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夕阳红”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2025年02月14日 17:07

分享到: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曹勇 文/图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近年来,肃南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措施,养老服务政策规范逐步建立,养老政策保障措施有效落实,养老机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优化服务供给结构,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老人安享晚年

  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不远处皑皑白雪覆盖的祁连山熠熠生辉。

  “又是一个大晴天。”日日与祁连山为伴的74岁老人妥玉桂拉开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寝室的窗帘,看着眼前的祁连雪景,心情格外舒畅。“这山,看了大半辈子,咋就永远也看不够呢!”

  “雪山脚下,千里迷人的画廊,幸福的岁月,飘散着酒香,裕固人的家园是人间的天堂。”与妥玉桂一样,不舍青山,与山为伴,这是世代生活在祁连山中裕固人难以割舍的栖息家园和精神家园。

  梳洗完毕,妥玉桂从二楼寝室来到一楼餐厅,在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居住的老人们也已陆续前来吃早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将冒着热气的醇香酥油奶茶和烧壳子端上桌,老人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不时有人冒出一句玩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早餐,部分老人走出公寓楼,或晒太阳,或聊天,妥玉桂则径直返回自己的寝室,作为裕固族刺绣非遗县级传承人,妥玉桂坚持裕固族刺绣几十年,慕名委托妥玉桂“做活”的人很多,有些人委托的裕固族服饰、头面、鞋靴等刺绣,是新人结婚急用,耽搁不得。虽已74岁高龄,但妥玉桂耳不聋、眼不花,穿针引线不在话下。为了“赶活”,每天早晨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的刺绣时间,雷打不动。

  走进妥玉桂的寝室,近30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整洁,独立卫生间、电视、冰柜、洗衣机等一应俱全,2024年5月入住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以来,妥玉桂经历了儿子从不放心到放宽心的一个适应过程。

  “太多了,吃不了。”转眼已至中午12时许,妥玉桂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再次来到一楼餐厅午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端上一碗红烧肉配米饭。“多吃点才能保持身体好。”笑意盈盈间,工作人员离开了,妥玉桂只得“硬撑着”吃完。

  妥玉桂告诉记者,她是肃南县明花乡人,在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入住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一日三餐很合口味,平时可以做做自己的事情,还有许多老人在一起聊天、娱乐,生活很惬意。

  下午的夕阳照射进房间,专心致志刺绣的妥玉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人的“第二个家”

  舒心不舒心,老人最有发言权。

  走进位于肃南县红湾寺镇的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康养室、棋牌室、活动室、餐厅、健身房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房间、舒适的床铺、便利的无障碍设施,每一处都彰显着对老年人的关怀。

  “老人在这里幸福指数很高,许多老人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甚至过年都不愿回家。”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兰永宏告诉记者,中心现有51间房间、91个床位,入住老人55人,居住时间最长者12年,年龄最大者94岁。入住的老人均为特困供养及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中心以“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模式家庭化”为标准,组建了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工作队伍,用诚心、尽心、耐心、细心、贴心“五心式”服务,为入住老人提供安享晚年、健康娱乐、日常照料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让老人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村民杜金兰今年已75岁高龄,因患有心脏病,儿子又长期在牧业点放牧,无暇照顾。为了不“拖累”子女,杜金兰于2013年入住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在这里一日三餐周周不重样,日常还有同龄人陪伴聊天,房间也装有呼叫器,随时有突发病情,可呼叫工作人员送医。

  “现在反而回家不习惯了。”杜金兰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春节前儿子早早就要来接自己回家过年,她拒绝了,这里吃住都很舒心,更重要的是有多人陪伴,感觉更快乐!

  同样,这个春节,70岁的肃南县康乐镇杨哥村村民高建设也选择在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度过。高建设已入住10年,虽然长期患有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但爱好娱乐的他平时喜欢为中心老人表演二胡、独唱等节目,愉悦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的身心,病情反倒越来越好转。“我这病,只要不生气就会好转。”

  老人幸福密码

  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背后,是肃南县一项项精准暖心养老服务的务实之举。

  “自2006年以来,肃南县实现养老机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极大转变。”肃南县民政局局长王春蕊告诉记者,肃南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7935人,留守、空巢、独居老人89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608人,特困供养对象154人,经济困难老年人211人。

  近年来,肃南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全县现已建成公办养老机构7所,共设置床位302张。各养老机构均配建有老年餐厅、洗浴设施以及休闲文化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供餐、助浴助洁、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全县现有村级互助幸福院9个,主要为农牧村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助餐服务等活动。通过一项项精准暖心的民生举措,织密织牢养老保障网,让“养老”变“享老”,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同时,肃南县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注重将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集聚;支持家庭强化养老功能,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理疗调养等服务,让居家老人尽享“家门口”幸福;积极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建设老年幸福食堂1个,设立老年助餐点6个,为全县孤寡、独居、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老年助餐服务,已累计服务2634人次,落实县委县政府老年人助餐补贴26.21万元。

  王春蕊告诉记者,为把对老年人的关爱落到身边,让关爱无死角,肃南县还将适老化服务送进家庭,全力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针对老人起身时易发生跌倒风险的状况,配备了可调节高度、防滑稳固、轻便易携的智能拐杖;为化解老人挂取衣物难题,在阳台安装智能晾衣架……点滴生活细节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为4821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共9.64万元,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204户,积极争取以旧换新适老化消费资金217万元,为404户老年人开展适老化以旧换新工作。

  与此同时,在省市高龄津贴的发放标准基础上,肃南县委县政府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每年增长机制,80-89岁老年人每人每年增长80元,9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增长100元,全年为834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1万元。

  2025年,肃南县又将70岁以上的340名残疾老年人列入高龄补贴范围,每人每月发放50元。同时,2025年,肃南县委县政府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级基础养老金提标项目等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原来的基础金288元提升至328元,将深入开展为有需要城乡居民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补贴、为家庭困难的城市低保和边缘户的老年人发放家庭保障金每人每月330元和280元、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发放生活保障金500元等一系列为民惠民项目。

  祁连雪山见证,“养老”变“享老”,“夕阳红”正绽放着幸福美好的笑容。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曹勇 文/图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近年来,肃南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措施,养老服务政策规范逐步建立,养老政策保障措施有效落实,养老机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优化服务供给结构,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老人安享晚年

  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不远处皑皑白雪覆盖的祁连山熠熠生辉。

  “又是一个大晴天。”日日与祁连山为伴的74岁老人妥玉桂拉开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寝室的窗帘,看着眼前的祁连雪景,心情格外舒畅。“这山,看了大半辈子,咋就永远也看不够呢!”

  “雪山脚下,千里迷人的画廊,幸福的岁月,飘散着酒香,裕固人的家园是人间的天堂。”与妥玉桂一样,不舍青山,与山为伴,这是世代生活在祁连山中裕固人难以割舍的栖息家园和精神家园。

  梳洗完毕,妥玉桂从二楼寝室来到一楼餐厅,在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居住的老人们也已陆续前来吃早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将冒着热气的醇香酥油奶茶和烧壳子端上桌,老人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不时有人冒出一句玩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早餐,部分老人走出公寓楼,或晒太阳,或聊天,妥玉桂则径直返回自己的寝室,作为裕固族刺绣非遗县级传承人,妥玉桂坚持裕固族刺绣几十年,慕名委托妥玉桂“做活”的人很多,有些人委托的裕固族服饰、头面、鞋靴等刺绣,是新人结婚急用,耽搁不得。虽已74岁高龄,但妥玉桂耳不聋、眼不花,穿针引线不在话下。为了“赶活”,每天早晨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的刺绣时间,雷打不动。

  走进妥玉桂的寝室,近30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整洁,独立卫生间、电视、冰柜、洗衣机等一应俱全,2024年5月入住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以来,妥玉桂经历了儿子从不放心到放宽心的一个适应过程。

  “太多了,吃不了。”转眼已至中午12时许,妥玉桂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再次来到一楼餐厅午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端上一碗红烧肉配米饭。“多吃点才能保持身体好。”笑意盈盈间,工作人员离开了,妥玉桂只得“硬撑着”吃完。

  妥玉桂告诉记者,她是肃南县明花乡人,在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入住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一日三餐很合口味,平时可以做做自己的事情,还有许多老人在一起聊天、娱乐,生活很惬意。

  下午的夕阳照射进房间,专心致志刺绣的妥玉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人的“第二个家”

  舒心不舒心,老人最有发言权。

  走进位于肃南县红湾寺镇的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康养室、棋牌室、活动室、餐厅、健身房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房间、舒适的床铺、便利的无障碍设施,每一处都彰显着对老年人的关怀。

  “老人在这里幸福指数很高,许多老人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甚至过年都不愿回家。”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兰永宏告诉记者,中心现有51间房间、91个床位,入住老人55人,居住时间最长者12年,年龄最大者94岁。入住的老人均为特困供养及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中心以“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模式家庭化”为标准,组建了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工作队伍,用诚心、尽心、耐心、细心、贴心“五心式”服务,为入住老人提供安享晚年、健康娱乐、日常照料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让老人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村民杜金兰今年已75岁高龄,因患有心脏病,儿子又长期在牧业点放牧,无暇照顾。为了不“拖累”子女,杜金兰于2013年入住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在这里一日三餐周周不重样,日常还有同龄人陪伴聊天,房间也装有呼叫器,随时有突发病情,可呼叫工作人员送医。

  “现在反而回家不习惯了。”杜金兰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春节前儿子早早就要来接自己回家过年,她拒绝了,这里吃住都很舒心,更重要的是有多人陪伴,感觉更快乐!

  同样,这个春节,70岁的肃南县康乐镇杨哥村村民高建设也选择在肃南县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度过。高建设已入住10年,虽然长期患有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但爱好娱乐的他平时喜欢为中心老人表演二胡、独唱等节目,愉悦别人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的身心,病情反倒越来越好转。“我这病,只要不生气就会好转。”

  老人幸福密码

  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背后,是肃南县一项项精准暖心养老服务的务实之举。

  “自2006年以来,肃南县实现养老机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极大转变。”肃南县民政局局长王春蕊告诉记者,肃南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7935人,留守、空巢、独居老人89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608人,特困供养对象154人,经济困难老年人211人。

  近年来,肃南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全县现已建成公办养老机构7所,共设置床位302张。各养老机构均配建有老年餐厅、洗浴设施以及休闲文化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供餐、助浴助洁、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全县现有村级互助幸福院9个,主要为农牧村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助餐服务等活动。通过一项项精准暖心的民生举措,织密织牢养老保障网,让“养老”变“享老”,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同时,肃南县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注重将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集聚;支持家庭强化养老功能,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工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理疗调养等服务,让居家老人尽享“家门口”幸福;积极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建设老年幸福食堂1个,设立老年助餐点6个,为全县孤寡、独居、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老年助餐服务,已累计服务2634人次,落实县委县政府老年人助餐补贴26.21万元。

  王春蕊告诉记者,为把对老年人的关爱落到身边,让关爱无死角,肃南县还将适老化服务送进家庭,全力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针对老人起身时易发生跌倒风险的状况,配备了可调节高度、防滑稳固、轻便易携的智能拐杖;为化解老人挂取衣物难题,在阳台安装智能晾衣架……点滴生活细节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为4821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共9.64万元,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204户,积极争取以旧换新适老化消费资金217万元,为404户老年人开展适老化以旧换新工作。

  与此同时,在省市高龄津贴的发放标准基础上,肃南县委县政府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每年增长机制,80-89岁老年人每人每年增长80元,9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增长100元,全年为834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1万元。

  2025年,肃南县又将70岁以上的340名残疾老年人列入高龄补贴范围,每人每月发放50元。同时,2025年,肃南县委县政府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级基础养老金提标项目等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原来的基础金288元提升至328元,将深入开展为有需要城乡居民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补贴、为家庭困难的城市低保和边缘户的老年人发放家庭保障金每人每月330元和280元、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发放生活保障金500元等一系列为民惠民项目。

  祁连雪山见证,“养老”变“享老”,“夕阳红”正绽放着幸福美好的笑容。

编辑: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