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部门
张掖市林草局“四个坚持”推动人才工作“量质齐增”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3月26日 14:56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近年来,张掖市林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人才强林草”战略目标,以“四个坚持”全面推动林草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为林草高质量发展积蓄深厚力量、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求贤若渴”的态度,构建“金字塔”型人才矩阵。实施“引才强基”工程,依托“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引进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35名外国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合作交流。柔性引进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知名教授和外籍院士22人,联合开展科学研究5项。通过“招才固本”工程,狠抓人才引进工作,共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双一流”院校的全日制硕士11名。截至目前,我局共有在站博士后1人,硕博士研究生56人,占全局总人数的23.14%,人才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显著优化,初步形成了“高端人才+青年英才+行业骨干”的林草人才梯队。

  坚持“尊贤爱才”的温度,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注重引育并举,建立人才公寓,全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购房安居、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张掖、服务林草。创新“赛场选马”机制,突出实干导向,大胆提拔使用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公认度高的干部,3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得到提拔使用。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张掖市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等利好政策措施,4人获得生活补贴、2人享受购房补贴。同时,坚持表彰向基层倾斜,1人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确定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1人获“甘肃省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17人获得“陇原人才服务卡”、103人获市级表彰,一线人才的事业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坚持“广栽梧桐”的力度,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注重打造平台矩阵,始终把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作为集聚培育人才的关键举措,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建强科级创新平台,赋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近年来3个省级平台发展壮大为国家级平台,新增1个省级科普基地,全局建成34个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整合外部智力资源,共建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基地、站点,协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有兰州大学等10所高校、1200多名师生来科研站点开展教学实习。高质量做好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全力构建集人才成长、技术突破、产业赋能于一体的创新发展生态,先后培养博士后3人,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坚持“皆可成才”的广度,构建“产业链”培育模式。创新“揭榜挂帅”制度,发榜11项行业重点、难点任务,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揭榜根据行业所需聚力攻坚,为林草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修订完善林草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业绩量化标准和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实行论文版面费单位承担制度,设立自列科研项目专项资助基金,激发年轻干部科技创新活力,先后共有16名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等项目44项。建立“人才+项目+基地”联动机制,加快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近5年收集保存杏、梨种质资源530余份,示范推广新技术20余项,培训林农50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为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张掖网讯 近年来,张掖市林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人才强林草”战略目标,以“四个坚持”全面推动林草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为林草高质量发展积蓄深厚力量、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求贤若渴”的态度,构建“金字塔”型人才矩阵。实施“引才强基”工程,依托“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引进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35名外国专家开展科学研究、合作交流。柔性引进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知名教授和外籍院士22人,联合开展科学研究5项。通过“招才固本”工程,狠抓人才引进工作,共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双一流”院校的全日制硕士11名。截至目前,我局共有在站博士后1人,硕博士研究生56人,占全局总人数的23.14%,人才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显著优化,初步形成了“高端人才+青年英才+行业骨干”的林草人才梯队。

  坚持“尊贤爱才”的温度,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注重引育并举,建立人才公寓,全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购房安居、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张掖、服务林草。创新“赛场选马”机制,突出实干导向,大胆提拔使用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公认度高的干部,3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得到提拔使用。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张掖市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等利好政策措施,4人获得生活补贴、2人享受购房补贴。同时,坚持表彰向基层倾斜,1人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确定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1人获“甘肃省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17人获得“陇原人才服务卡”、103人获市级表彰,一线人才的事业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坚持“广栽梧桐”的力度,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注重打造平台矩阵,始终把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作为集聚培育人才的关键举措,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建强科级创新平台,赋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近年来3个省级平台发展壮大为国家级平台,新增1个省级科普基地,全局建成34个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整合外部智力资源,共建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基地、站点,协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有兰州大学等10所高校、1200多名师生来科研站点开展教学实习。高质量做好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全力构建集人才成长、技术突破、产业赋能于一体的创新发展生态,先后培养博士后3人,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坚持“皆可成才”的广度,构建“产业链”培育模式。创新“揭榜挂帅”制度,发榜11项行业重点、难点任务,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揭榜根据行业所需聚力攻坚,为林草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修订完善林草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业绩量化标准和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人才激励措施,实行论文版面费单位承担制度,设立自列科研项目专项资助基金,激发年轻干部科技创新活力,先后共有16名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等项目44项。建立“人才+项目+基地”联动机制,加快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近5年收集保存杏、梨种质资源530余份,示范推广新技术20余项,培训林农500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为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编辑: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