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从绿意盎然的麦田千重浪,到果实累累的蔬果满园香,枣乡大地到处彰显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量。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农业技术推广作为连接农业科技与田间地头的桥梁,在深化创新引领、提升服务效能、忠实履行主责主业等方面,涌现出了一系列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也为保障临泽县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破解农业增收“新密码”
为提升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临泽县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措施,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探索推广“粮+菜”“粮+饲”“粮+油、粮+粮+菜”等多茬、复种、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推动套种两熟向复种两熟的转变,从而实现“一茬保供给、一茬促增收”,激发农业增收新动能。实现综合示范区内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新增粮油65万公斤,亩均增收50元以上,小麦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水肥一体化种植平均增产5.23%,节水43.53%,节肥36.92%,节本增效178.99元。2024年落实粮食面积40.09万亩,小麦2.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1万亩,总产量64万吨,总产值27.8亿元,新建设施农业面积2390亩,建立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1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5万亩,示范带动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50.32万亩,全县化肥利用率42.5%;扶持具备“5有”条件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防治55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2%,农药使用量85.9吨,农药利用率达42.8%。
双管齐下拓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径”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全县蔬菜尾菜资源,推动尾菜还田利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在着力打造尾菜还田试点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农户及蔬菜种植大户积极开展尾菜直接还田、行间还田、田间堆肥、生产有机肥料、茎叶烘干利用等处理利用技术,提升耕地持续生产能力。2024年,全县处理尾菜35.29万吨,综合处理利用率81.19%。扎实开展以废旧地膜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扶持已建立的标准化回收站走专业化、市场化回收模式,逐步完善地膜回收利用环节“以奖代补”政策,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买四补二”等优惠措施政策,着力提高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率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水平。2024年,全县推广0.015㎜加厚高强度地膜30万亩,生物降解地膜1万亩,回收废旧地膜2430吨,废旧地膜田间捡净率达90%、回收率达86%、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农田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监测预警筑牢农业安全生产“新防线”
立足重大病虫发生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依托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甘肃分中心临泽县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建成田间监测点5个,以蔬菜、制种玉米病虫害为主要监测对象,在全县共设监测点24个。根据监测情况,现已共发布《病虫情报》7期480份,实现监测调查标准化、预报网络化,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率在5%以下。通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害虫性诱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田间自动气候观测仪、移动式病虫信息采集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县级信息化处理系统管理与全国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的对接,全面提升了我县病虫疫情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针对大风、冰雹、霜冻、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成立7个农业减灾防灾技术指导小分队,分赴各镇指导防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62场(次),培训人员1.01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为全县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尹丽娟)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从绿意盎然的麦田千重浪,到果实累累的蔬果满园香,枣乡大地到处彰显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量。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农业技术推广作为连接农业科技与田间地头的桥梁,在深化创新引领、提升服务效能、忠实履行主责主业等方面,涌现出了一系列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也为保障临泽县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破解农业增收“新密码”
为提升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临泽县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措施,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探索推广“粮+菜”“粮+饲”“粮+油、粮+粮+菜”等多茬、复种、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推动套种两熟向复种两熟的转变,从而实现“一茬保供给、一茬促增收”,激发农业增收新动能。实现综合示范区内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新增粮油65万公斤,亩均增收50元以上,小麦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水肥一体化种植平均增产5.23%,节水43.53%,节肥36.92%,节本增效178.99元。2024年落实粮食面积40.09万亩,小麦2.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1万亩,总产量64万吨,总产值27.8亿元,新建设施农业面积2390亩,建立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1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5万亩,示范带动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50.32万亩,全县化肥利用率42.5%;扶持具备“5有”条件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防治55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2%,农药使用量85.9吨,农药利用率达42.8%。
双管齐下拓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径”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全县蔬菜尾菜资源,推动尾菜还田利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在着力打造尾菜还田试点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农户及蔬菜种植大户积极开展尾菜直接还田、行间还田、田间堆肥、生产有机肥料、茎叶烘干利用等处理利用技术,提升耕地持续生产能力。2024年,全县处理尾菜35.29万吨,综合处理利用率81.19%。扎实开展以废旧地膜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扶持已建立的标准化回收站走专业化、市场化回收模式,逐步完善地膜回收利用环节“以奖代补”政策,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买四补二”等优惠措施政策,着力提高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率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水平。2024年,全县推广0.015㎜加厚高强度地膜30万亩,生物降解地膜1万亩,回收废旧地膜2430吨,废旧地膜田间捡净率达90%、回收率达86%、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农田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监测预警筑牢农业安全生产“新防线”
立足重大病虫发生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依托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甘肃分中心临泽县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建成田间监测点5个,以蔬菜、制种玉米病虫害为主要监测对象,在全县共设监测点24个。根据监测情况,现已共发布《病虫情报》7期480份,实现监测调查标准化、预报网络化,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率在5%以下。通过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害虫性诱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田间自动气候观测仪、移动式病虫信息采集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县级信息化处理系统管理与全国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的对接,全面提升了我县病虫疫情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针对大风、冰雹、霜冻、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成立7个农业减灾防灾技术指导小分队,分赴各镇指导防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62场(次),培训人员1.01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为全县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