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走进入冬前搬入新居的村民家中,了解重建房屋质量、日常生活保障等情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也是关于抗灾救灾、重建家园反复强调、坚定不移的原则。
最是牵挂暖人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每个春节前夕,总是不辞辛苦,到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拉家常、问冷暖、送祝福。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偏远山区的生产发展,他时时挂念。
春节前夕,记者重访了浙江当年灾后重建的三个村。置身其中,仿佛身处现代化城市小区内,道路宽敞整洁,幼儿园、农贸市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住进了坚固舒适的楼房,门口停着一辆辆小汽车……大家忙着准备过年,都喜气洋洋的。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一景。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希望新村:
一条村道上的难忘印记
冬日暖阳下,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息——
村民自建小楼的阳台上,一排排腊货香气四溢;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吃着热腾腾的“年味”;村直播间内,“农民主播”们忙着把土特产卖向全国……
47岁的杜宏春站在村里主干道“初心路”上,感慨万千。2002年,这还是条黄泥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正是沿着这条路,来到村里慰问。
那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即将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希望新村的第一个春节。
时间回到2002年8月15日,一场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冲毁了衢江多个村百余户村民的房屋。杜宏春家是其中一家。
“政府马上划了一块地给大家建新房。我们开始叫它‘移民新村’。这么叫,心里总归空落落的。”杜宏春说。
这年12月29日,杜宏春和不少村民刚搬进新家。
“省里领导来看望我们了!”一个消息不胫而走。
“这么冷的天,我们一个刚建的偏远小村子,居然有这么大领导来?”杜宏春忙跑出家门看。
“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习书记鞋子上都是泥巴,他一路走,一路询问受灾户迁建情况,要求加紧帮助建设,确保灾民在春节前都能住进新房。”第一任村支书郑炳耀说。
杜宏春更没想到,省委书记来到了自己家里。
“当时还是才盖到一层的毛坯房,除了简单的桌椅柜子,都没像样的家具。我既感动又难为情,不知道该让习书记看哪个屋。”杜宏春说。
“粮食够不够吃”“睡得暖不暖”“还有什么其他困难”,习近平同志关切地问。
杜宏春的父亲杜学集,看到省委书记这么平易近人,话也多了起来,说山洪来时,多亏村干部帮大家转移,要不然命都没了,现在又住进了新房子,谢谢党,谢谢政府。“习书记却说,时刻不忘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的责任。”杜宏春说。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鸟瞰图。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
“习书记希望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过上更好的日子。”那天,村干部们把习近平同志这一殷切期望,带到每家每户。
大家听了心里踏实了,纷纷提议,“我们村就叫‘希望新村’吧!”
那年春节过后,一些村民又被工作的事难住了。就业稳,心才稳。乡村干部四处找企业、问信息,介绍了不少年轻人去周边厂里打工。
杜宏春要照顾父母,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厂,村干部找上门来,“宏春,村里打算把会做水电、木工、泥水的村民组个队,到周边乡镇去揽活,时间比较自由。你要不跟着去学学?”
但上了年纪的人、要照顾孩子的妇女,怎么办?
村干部跑到义乌,引来了来料加工,让大家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
现在,希望新村已形成袖套、裙子、电子元件等多种类型的加工销售网络。2024年,全村来料加工企业销售总额预计突破1000万元。
“我们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万元。宏春是泥水匠里的老师傅了,收入更高,一年有10来万元吧?很难约的!”郑炳耀打趣说。
“宏春是工作、家庭两不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刚“揭秘”。
原来,这几年村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回来就业创业。村里办起了电子商务、中西式面点等免费培训班,给大家“充电”。杜宏春夫妻俩最近参加了护理班,“在家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在外还能当护工赚钱。”
“其实我还想学种食用菌。”杜宏春说,这两天,邻居们都在讨论村里新落地的数字化食用菌共富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200万元。
“技多不压身嘛!”杜宏春笑着说。
庆元县濛洲街道同济新村,雪后初霁。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乙巳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走进入冬前搬入新居的村民家中,了解重建房屋质量、日常生活保障等情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也是关于抗灾救灾、重建家园反复强调、坚定不移的原则。
最是牵挂暖人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每个春节前夕,总是不辞辛苦,到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拉家常、问冷暖、送祝福。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偏远山区的生产发展,他时时挂念。
春节前夕,记者重访了浙江当年灾后重建的三个村。置身其中,仿佛身处现代化城市小区内,道路宽敞整洁,幼儿园、农贸市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住进了坚固舒适的楼房,门口停着一辆辆小汽车……大家忙着准备过年,都喜气洋洋的。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一景。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希望新村:
一条村道上的难忘印记
冬日暖阳下,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息——
村民自建小楼的阳台上,一排排腊货香气四溢;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吃着热腾腾的“年味”;村直播间内,“农民主播”们忙着把土特产卖向全国……
47岁的杜宏春站在村里主干道“初心路”上,感慨万千。2002年,这还是条黄泥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正是沿着这条路,来到村里慰问。
那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即将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希望新村的第一个春节。
时间回到2002年8月15日,一场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冲毁了衢江多个村百余户村民的房屋。杜宏春家是其中一家。
“政府马上划了一块地给大家建新房。我们开始叫它‘移民新村’。这么叫,心里总归空落落的。”杜宏春说。
这年12月29日,杜宏春和不少村民刚搬进新家。
“省里领导来看望我们了!”一个消息不胫而走。
“这么冷的天,我们一个刚建的偏远小村子,居然有这么大领导来?”杜宏春忙跑出家门看。
“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习书记鞋子上都是泥巴,他一路走,一路询问受灾户迁建情况,要求加紧帮助建设,确保灾民在春节前都能住进新房。”第一任村支书郑炳耀说。
杜宏春更没想到,省委书记来到了自己家里。
“当时还是才盖到一层的毛坯房,除了简单的桌椅柜子,都没像样的家具。我既感动又难为情,不知道该让习书记看哪个屋。”杜宏春说。
“粮食够不够吃”“睡得暖不暖”“还有什么其他困难”,习近平同志关切地问。
杜宏春的父亲杜学集,看到省委书记这么平易近人,话也多了起来,说山洪来时,多亏村干部帮大家转移,要不然命都没了,现在又住进了新房子,谢谢党,谢谢政府。“习书记却说,时刻不忘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的责任。”杜宏春说。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鸟瞰图。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
“习书记希望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过上更好的日子。”那天,村干部们把习近平同志这一殷切期望,带到每家每户。
大家听了心里踏实了,纷纷提议,“我们村就叫‘希望新村’吧!”
那年春节过后,一些村民又被工作的事难住了。就业稳,心才稳。乡村干部四处找企业、问信息,介绍了不少年轻人去周边厂里打工。
杜宏春要照顾父母,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厂,村干部找上门来,“宏春,村里打算把会做水电、木工、泥水的村民组个队,到周边乡镇去揽活,时间比较自由。你要不跟着去学学?”
但上了年纪的人、要照顾孩子的妇女,怎么办?
村干部跑到义乌,引来了来料加工,让大家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
现在,希望新村已形成袖套、裙子、电子元件等多种类型的加工销售网络。2024年,全村来料加工企业销售总额预计突破1000万元。
“我们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万元。宏春是泥水匠里的老师傅了,收入更高,一年有10来万元吧?很难约的!”郑炳耀打趣说。
“宏春是工作、家庭两不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刚“揭秘”。
原来,这几年村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回来就业创业。村里办起了电子商务、中西式面点等免费培训班,给大家“充电”。杜宏春夫妻俩最近参加了护理班,“在家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在外还能当护工赚钱。”
“其实我还想学种食用菌。”杜宏春说,这两天,邻居们都在讨论村里新落地的数字化食用菌共富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200万元。
“技多不压身嘛!”杜宏春笑着说。
庆元县濛洲街道同济新村,雪后初霁。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