的双赢。”巷道镇元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万东说。

  近年来,高台县按照“结构调优、水耗调低、效益调高”原则,推行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增效技术,扩充铁杆大葱、“高台红”辣椒等低耗水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依托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将原有的“渠灌”改造为“滴管+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目前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49.66万亩,其中滴管管灌喷灌28.29万亩、标准渠道21.37万亩,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今年全县计划打造铁杆大葱、麒麟西瓜、‘高台红’辣椒等节水农业示范片区10万亩。”高台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海介绍,该县将持续做好农业节水文章,把节水增效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拧紧节水“水龙头”,做好增效“加减法”,真正实现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让每方水都能派上大用场。(段海  丁昕昕)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这几天,走进高台县巷道镇元号村铁杆大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遍布田间地头的滴灌带间移栽葱苗。

  “我们去年开始采用‘开沟起垄+精准滴灌’模式种植大葱,亩均用水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今年种植的200亩大葱年可节水4万立方米,节约种植成本2万元左右。”齐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林介绍说,这种种植方式在节省人工和节约用水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增加了葱白的长度和食用口感,大葱品质明显提升。

  巷道镇元号村根据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动员全村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扩充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依托全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成立齐霖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选品、统一指导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农业种植规模化、规范化、集中化。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每亩收取租金1000元,村集体每亩收取50元的服务费,在保证农户土地基本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节水+效益’的双赢。”巷道镇元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万东说。

  近年来,高台县按照“结构调优、水耗调低、效益调高”原则,推行适水种植、量水生产,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增效技术,扩充铁杆大葱、“高台红”辣椒等低耗水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依托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将原有的“渠灌”改造为“滴管+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目前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49.66万亩,其中滴管管灌喷灌28.29万亩、标准渠道21.37万亩,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今年全县计划打造铁杆大葱、麒麟西瓜、‘高台红’辣椒等节水农业示范片区10万亩。”高台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海介绍,该县将持续做好农业节水文章,把节水增效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拧紧节水“水龙头”,做好增效“加减法”,真正实现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让每方水都能派上大用场。(段海  丁昕昕)

编辑: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