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梁家墩镇:“一约四会”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文明甘州
2025年04月15日 17:42

分享到:

  近年来,甘州区梁家墩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一约四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坚持党建引领,掌稳乡村治理“盘子”。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着力打造“支委+党员+群众”的“链条式治理”机制,深入群众收集民生诉求与发展建议,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件,架起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载体,深入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并宣传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唱响文明乡风“主旋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四级七天”调解法,用好用活“三官一师两员”,提升矛盾调处效率,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

  完善村规民约,亮明乡村治理“尺子”。坚持“党委指导、村级引导、群众参与”原则,组织10个村通过公议、公订、公示等方式广泛吸纳民智,梳理归纳“群众声音”128条,做到“村规民约”反映“村民意愿”。结合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抵制高价彩礼以及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出接地气、有生机、易落实的“一村一规”,让“小规章”成为约束群众的“硬办法”。深入开展“五星文明户”、“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推动村规民约从“纸上”落到“地上”,积极营造坚决落实“村规民约”有力氛围。

  用好“四会”组织,搭好乡村治理“台子”。创新“党建+四会”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细化治理框架,选聘老党员、新乡贤组成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让群众从乡村治理“配角”转变为“主角”。落实村级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规范“邻里小院”等运行机制,总结推行“板凳民主”“民情恳谈会”等做法,广泛应运“积分银行”等模式,推动乡村治理有序、有力、有效。健全“四会议事—支部审核—群众监督”工作闭环,深入开展村民议事、道德评议、乡贤说事“三评议”活动,打造乡贤调解室、法律明白人等特色品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张鏻木)

  近年来,甘州区梁家墩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一约四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坚持党建引领,掌稳乡村治理“盘子”。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着力打造“支委+党员+群众”的“链条式治理”机制,深入群众收集民生诉求与发展建议,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件,架起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载体,深入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并宣传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唱响文明乡风“主旋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四级七天”调解法,用好用活“三官一师两员”,提升矛盾调处效率,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

  完善村规民约,亮明乡村治理“尺子”。坚持“党委指导、村级引导、群众参与”原则,组织10个村通过公议、公订、公示等方式广泛吸纳民智,梳理归纳“群众声音”128条,做到“村规民约”反映“村民意愿”。结合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抵制高价彩礼以及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出接地气、有生机、易落实的“一村一规”,让“小规章”成为约束群众的“硬办法”。深入开展“五星文明户”、“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推动村规民约从“纸上”落到“地上”,积极营造坚决落实“村规民约”有力氛围。

  用好“四会”组织,搭好乡村治理“台子”。创新“党建+四会”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细化治理框架,选聘老党员、新乡贤组成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让群众从乡村治理“配角”转变为“主角”。落实村级各类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规范“邻里小院”等运行机制,总结推行“板凳民主”“民情恳谈会”等做法,广泛应运“积分银行”等模式,推动乡村治理有序、有力、有效。健全“四会议事—支部审核—群众监督”工作闭环,深入开展村民议事、道德评议、乡贤说事“三评议”活动,打造乡贤调解室、法律明白人等特色品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张鏻木)

编辑: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