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肃南
肃南:“三个聚焦”助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3月27日 18:32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近年来,肃南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聚焦“思政引领”。充分发挥“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屈军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挖掘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2024年,屈军名师工作室联合张掖市甘州区开展“丝路思政云课堂”,通过远程直播为肃南、甘州两地学生同上一堂“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主题课,累计覆盖师生上千人次,95%的学生认为“对家乡历史有了更深认同”。此外,肃南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调研祁连山国家公园动植物保护现状,形成32份调研报告,其中5份获市级科技创新奖。

  聚焦“德育建设”。建成乡村少年宫4个,设置30多项社团活动,推动国学、书法、戏曲、非遗等项目进课堂,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石窝会议纪念馆等阵地,开展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等特色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建立家长学校8所,每年开展各类家长培训活动20余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康乐镇乡村少年宫将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融入美术课程,学生创作的《红西路军在肃南》系列刺绣作品入选甘肃省非遗文化展,并受邀赴敦煌国际文博会展出。大河乡家长学校推出“亲子共读红色家书”活动,家长与孩子每月共同学习一封革命先烈家书,并录制感悟视频上传平台,累计收到作品600余条,家长参与率达87%。

  聚焦“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活动,激励青少年争做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通过打卡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开展“红色”文化微型德育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2024年肃南县组织50名学生赴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展“红色足迹寻访”活动,学生撰写心得体会120余篇,其中10篇获市级征文比赛奖项。明花学校学生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视频点击量突破50万次。在“请进来”活动中,肃南县邀请老红军走进校园宣讲,2024年累计开展“红色文化微型德育课”36场次,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 (王嘉楠)

  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近年来,肃南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聚焦“思政引领”。充分发挥“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屈军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挖掘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2024年,屈军名师工作室联合张掖市甘州区开展“丝路思政云课堂”,通过远程直播为肃南、甘州两地学生同上一堂“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主题课,累计覆盖师生上千人次,95%的学生认为“对家乡历史有了更深认同”。此外,肃南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调研祁连山国家公园动植物保护现状,形成32份调研报告,其中5份获市级科技创新奖。

  聚焦“德育建设”。建成乡村少年宫4个,设置30多项社团活动,推动国学、书法、戏曲、非遗等项目进课堂,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石窝会议纪念馆等阵地,开展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等特色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建立家长学校8所,每年开展各类家长培训活动20余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康乐镇乡村少年宫将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融入美术课程,学生创作的《红西路军在肃南》系列刺绣作品入选甘肃省非遗文化展,并受邀赴敦煌国际文博会展出。大河乡家长学校推出“亲子共读红色家书”活动,家长与孩子每月共同学习一封革命先烈家书,并录制感悟视频上传平台,累计收到作品600余条,家长参与率达87%。

  聚焦“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活动,激励青少年争做向上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通过打卡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开展“红色”文化微型德育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2024年肃南县组织50名学生赴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展“红色足迹寻访”活动,学生撰写心得体会120余篇,其中10篇获市级征文比赛奖项。明花学校学生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视频点击量突破50万次。在“请进来”活动中,肃南县邀请老红军走进校园宣讲,2024年累计开展“红色文化微型德育课”36场次,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 (王嘉楠)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