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民乐
民乐:“智慧+科技”赋能牧业“羊”帆起航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3月30日 09:57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创业村北部的甘肃华瑞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羊繁育基地便是一处从圈舍建设、设施设备配套、种羊引进、经营模式、生产管理、技术配套等方面引进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种羊场”,在这里,所有的羊羔分“宿舍”住宿,“中央厨房”式配餐、“转转火锅”式饲喂、“妇幼保健院”式产中产后护理……“智慧化”、现代化方式喂养的10000多只羊膘肥体壮,真正实现了养羊现代化。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畜牧业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畜牧养殖从业者开始体会到科技应用带来的巨变,并在实践中将这些先进技术运用到整条产业链中,随时随地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传统畜牧业更具“智慧”。

  日前,走进甘肃华瑞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羊繁育基地,12栋标准化羊舍、全自动消毒系统、高床饲养、恒温水槽自动清洗补水系统、检测、治疗、机械投料生产、自动清粪等设施映入眼帘。

  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昆山介绍说,该公司种羊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成标准化圈舍12栋,配套辅助设施15000平方米,检测仪器设备80台(套),生产设备570台(套)。偌大的羊场里,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只有16个工作人员,包括1个兽医、1个防疫员、3个器械维护人员,1个辅助机械配备饲料的“厨师”,还有10个“医护人员”,在他们的相互配合下,所有的羊羔都得到了精心照料,既解决了传统大规模养殖人力投入大的问题,也解决了管理混乱复杂的问题。

  12栋智能化圈舍全部是可以打开的“全景式天窗”,在此起彼伏的“咩咩”声里,饲料通过转盘运送过来,吃完后再通过转盘运走、回收,避免污染。在羊的脚下,安装着粪污自动化处理系统,粪污通过刮粪板和地下履带统一送至发酵池,经过发酵后返田,成为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5000多亩苜蓿、玉米地最好的有机肥料,形成了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羊舍里除了草料味,更弥漫着一股“科技味儿”。

  除了自动化、机械化养殖之外,目前,该公司种羊繁育基地也推广智慧化养羊。什么是智慧化养殖模式呢?秘密藏在这个小小的芯片当中。

  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经理武秀海说,“耳标号相当于就是这只羊的一个身份证号。可以看到羊当天的运动量基本能达到三万多步,还能看到实时羊只的体温、GPS定位,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出生日期、入场重量。”

  据了解,公司将持续在胚胎移植生产上狠下功夫,紧盯国际生产性能测定基因组选育、同期发情、体内体外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繁育技术,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大力推广以湖羊为母本,东孚里生、萨福克、澳白为父本的东湖乳肉兼用杂交品种和萨湖、澳湖肉用杂交品种,进一步丰富羊的品类,打造种羊繁育示范基地。

  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不仅让养羊的成本和羊的品质都有了保障,同时也为“构建河西走廊千万只肉羊产业带”这一宏大目标贡献力量。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国家首批生态农场,华瑞农业公司也有着自己的布局和规划。

  杨昆山说,“公司以繁育基地为龙头,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为服务对象,采取公司加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模式,建立‘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繁育基地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价廉种羊、杂交育肥羔羊、养殖技术服务,养殖户利用周边饲草料资源扩繁、育肥,然后由公司回收屠宰、销售。抢抓乡村振兴机遇,通过重点扶持,力争5年时间推动民乐县年肉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

  近年来,民乐县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点线面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养殖、智慧畜牧等现代化生产体系,大力推广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畜牧养殖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210个,培育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4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场13个,至目前,民乐县畜禽饲养量达347.66万头只,出栏量达179.18万头只,规模养殖场畜禽饲养量达241.57万头只,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达80%,民乐县人工饲草种植面积20.6万亩,畜牧业总产值达19.97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王鹏 赵玉梅)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创业村北部的甘肃华瑞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羊繁育基地便是一处从圈舍建设、设施设备配套、种羊引进、经营模式、生产管理、技术配套等方面引进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种羊场”,在这里,所有的羊羔分“宿舍”住宿,“中央厨房”式配餐、“转转火锅”式饲喂、“妇幼保健院”式产中产后护理……“智慧化”、现代化方式喂养的10000多只羊膘肥体壮,真正实现了养羊现代化。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畜牧业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畜牧养殖从业者开始体会到科技应用带来的巨变,并在实践中将这些先进技术运用到整条产业链中,随时随地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传统畜牧业更具“智慧”。

  日前,走进甘肃华瑞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羊繁育基地,12栋标准化羊舍、全自动消毒系统、高床饲养、恒温水槽自动清洗补水系统、检测、治疗、机械投料生产、自动清粪等设施映入眼帘。

  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昆山介绍说,该公司种羊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成标准化圈舍12栋,配套辅助设施15000平方米,检测仪器设备80台(套),生产设备570台(套)。偌大的羊场里,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只有16个工作人员,包括1个兽医、1个防疫员、3个器械维护人员,1个辅助机械配备饲料的“厨师”,还有10个“医护人员”,在他们的相互配合下,所有的羊羔都得到了精心照料,既解决了传统大规模养殖人力投入大的问题,也解决了管理混乱复杂的问题。

  12栋智能化圈舍全部是可以打开的“全景式天窗”,在此起彼伏的“咩咩”声里,饲料通过转盘运送过来,吃完后再通过转盘运走、回收,避免污染。在羊的脚下,安装着粪污自动化处理系统,粪污通过刮粪板和地下履带统一送至发酵池,经过发酵后返田,成为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5000多亩苜蓿、玉米地最好的有机肥料,形成了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羊舍里除了草料味,更弥漫着一股“科技味儿”。

  除了自动化、机械化养殖之外,目前,该公司种羊繁育基地也推广智慧化养羊。什么是智慧化养殖模式呢?秘密藏在这个小小的芯片当中。

  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经理武秀海说,“耳标号相当于就是这只羊的一个身份证号。可以看到羊当天的运动量基本能达到三万多步,还能看到实时羊只的体温、GPS定位,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出生日期、入场重量。”

  据了解,公司将持续在胚胎移植生产上狠下功夫,紧盯国际生产性能测定基因组选育、同期发情、体内体外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繁育技术,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大力推广以湖羊为母本,东孚里生、萨福克、澳白为父本的东湖乳肉兼用杂交品种和萨湖、澳湖肉用杂交品种,进一步丰富羊的品类,打造种羊繁育示范基地。

  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不仅让养羊的成本和羊的品质都有了保障,同时也为“构建河西走廊千万只肉羊产业带”这一宏大目标贡献力量。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国家首批生态农场,华瑞农业公司也有着自己的布局和规划。

  杨昆山说,“公司以繁育基地为龙头,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为服务对象,采取公司加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模式,建立‘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繁育基地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价廉种羊、杂交育肥羔羊、养殖技术服务,养殖户利用周边饲草料资源扩繁、育肥,然后由公司回收屠宰、销售。抢抓乡村振兴机遇,通过重点扶持,力争5年时间推动民乐县年肉羊出栏量达到150万只以上,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

  近年来,民乐县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点线面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养殖、智慧畜牧等现代化生产体系,大力推广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畜牧养殖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210个,培育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4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场13个,至目前,民乐县畜禽饲养量达347.66万头只,出栏量达179.18万头只,规模养殖场畜禽饲养量达241.57万头只,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达80%,民乐县人工饲草种植面积20.6万亩,畜牧业总产值达19.97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王鹏 赵玉梅)

  

编辑:邓瑞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