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文明实践创新篇 | 张掖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12月27日 10:46

分享到:

惠风吹拂,一幅繁花似锦的文明长卷在“丝路明珠·彩虹张掖”接续延展:

披着晨光,临泽县沙河镇乐民社区“橙丝带”乐民服务队志愿者们整装出发,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开始温暖邻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正午时分,肃南县红湾寺镇裕兴社区喜气洋洋、笑声朗朗,一对新人以“零彩礼”的方式喜结连理,以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暖煦午后,临泽县市民群众陆续走进“城市书房”,捧着心仪的书籍静静翻阅,在满是书香的奇妙世界里荡漾;

图片

夜幕降临,卸下一天疲惫的人们纷纷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阵地,尽情参与各种运动,拥抱健康生活;

……

文明新风来自坚持不懈地培育。近年来,张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深耕厚植的文化自觉、守正创新的昂扬姿态,不断迈出从逐步完善到全面提升的坚实步伐,谱写了一曲曲弘扬时代新风、传播文明理念的动人篇章,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实践阵地:阔步拓展 品质跃升

入冬后,西北地区晚上温度骤降,寒意袭人。然而在山丹县,夏秋季节在文化广场上那些闻声起舞和慢跑健身的群众并未因寒冷而停下追求健康与快乐的脚步,他们纷纷转移“战场”,来到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阵地,或三五结伴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或两人一组在乒乓球桌前激烈角逐,还有的端着“饭后一杯茶”,在象棋桌前静静对弈……

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颇受当地群众欢迎的“打卡”地。这个位于山丹县城的文明实践综合体,集理论学习、廉洁教育、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当地干群、外地游客前来共享精神食粮,感受和展现文明风采。

图片

每一处文明实践阵地都是展现城乡文明面貌和构建同心圆、汇聚正能量的舞台。在张掖市,像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样的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遍地开花,如同一个个凝心铸魂的“磁场”,以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引领、精神的升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丰厚人文滋养。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张掖市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配齐班子、充实人员,健全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对县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出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县区制定《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建立县(区)级负总责,乡镇、行政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同时,在建机制、扩队伍、促整合、树品牌上持续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从“建起来”“转起来”“用起来”到“强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实现了所、站组织体系100%全覆盖,有效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阵地”的强大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坚实堡垒。

图片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张掖市把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把各方力量激发汇聚起来,实现阵地、队伍、活动、项目、机制等资源从“相加”到“相融”,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的生动局面。

——甘州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3个、实践站262个,组建区级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18支、小分队1693支,注册志愿者9.2万余人;

——临泽县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建成乡村振兴试验等10个实践基地和46个“六有”标准型、27个“四好”示范型、10个“五强”引领型文明实践所(站);

——高台县指导全县9个镇、145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实践所、站均成立1支以上志愿服务队,确定12个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点建设,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达5.6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

——山丹县打造示范所2个、示范站10个,全面提升中心(所、站)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民乐县打造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

——肃南县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农牧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5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中心1个,开展文明实践阵地提升、文明实践队伍提升、文明实践项目提升、文明实践进万家“四大行动”,全县累计注册志愿者6700余人。

图片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放眼今日张掖,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引力强劲,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活力无穷。

实践品牌:唱响旋律 声动四方

今年,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培育打造县级活动品牌22个、镇级活动品牌4个、村级活动品牌6个;2022年至今,累计培育打造县级活动品牌130个、镇级活动品牌75个、村级活动品牌147个……

一组组鲜亮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多年来默默奉献的辛勤汗水与执着坚守,诠释着张掖市立足资源禀赋,打好品牌价值引领特色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张掖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坚持守正创新,结合辖区地域特点、产业特色,充分发掘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供给内容,采取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打造接地气、推得开、有影响、乡土味十足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

图片

——理论宣讲品牌“声”入人心

肃南县着力在强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持续做靓“草原帐篷”“马背宣讲队”“楼院小板凳课堂”等理论宣讲品牌,将党的创新理论“宣”出特色、“讲”到深处、“声”入人心。今年累计开展理论宣讲740余场次,受众2540人次。

理论政策宣讲,是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渠道,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有力举措,是推动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张掖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宣讲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接地气的理论宣传,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送到农村庭院、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心里。今年,全市各中心(所、站)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100余场次。

——实践活动品牌传递大爱

在高台县城关镇新建东社区,有这样一支热心的服务队伍,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帮助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解决生活困难,辖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们是“敲门嫂”。

立足群众所需,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之举。张掖市以群众的关注点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了一大批如“敲门嫂”一样受群众喜爱、信赖、赞誉的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至目前,全市共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6支,成立志愿服务组织3210个,成立应急管理、医疗健康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152支,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万场次,服务总时长128.38万小时。

——文化惠民品牌全民共享

立冬日,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老军乡组织举办“古韵悠长 梨园润乡”山丹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各路“文艺轻骑兵”轮番登台演出,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文化活动是连接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张掖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挖本土特色文化,突出打造“春绿陇原·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等特色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推动特色文化与先进理论相融合的智慧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在感受本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为张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移风易俗品牌倡树新风

在民乐县永固镇总寨村,遇到有办白事的人家,前来帮忙的邻里亲朋人手一碗粉汤,虽没有了往日“七碟八碗”的“盛况”,但丧葬礼仪和邻里关系传递出的深情氛围却丝毫不减。这一创新举措,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又避免了浪费和攀比。如今,“一碗粉汤送亲人”已成为民乐县白事办理的新风俗。

图片

推进移风易俗是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协调、指导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地,不断深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专项治理,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红白事从简办、不搞封建迷信、倡导厚养薄葬……如今,移风易俗工作在张掖大地全面铺开,劲吹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的文明新风,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个个拿得出、叫得响、有影响的文明实践品牌,让社会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友爱的浓厚氛围,这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文明实践品牌,汇全民之力奏响文明乐章,如和风细雨浸润群众心田,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入脑入心的有力抓手。

时代新人:层出不穷 闪耀光芒

榜样的力量是催人奋进的,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灯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阔海洋中,为人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榜样的引领与示范。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公众人物、爱心组织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甘州区深化“德润甘州”道德实践活动,推荐甘肃好人19人、推荐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15人、第四届甘肃省文明家庭1户、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10户。临泽县完善先进典型选树推荐和关爱机制,推荐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5名、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候选人10名、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7户、“新时代张掖好少年”候选人8名。高台县开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典型评树活动,推荐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5人、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9人、“甘肃好人”18人,评选高台县第七届道德模范9名、“五星文明示范户”401户、“五星文明标兵户”50户;培育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4个、第九批市级文明村镇4个,创建各类精神文明示范点21个,启动第十批县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61.8%。山丹县开展第十九批县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标兵户”126户、第三届山丹县文明家庭17户,推荐7户家庭参加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推进“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等评选活动。民乐县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1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1人获评市级道德模范,3人入选“张掖市新时代好少年”,1人入选“全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县级新时代好少年50名,“最美家庭”69户、美丽庭院52户。肃南县年内推荐省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13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5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6名、省级文明家庭1户;培树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市级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个、乡村振兴巾帼带头人2人。

图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时代新人与先进典型,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征程中冲在最前端、在社会进步的潮流中勇立最前沿,为张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文明的土壤,日益丰沃;实践的力量,深远持久。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在“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处处可见,铺绘成这座城市的锦绣长卷。

新时代、新实践,新起点、新长征。全市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将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宁 张斌 李兴祖 张自燕)

惠风吹拂,一幅繁花似锦的文明长卷在“丝路明珠·彩虹张掖”接续延展:

披着晨光,临泽县沙河镇乐民社区“橙丝带”乐民服务队志愿者们整装出发,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开始温暖邻里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正午时分,肃南县红湾寺镇裕兴社区喜气洋洋、笑声朗朗,一对新人以“零彩礼”的方式喜结连理,以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暖煦午后,临泽县市民群众陆续走进“城市书房”,捧着心仪的书籍静静翻阅,在满是书香的奇妙世界里荡漾;

图片

夜幕降临,卸下一天疲惫的人们纷纷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阵地,尽情参与各种运动,拥抱健康生活;

……

文明新风来自坚持不懈地培育。近年来,张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深耕厚植的文化自觉、守正创新的昂扬姿态,不断迈出从逐步完善到全面提升的坚实步伐,谱写了一曲曲弘扬时代新风、传播文明理念的动人篇章,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实践阵地:阔步拓展 品质跃升

入冬后,西北地区晚上温度骤降,寒意袭人。然而在山丹县,夏秋季节在文化广场上那些闻声起舞和慢跑健身的群众并未因寒冷而停下追求健康与快乐的脚步,他们纷纷转移“战场”,来到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阵地,或三五结伴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或两人一组在乒乓球桌前激烈角逐,还有的端着“饭后一杯茶”,在象棋桌前静静对弈……

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颇受当地群众欢迎的“打卡”地。这个位于山丹县城的文明实践综合体,集理论学习、廉洁教育、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当地干群、外地游客前来共享精神食粮,感受和展现文明风采。

图片

每一处文明实践阵地都是展现城乡文明面貌和构建同心圆、汇聚正能量的舞台。在张掖市,像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样的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遍地开花,如同一个个凝心铸魂的“磁场”,以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引领、精神的升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丰厚人文滋养。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张掖市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配齐班子、充实人员,健全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对县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出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县区制定《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建立县(区)级负总责,乡镇、行政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同时,在建机制、扩队伍、促整合、树品牌上持续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从“建起来”“转起来”“用起来”到“强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实现了所、站组织体系100%全覆盖,有效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阵地”的强大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坚实堡垒。

图片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张掖市把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把各方力量激发汇聚起来,实现阵地、队伍、活动、项目、机制等资源从“相加”到“相融”,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的生动局面。

——甘州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3个、实践站262个,组建区级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18支、小分队1693支,注册志愿者9.2万余人;

——临泽县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建成乡村振兴试验等10个实践基地和46个“六有”标准型、27个“四好”示范型、10个“五强”引领型文明实践所(站);

——高台县指导全县9个镇、145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实践所、站均成立1支以上志愿服务队,确定12个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点建设,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达5.6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

——山丹县打造示范所2个、示范站10个,全面提升中心(所、站)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民乐县打造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

——肃南县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农牧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5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中心1个,开展文明实践阵地提升、文明实践队伍提升、文明实践项目提升、文明实践进万家“四大行动”,全县累计注册志愿者6700余人。

图片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放眼今日张掖,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引力强劲,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活力无穷。

实践品牌:唱响旋律 声动四方

今年,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培育打造县级活动品牌22个、镇级活动品牌4个、村级活动品牌6个;2022年至今,累计培育打造县级活动品牌130个、镇级活动品牌75个、村级活动品牌147个……

一组组鲜亮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多年来默默奉献的辛勤汗水与执着坚守,诠释着张掖市立足资源禀赋,打好品牌价值引领特色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张掖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坚持守正创新,结合辖区地域特点、产业特色,充分发掘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供给内容,采取组合式、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打造接地气、推得开、有影响、乡土味十足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

图片

——理论宣讲品牌“声”入人心

肃南县着力在强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持续做靓“草原帐篷”“马背宣讲队”“楼院小板凳课堂”等理论宣讲品牌,将党的创新理论“宣”出特色、“讲”到深处、“声”入人心。今年累计开展理论宣讲740余场次,受众2540人次。

理论政策宣讲,是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渠道,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有力举措,是推动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张掖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宣讲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接地气的理论宣传,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送到农村庭院、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心里。今年,全市各中心(所、站)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100余场次。

——实践活动品牌传递大爱

在高台县城关镇新建东社区,有这样一支热心的服务队伍,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帮助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解决生活困难,辖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们是“敲门嫂”。

立足群众所需,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务实之举。张掖市以群众的关注点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了一大批如“敲门嫂”一样受群众喜爱、信赖、赞誉的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至目前,全市共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6支,成立志愿服务组织3210个,成立应急管理、医疗健康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152支,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万场次,服务总时长128.38万小时。

——文化惠民品牌全民共享

立冬日,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老军乡组织举办“古韵悠长 梨园润乡”山丹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各路“文艺轻骑兵”轮番登台演出,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文化活动是连接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张掖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挖本土特色文化,突出打造“春绿陇原·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等特色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推动特色文化与先进理论相融合的智慧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在感受本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为张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移风易俗品牌倡树新风

在民乐县永固镇总寨村,遇到有办白事的人家,前来帮忙的邻里亲朋人手一碗粉汤,虽没有了往日“七碟八碗”的“盛况”,但丧葬礼仪和邻里关系传递出的深情氛围却丝毫不减。这一创新举措,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又避免了浪费和攀比。如今,“一碗粉汤送亲人”已成为民乐县白事办理的新风俗。

图片

推进移风易俗是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协调、指导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地,不断深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专项治理,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红白事从简办、不搞封建迷信、倡导厚养薄葬……如今,移风易俗工作在张掖大地全面铺开,劲吹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的文明新风,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个个拿得出、叫得响、有影响的文明实践品牌,让社会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友爱的浓厚氛围,这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文明实践品牌,汇全民之力奏响文明乐章,如和风细雨浸润群众心田,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入脑入心的有力抓手。

时代新人:层出不穷 闪耀光芒

榜样的力量是催人奋进的,如同一座座明亮的灯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阔海洋中,为人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榜样的引领与示范。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公众人物、爱心组织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甘州区深化“德润甘州”道德实践活动,推荐甘肃好人19人、推荐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15人、第四届甘肃省文明家庭1户、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10户。临泽县完善先进典型选树推荐和关爱机制,推荐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候选人5名、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候选人10名、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7户、“新时代张掖好少年”候选人8名。高台县开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典型评树活动,推荐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5人、第七届张掖市道德模范9人、“甘肃好人”18人,评选高台县第七届道德模范9名、“五星文明示范户”401户、“五星文明标兵户”50户;培育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4个、第九批市级文明村镇4个,创建各类精神文明示范点21个,启动第十批县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61.8%。山丹县开展第十九批县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标兵户”126户、第三届山丹县文明家庭17户,推荐7户家庭参加第三届张掖市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推进“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等评选活动。民乐县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1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1人获评市级道德模范,3人入选“张掖市新时代好少年”,1人入选“全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县级新时代好少年50名,“最美家庭”69户、美丽庭院52户。肃南县年内推荐省市级道德模范候选人13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5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6名、省级文明家庭1户;培树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市级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个、乡村振兴巾帼带头人2人。

图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时代新人与先进典型,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征程中冲在最前端、在社会进步的潮流中勇立最前沿,为张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文明的土壤,日益丰沃;实践的力量,深远持久。崇德向善、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在“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处处可见,铺绘成这座城市的锦绣长卷。

新时代、新实践,新起点、新长征。全市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将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宁 张斌 李兴祖 张自燕)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