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解码“张掖式幸福”】从“幸福报告”解码“幸福张掖”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12月22日 20:27

分享到:

  12月20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在上海举办,张掖市获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丽宜业之城”。

  “丝路明珠·彩虹张掖”何以获此殊荣?这背后究竟有何强大“支撑力量”?幸福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我们从“幸福报告”入手,解读“幸福张掖”的“武功秘籍”。

  幸福张掖根植在流淌千年的古韵里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汉武帝在河西设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张掖是四郡之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

  轻启历史画卷,张骞出使西域通丝路古道,霍去病大破匈奴扬中华国威,隋炀帝会见27国使臣开“万国博览会”先河,红西路军将士征战河西护祖国安康;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万马奔腾,全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长睡不醒,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汉明长城屹立千年,众多历史事件和文物古迹,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发闪亮。“去张掖,畅享丝路之旅,感受历史之美”已成为来张游客共同的心声。

  幸福张掖辉映在色彩斑斓的画卷中

  张掖大地色彩斑斓,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峰岭巍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壮,又有“半城芦苇半城塔,三面杨柳一面湖”之温婉。这里汇聚了除海洋和岛屿之外的所有自然景观,洁白的冰川雪山、葱郁的森林草原、绵延的河湖湿地与多彩的丹霞丘陵、茫茫的大漠戈壁、巍峨的高山峡谷交相辉映,使张掖成为坐落在祁连山、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

  新时代新征程,张掖市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张掖为主线,以健全落实生态保护治理机制为抓手,着力抓重点、树亮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七城三区”,扎实打好“八场战役”,努力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改整治的“研究生版教科书”“国家级博物馆”,把张掖打造为新时代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幸福张掖晕染在绿水青山的底色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走进“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塞上江南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张掖地处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在维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使命。2019年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被中国网评为“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新标杆’”“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荣获2023绿色亚太环保成就奖“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甘州区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入选“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十佳案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扛牢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绿色使命,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至目前,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2,排名全省第三,未发生人为导致的重污染天气;全市地表水8个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优良比例100%;山丹河水质长期稳定达到水质管控目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无新增城市黑臭水体;土壤环境安全稳定,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改革(2024)年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高层研讨会上,我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幸福张掖浸润在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里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张掖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设立“张掖企业家日”,全力打造“张掖服务”营商品牌,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外界看好张掖的预期不断升温,多次被评为“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十佳最具绿色投资价值城市”,连续三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到严格执行“非禁即入”规定,从企业营业执照实现“即来即办”到深入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再到“不动产+水电气热网”实现联合审批、全程网办,张掖总是走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沿,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家们在这片沃土上安心扎根、放心拓展、舒心前行,书写张掖优化营商环境的壮美篇章。

  幸福张掖行驶在平安和谐的轨道中

  走在张掖街头,人们或怡然自得地散步,或欢声笑语地聊天……在群众身边,警灯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平安与稳稳的幸福紧密相连。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主旨,不断探索符合张掖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道路,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现如今,“四级七天”工作法、“和事佬协会”“一杯奶茶调解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庭三所+”等一批特色工作模式广受赞誉,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285件,化解率98%以上,“四级七天”调解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案例,我市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

  幸福张掖疾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车道上

  张掖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宝地,境内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好、产量高,是天然的绿色大农场、有机大牧场,是全国排名第6的蔬菜供应基地。这里能源资源富集,可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达7700万千瓦以上,凹凸棒石储量占全国的63%,已探明煤炭储量11.83亿吨、硅石资源储量1.3亿吨,是全国12个重点找矿区之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4A级以上景区22家,张掖丹霞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全力打造现代种业、绿色蔬菜、张掖肉牛、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来自张掖,春油菜制种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蔬菜供应基地面积全国第6、产量全国第4。坚持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壮大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5年新上工业项目388个,工业固投年均增长37.8%,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6%提升到4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着眼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牢固树立“张掖大地就是一个大景区”理念,突出内涵式发展,分众分层细化客户群体,创新开发文旅产品,加快培育“+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圈,旅游热度持续升温,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3609.45万人次,同比增长29.3%,游客旅游花费252.86亿元,同比增长51.51%。

  幸福张掖交响在城乡协调发展的乐章里

  沃野千里田畴似锦,秀美乡村景色宜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村里村外笑语欢声……在张掖市各个村镇,总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或是在暖棚中拾掇秧苗,或是在庭院中收拾整理,把家园新貌与乡村美景融为一体。

  张掖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担负着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经验、塑造样板的重任。多年以来,张掖市以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为抓手,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集镇和中心村延伸,3年共有2.4万户群众乔迁新居,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7.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面积全省最大,占比居全省第1。先后建成S18张掖至肃南康乐一级公路、G312甘临一级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一级)公路、90%的乡镇通三级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目标。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9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4元,同比增长7.4%;城乡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农村已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幸福张掖铺展在惠泽民生的幸福画卷中

  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张掖市始终把群众的“小事”作为工作中的“大事”,竭力解决群众的所盼所求,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民生“七优享”举措在张掖大地开花结果,通过实现一个个“小而美”的愿景,拼出幸福安康的“大图景”,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生工程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种子”,也是解锁人民幸福的“金钥匙”。张掖市坚持把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完成市幼儿园扩建和特殊教育学校异地新建,5年新建城区学校18所,高考录取率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1。特别是培黎职业学院去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4%,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回信勉励。实施河西走廊(张掖)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河西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重大卫生项目,建成三甲综合医院2所。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物业管理难、停车难、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玉杰)

  12月20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在上海举办,张掖市获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丽宜业之城”。

  “丝路明珠·彩虹张掖”何以获此殊荣?这背后究竟有何强大“支撑力量”?幸福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我们从“幸福报告”入手,解读“幸福张掖”的“武功秘籍”。

  幸福张掖根植在流淌千年的古韵里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汉武帝在河西设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张掖是四郡之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

  轻启历史画卷,张骞出使西域通丝路古道,霍去病大破匈奴扬中华国威,隋炀帝会见27国使臣开“万国博览会”先河,红西路军将士征战河西护祖国安康;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万马奔腾,全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长睡不醒,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汉明长城屹立千年,众多历史事件和文物古迹,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越发闪亮。“去张掖,畅享丝路之旅,感受历史之美”已成为来张游客共同的心声。

  幸福张掖辉映在色彩斑斓的画卷中

  张掖大地色彩斑斓,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峰岭巍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壮,又有“半城芦苇半城塔,三面杨柳一面湖”之温婉。这里汇聚了除海洋和岛屿之外的所有自然景观,洁白的冰川雪山、葱郁的森林草原、绵延的河湖湿地与多彩的丹霞丘陵、茫茫的大漠戈壁、巍峨的高山峡谷交相辉映,使张掖成为坐落在祁连山、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

  新时代新征程,张掖市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张掖为主线,以健全落实生态保护治理机制为抓手,着力抓重点、树亮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七城三区”,扎实打好“八场战役”,努力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改整治的“研究生版教科书”“国家级博物馆”,把张掖打造为新时代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幸福张掖晕染在绿水青山的底色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走进“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塞上江南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张掖地处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在维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使命。2019年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被中国网评为“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新标杆’”“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荣获2023绿色亚太环保成就奖“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甘州区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入选“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十佳案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扛牢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绿色使命,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至目前,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2,排名全省第三,未发生人为导致的重污染天气;全市地表水8个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优良比例100%;山丹河水质长期稳定达到水质管控目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无新增城市黑臭水体;土壤环境安全稳定,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改革(2024)年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高层研讨会上,我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幸福张掖浸润在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里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张掖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设立“张掖企业家日”,全力打造“张掖服务”营商品牌,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外界看好张掖的预期不断升温,多次被评为“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十佳最具绿色投资价值城市”,连续三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到严格执行“非禁即入”规定,从企业营业执照实现“即来即办”到深入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再到“不动产+水电气热网”实现联合审批、全程网办,张掖总是走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沿,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家们在这片沃土上安心扎根、放心拓展、舒心前行,书写张掖优化营商环境的壮美篇章。

  幸福张掖行驶在平安和谐的轨道中

  走在张掖街头,人们或怡然自得地散步,或欢声笑语地聊天……在群众身边,警灯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平安与稳稳的幸福紧密相连。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主旨,不断探索符合张掖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道路,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现如今,“四级七天”工作法、“和事佬协会”“一杯奶茶调解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庭三所+”等一批特色工作模式广受赞誉,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285件,化解率98%以上,“四级七天”调解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案例,我市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

  幸福张掖疾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车道上

  张掖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宝地,境内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农产品品质好、产量高,是天然的绿色大农场、有机大牧场,是全国排名第6的蔬菜供应基地。这里能源资源富集,可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达7700万千瓦以上,凹凸棒石储量占全国的63%,已探明煤炭储量11.83亿吨、硅石资源储量1.3亿吨,是全国12个重点找矿区之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4A级以上景区22家,张掖丹霞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全力打造现代种业、绿色蔬菜、张掖肉牛、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来自张掖,春油菜制种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蔬菜供应基地面积全国第6、产量全国第4。坚持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壮大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5年新上工业项目388个,工业固投年均增长37.8%,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6%提升到4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着眼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牢固树立“张掖大地就是一个大景区”理念,突出内涵式发展,分众分层细化客户群体,创新开发文旅产品,加快培育“+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圈,旅游热度持续升温,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3609.45万人次,同比增长29.3%,游客旅游花费252.86亿元,同比增长51.51%。

  幸福张掖交响在城乡协调发展的乐章里

  沃野千里田畴似锦,秀美乡村景色宜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村里村外笑语欢声……在张掖市各个村镇,总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或是在暖棚中拾掇秧苗,或是在庭院中收拾整理,把家园新貌与乡村美景融为一体。

  张掖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担负着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经验、塑造样板的重任。多年以来,张掖市以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为抓手,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集镇和中心村延伸,3年共有2.4万户群众乔迁新居,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7.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面积全省最大,占比居全省第1。先后建成S18张掖至肃南康乐一级公路、G312甘临一级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一级)公路、90%的乡镇通三级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目标。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9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4元,同比增长7.4%;城乡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农村已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幸福张掖铺展在惠泽民生的幸福画卷中

  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张掖市始终把群众的“小事”作为工作中的“大事”,竭力解决群众的所盼所求,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民生“七优享”举措在张掖大地开花结果,通过实现一个个“小而美”的愿景,拼出幸福安康的“大图景”,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生工程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种子”,也是解锁人民幸福的“金钥匙”。张掖市坚持把8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完成市幼儿园扩建和特殊教育学校异地新建,5年新建城区学校18所,高考录取率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1。特别是培黎职业学院去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4%,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回信勉励。实施河西走廊(张掖)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河西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重大卫生项目,建成三甲综合医院2所。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物业管理难、停车难、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玉杰)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