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订单接连不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创新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张掖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坚持高位调度、高效推进,高标准靠实投资、高强度谋划项目,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强势推动项目开复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力冲刺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
一年春作首,实干开新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重大项目推进会议等,专题研究部署项目建设及一季度“开门红”相关事宜,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四班子领导组队,成立6个市级领导包抓联系县区组,调研督导县区项目建设。印发《张掖市重点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强化运行调度、及时预警交办、加强要素保障、协同推进服务,采取“日调度、周分析、月复盘”等工作机制,实行“红黄蓝”预警通报,高站位、高强度、高频次开展项目调度,为项目开复工提供制度保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逐县区开展调研,以上率下,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高位高效指导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项目调度机制,建立项目专员工作制度,以《全市2025年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为抓手,以民间投资项目为重点,筛选确定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34个,选派49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1至2名项目专员,围绕前期办理、开工复工、投资纳统等工作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当好推动解决项目问题的服务员、推进项目实施的监督员和反映项目真实情况的通讯员。明确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50%以上的目标任务,截至2月底,全市开复工项目137个,尤其是续建项目复工88个,复工率达55.7%,创历年新高。
为切实谋划好项目,靠实真投资,市委市政府召开扬优聚势加速追赶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正视差距、振奋精神,以狠抓执行、大抓落实力促“开门红”。紧盯重大项目,发挥大块头项目对投资的“压舱石”作用,张掖火电厂二期、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全年不停歇,克服冬季气温困难,全力推进项目进度,1-2月完成投资体量较大,2个项目将完成投资7亿元左右,为投资“开门红”提供了强力支撑。抓实投资纳统,提前梳理开工为纳统项目,提前准备入库资料,做到资料完整,2月份,总投资96.9亿元的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总投资13.7亿元的祁连山水泥生产线等15个项目入库成功,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左右。市发展改革委派出6个督导组,分赴六具区、市直部门逐项梳理靠实支撑项目,深挖投资潜力,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确保投资增速达到预期目标。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预计一季度增长10%以上,实现“开门红”。
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威张掖段LZX-WZ-ZQ4标段大型料仓、混凝土生产设备、钢筋加工厂、环保压滤处理系统、驻地等大型临时设施建成,正在进行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组建、安装、调试,为兰张三四线铁路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作好准备。
国家和甘肃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张掖市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现场,引水隧洞开始掘进,安全洞、交通洞等加紧施工。该项目将在山顶和山脚各建一个水库,以山为势、以水为能,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利用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蓄能;在电力负荷高峰时,再将上水库水下泄下水库进行发电,相当于在山间建起一个“超级充电宝”。电站建成后,可承担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是未来甘肃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的调节器和稳定器,每年可为国家电网提供清洁能源16.3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5.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7.6万吨。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去年11月,张掖市启动“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抽调28人成立市级项目谋划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项目谋划工作;印发《全市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成立农林水牧、交通和能源、社会民生、经贸物流等11个项目谋划储备组,建立发改委牵头抓总、市县区主导谋划、行业部门指导论证的“1《专班》+9《行业领域谋划组》+11《专责推进组》”的项目谋划协同运行机制。全市上下聚焦政策性资金项目、重点产业链项目、关键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共谋划储备各类项目1699个。至目前,已向国家和省上申报2025年三类政策性资金项目215个,资金需求99.2亿元,已落实中央预算内及“两重”“两新”资金8335万元,项目谋划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市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续航。
初春的张掖大地处处热潮涌动,各县区以满弦姿态全力冲刺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从企业生产到项目建设,从工业经济到农业生产,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充沛的干劲,奏响加快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力促以“开门红”引领带动“全年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中国张掖网讯 项目施工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订单接连不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创新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张掖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坚持高位调度、高效推进,高标准靠实投资、高强度谋划项目,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强势推动项目开复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力冲刺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
一年春作首,实干开新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重大项目推进会议等,专题研究部署项目建设及一季度“开门红”相关事宜,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四班子领导组队,成立6个市级领导包抓联系县区组,调研督导县区项目建设。印发《张掖市重点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强化运行调度、及时预警交办、加强要素保障、协同推进服务,采取“日调度、周分析、月复盘”等工作机制,实行“红黄蓝”预警通报,高站位、高强度、高频次开展项目调度,为项目开复工提供制度保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逐县区开展调研,以上率下,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高位高效指导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项目调度机制,建立项目专员工作制度,以《全市2025年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为抓手,以民间投资项目为重点,筛选确定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34个,选派49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1至2名项目专员,围绕前期办理、开工复工、投资纳统等工作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当好推动解决项目问题的服务员、推进项目实施的监督员和反映项目真实情况的通讯员。明确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50%以上的目标任务,截至2月底,全市开复工项目137个,尤其是续建项目复工88个,复工率达55.7%,创历年新高。
为切实谋划好项目,靠实真投资,市委市政府召开扬优聚势加速追赶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正视差距、振奋精神,以狠抓执行、大抓落实力促“开门红”。紧盯重大项目,发挥大块头项目对投资的“压舱石”作用,张掖火电厂二期、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全年不停歇,克服冬季气温困难,全力推进项目进度,1-2月完成投资体量较大,2个项目将完成投资7亿元左右,为投资“开门红”提供了强力支撑。抓实投资纳统,提前梳理开工为纳统项目,提前准备入库资料,做到资料完整,2月份,总投资96.9亿元的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总投资13.7亿元的祁连山水泥生产线等15个项目入库成功,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左右。市发展改革委派出6个督导组,分赴六具区、市直部门逐项梳理靠实支撑项目,深挖投资潜力,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确保投资增速达到预期目标。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预计一季度增长10%以上,实现“开门红”。
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威张掖段LZX-WZ-ZQ4标段大型料仓、混凝土生产设备、钢筋加工厂、环保压滤处理系统、驻地等大型临时设施建成,正在进行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组建、安装、调试,为兰张三四线铁路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作好准备。
国家和甘肃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张掖市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现场,引水隧洞开始掘进,安全洞、交通洞等加紧施工。该项目将在山顶和山脚各建一个水库,以山为势、以水为能,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利用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蓄能;在电力负荷高峰时,再将上水库水下泄下水库进行发电,相当于在山间建起一个“超级充电宝”。电站建成后,可承担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是未来甘肃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的调节器和稳定器,每年可为国家电网提供清洁能源16.3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5.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7.6万吨。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去年11月,张掖市启动“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抽调28人成立市级项目谋划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项目谋划工作;印发《全市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成立农林水牧、交通和能源、社会民生、经贸物流等11个项目谋划储备组,建立发改委牵头抓总、市县区主导谋划、行业部门指导论证的“1《专班》+9《行业领域谋划组》+11《专责推进组》”的项目谋划协同运行机制。全市上下聚焦政策性资金项目、重点产业链项目、关键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共谋划储备各类项目1699个。至目前,已向国家和省上申报2025年三类政策性资金项目215个,资金需求99.2亿元,已落实中央预算内及“两重”“两新”资金8335万元,项目谋划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市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续航。
初春的张掖大地处处热潮涌动,各县区以满弦姿态全力冲刺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从企业生产到项目建设,从工业经济到农业生产,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充沛的干劲,奏响加快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力促以“开门红”引领带动“全年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