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在“双碳”目标与产业变革交汇点上,我市锚定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赛道”,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在民乐工业园区,甘肃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PVB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工业机器人精准作业,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着200余道工序,经过清洗、层压、封装的光伏组件整齐列队,即将发往西北地区光伏电站。"这条产线每分钟产出1.2件产品,良品率突破99.6%。"董事长叶卫民指着中央控制室的数据大屏介绍,随着二期两条产线5月投产,企业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带动本地形成百亿级光伏材料产业集群。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张掖分公司的车间同样热火朝天。全自动化流水线上,光伏逆变器日产量稳定在60台,累计生产的3000余台设备已创造7000万元产值。"我们正在研发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新型组串式逆变器,年内将推出适应-40℃极端环境的寒带机型。"总经理刘家治透露,企业正与河西学院共建"风光储一体化实验室",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迭代升级。
临泽县工业集中区的易事特储能产业园,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进行量产前的最后调试。总经理鞠小亮展示着新产品检测报告:"相较于传统电芯,钠离子产品成本下降30%,-20℃低温放电容量提升15%,特别适合新疆等极寒地区储能项目。"企业投资1.8亿元建设的pack智能组装线即将投产,届时将形成"电芯—模组—储能系统"全产业链,预计年新增产值5亿元。(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旭 王晓泾 张佳俊 李炳)
中国张掖网讯 在“双碳”目标与产业变革交汇点上,我市锚定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赛道”,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在民乐工业园区,甘肃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PVB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工业机器人精准作业,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着200余道工序,经过清洗、层压、封装的光伏组件整齐列队,即将发往西北地区光伏电站。"这条产线每分钟产出1.2件产品,良品率突破99.6%。"董事长叶卫民指着中央控制室的数据大屏介绍,随着二期两条产线5月投产,企业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带动本地形成百亿级光伏材料产业集群。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张掖分公司的车间同样热火朝天。全自动化流水线上,光伏逆变器日产量稳定在60台,累计生产的3000余台设备已创造7000万元产值。"我们正在研发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新型组串式逆变器,年内将推出适应-40℃极端环境的寒带机型。"总经理刘家治透露,企业正与河西学院共建"风光储一体化实验室",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迭代升级。
临泽县工业集中区的易事特储能产业园,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进行量产前的最后调试。总经理鞠小亮展示着新产品检测报告:"相较于传统电芯,钠离子产品成本下降30%,-20℃低温放电容量提升15%,特别适合新疆等极寒地区储能项目。"企业投资1.8亿元建设的pack智能组装线即将投产,届时将形成"电芯—模组—储能系统"全产业链,预计年新增产值5亿元。(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旭 王晓泾 张佳俊 李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