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民乐
民乐:四举措厚植选调生成长成才沃土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3月18日 15:37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民乐迅  民乐县高度重视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关心关爱相结合、工作历练和选拔使用相结合,让选调生在基层一线墩好苗、起好步,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教育培训“磨性子”,夯实能力基础。把选调生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对选调生进行1次全员轮训,采取“线上+线下”和“县内+县外”相结合、研讨交流和观摩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党性锤炼相结合等方式,帮助选调生坚定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经常性进行政治体检,让选调生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扣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以及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近年来举办各类专业化精准化培训班150期,培训选调生90余人次,全县选调生把握大局大势、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线淬炼“压担子”,锤炼过硬本领。坚持把基层一线、民生一线、发展一线作为培养锻炼选调生的主阵地,努力搭建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按照多岗位锻炼、必要台阶历练、基层蹲苗磨炼、中心工作锤炼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的要求,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萃英计划”、干部“双向交流”行动、“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和“四个一线”培养锻炼计划,有计划、常态化选派15名选调生参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生态及地灾搬迁等重点工作,通过以干代训、内部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引导选调生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让选调生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学习知识、丰富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实现选调生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

  严管厚爱“立杆子”,强化关怀保障。不定期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暗访等方式,对选调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建立26名选调生工作档案,作为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立选调生联系培养制度,为每名选调生指定1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名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导师”,通过思想上指导、工作中辅导、业务上教导,帮助选调生加快角色转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严格落实选调生“谈心谈话”制度,每年组织召开选调生座谈会,及时了解选调生思想动态、认真听取工作和个人生活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强化选调生生活保障,妥善解决住房、办公、食宿、经费等方面困难,让选调生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确保“后顾无忧”。

  适时使用“给位子”,畅通成长渠道。坚持在考察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每年开展的2次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定期对选调生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作风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在干部动议调整时优先考虑。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基层、重实绩、重实干、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3636”干部选任机制,创新运用“六察六看”工作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动创稳等工作一线,多渠道、近距离、立体化考察使用10名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力过硬的优秀选调生,并结合及时奖励、职级晋升、交流任职等政策落实,积极营造“提拔重用一个,激励引导一片”的干事创业氛围。(尚明 朱志鸿)

  中国张掖网民乐迅  民乐县高度重视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关心关爱相结合、工作历练和选拔使用相结合,让选调生在基层一线墩好苗、起好步,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教育培训“磨性子”,夯实能力基础。把选调生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对选调生进行1次全员轮训,采取“线上+线下”和“县内+县外”相结合、研讨交流和观摩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党性锤炼相结合等方式,帮助选调生坚定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经常性进行政治体检,让选调生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扣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以及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近年来举办各类专业化精准化培训班150期,培训选调生90余人次,全县选调生把握大局大势、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线淬炼“压担子”,锤炼过硬本领。坚持把基层一线、民生一线、发展一线作为培养锻炼选调生的主阵地,努力搭建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按照多岗位锻炼、必要台阶历练、基层蹲苗磨炼、中心工作锤炼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相结合的要求,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萃英计划”、干部“双向交流”行动、“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和“四个一线”培养锻炼计划,有计划、常态化选派15名选调生参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生态及地灾搬迁等重点工作,通过以干代训、内部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引导选调生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让选调生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学习知识、丰富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实现选调生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

  严管厚爱“立杆子”,强化关怀保障。不定期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暗访等方式,对选调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建立26名选调生工作档案,作为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立选调生联系培养制度,为每名选调生指定1名县级领导干部和1名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导师”,通过思想上指导、工作中辅导、业务上教导,帮助选调生加快角色转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严格落实选调生“谈心谈话”制度,每年组织召开选调生座谈会,及时了解选调生思想动态、认真听取工作和个人生活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强化选调生生活保障,妥善解决住房、办公、食宿、经费等方面困难,让选调生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确保“后顾无忧”。

  适时使用“给位子”,畅通成长渠道。坚持在考察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每年开展的2次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定期对选调生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作风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在干部动议调整时优先考虑。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基层、重实绩、重实干、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3636”干部选任机制,创新运用“六察六看”工作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动创稳等工作一线,多渠道、近距离、立体化考察使用10名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力过硬的优秀选调生,并结合及时奖励、职级晋升、交流任职等政策落实,积极营造“提拔重用一个,激励引导一片”的干事创业氛围。(尚明 朱志鸿)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