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北街社区以“敲门看灯”志愿服务为契机,秉持“走进老人家里,更走进老人心里”的宗旨,通过为老人上门烹制一顿家常菜、陪伴用餐的“家庭模式”,倾听“银龄”的心声,让老人从“舌尖上”的幸福,传达到“心尖上”的温度,让老人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
聚焦需求,建起服务根据地。拓展服务项目,打造“北街食话小屋”连心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共餐+陪伴”服务模式,从单一的饭食需求延伸到了精神情感需求。设立每周共享餐日,积极探索多种服务供给模式,让饭香化作满屋欢畅,让每一份孤寂都能在陪伴中找到温暖的回响。截至目前,食话小屋共帮扶了辖区12位老人和困难群众。
关爱“银龄”,惠老服务解民需。结合“敲门入户访民情优服务”专项行动,加大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关心关怀力度,以“拉家常”的方式,与老年群体面对面的促膝长谈,认真倾听诉求和心声,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为43名老人精准发放高龄津补贴,为2名生活困难老人申请临时救助,为辖区134名老年群体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切实提高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社区陪伴,筑牢幸福保障网。依托党建赋能,联合共建单位、爱心机构、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结合“党员进社区·圆梦微心愿”活动入户征集辖区群众生活需求,建立“微心愿”清单,联系共建单位党员认领“微心愿”。结合“我们的节日”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晚霞”更红,让“朝阳”更艳。
来源:民乐县融媒体中心
民乐县北街社区以“敲门看灯”志愿服务为契机,秉持“走进老人家里,更走进老人心里”的宗旨,通过为老人上门烹制一顿家常菜、陪伴用餐的“家庭模式”,倾听“银龄”的心声,让老人从“舌尖上”的幸福,传达到“心尖上”的温度,让老人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
聚焦需求,建起服务根据地。拓展服务项目,打造“北街食话小屋”连心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共餐+陪伴”服务模式,从单一的饭食需求延伸到了精神情感需求。设立每周共享餐日,积极探索多种服务供给模式,让饭香化作满屋欢畅,让每一份孤寂都能在陪伴中找到温暖的回响。截至目前,食话小屋共帮扶了辖区12位老人和困难群众。
关爱“银龄”,惠老服务解民需。结合“敲门入户访民情优服务”专项行动,加大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关心关怀力度,以“拉家常”的方式,与老年群体面对面的促膝长谈,认真倾听诉求和心声,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为43名老人精准发放高龄津补贴,为2名生活困难老人申请临时救助,为辖区134名老年群体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切实提高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社区陪伴,筑牢幸福保障网。依托党建赋能,联合共建单位、爱心机构、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结合“党员进社区·圆梦微心愿”活动入户征集辖区群众生活需求,建立“微心愿”清单,联系共建单位党员认领“微心愿”。结合“我们的节日”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晚霞”更红,让“朝阳”更艳。
来源:民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