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山丹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聚焦“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总体目标,以整村整社搬迁、集中腾退复垦的思路深入谋划,以领导包抓、现场推进、问题研判的形式高效推动,累计完成搬迁安置8096户20044人,取得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等多重效应。
下好“一盘棋”齐心合力推进系统工程
坚持把避险搬迁作为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统筹谋划部署,多级联动发力,全力推动任务高标准落地、高质量落实。上下联动抓推进。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抓村社、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抓农户工作机制和部门单位联系行政村制度,实现县、镇(乡)、村、社四级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健全机制抓推进。严格落实“日报告、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工作机制,采取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限、定目标“四定”措施,形成齐心用力、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强化保障抓推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融合党建作为突破口,打破条块、隶属限制,打造党建共同体,织密“党建覆盖网”,做到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推动党建工作与搬迁工作深度融合。
算好“一本账”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工程
紧盯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确保群众既能住上“好房子”,又能过上“好日子”。“新集镇”建设促提升。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将搬迁工作与中心集镇建设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地域特色,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成富有特色、宜居宜业的新集镇6个、集中安置点22个,切实让搬迁群众搬得安心、住得舒心。“新庄园”经济夯实基础。按照“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庄园化、庄园旅游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在集中安置点周边精心打造新庄园4个,庄园经济持续释放崭新活力,吸纳周边1600多户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搬得出、能致富。“新增收”路径强扶持。坚持将整村整社搬迁作为攻坚重点,将腾退复垦作为突破关键,系统谋划,对耕地交易指标收益的50%奖励乡镇,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有效调动镇村两级搬迁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和庄园经济发展。
布好“一张网”全力以赴推进民心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及时跟进安置点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产业、阵地、服务、治理“五同步”,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无差别融入、无顾虑生活。“无差别”服务解民忧。依托中心村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安置点设立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实行惠民资金发放、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一站式”综合办理,有效避免搬迁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跑”。“枫桥式”模式暖民心。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服务站,建立“一门式全天候”群众诉求响应机制,上门解决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矛盾,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新社区”管理聚民意。针对县城迁入人口激增的实际,率先推行城郊镇管理体制改革,将6个社区增至12个、46个网格增至100个,充分发挥网格员“深入群众贴心群众”的优势,不断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祯)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山丹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聚焦“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总体目标,以整村整社搬迁、集中腾退复垦的思路深入谋划,以领导包抓、现场推进、问题研判的形式高效推动,累计完成搬迁安置8096户20044人,取得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等多重效应。
下好“一盘棋”齐心合力推进系统工程
坚持把避险搬迁作为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统筹谋划部署,多级联动发力,全力推动任务高标准落地、高质量落实。上下联动抓推进。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抓村社、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抓农户工作机制和部门单位联系行政村制度,实现县、镇(乡)、村、社四级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健全机制抓推进。严格落实“日报告、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工作机制,采取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限、定目标“四定”措施,形成齐心用力、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强化保障抓推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融合党建作为突破口,打破条块、隶属限制,打造党建共同体,织密“党建覆盖网”,做到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推动党建工作与搬迁工作深度融合。
算好“一本账”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工程
紧盯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确保群众既能住上“好房子”,又能过上“好日子”。“新集镇”建设促提升。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将搬迁工作与中心集镇建设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地域特色,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成富有特色、宜居宜业的新集镇6个、集中安置点22个,切实让搬迁群众搬得安心、住得舒心。“新庄园”经济夯实基础。按照“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庄园化、庄园旅游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在集中安置点周边精心打造新庄园4个,庄园经济持续释放崭新活力,吸纳周边1600多户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搬得出、能致富。“新增收”路径强扶持。坚持将整村整社搬迁作为攻坚重点,将腾退复垦作为突破关键,系统谋划,对耕地交易指标收益的50%奖励乡镇,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有效调动镇村两级搬迁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和庄园经济发展。
布好“一张网”全力以赴推进民心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及时跟进安置点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产业、阵地、服务、治理“五同步”,真正实现搬迁群众无差别融入、无顾虑生活。“无差别”服务解民忧。依托中心村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安置点设立综合便民服务窗口,实行惠民资金发放、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一站式”综合办理,有效避免搬迁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跑”。“枫桥式”模式暖民心。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服务站,建立“一门式全天候”群众诉求响应机制,上门解决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矛盾,切实解决搬迁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新社区”管理聚民意。针对县城迁入人口激增的实际,率先推行城郊镇管理体制改革,将6个社区增至12个、46个网格增至100个,充分发挥网格员“深入群众贴心群众”的优势,不断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