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甘州
甘州区火车站街道“3344”工作法助推诉源治理落地见效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11月21日 14:42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诉源治理这一主线,推行以“三支队伍”为基础、“三项机制”为保障、“四度融合”为依托、“四级联动”为抓手的“3344”工作法,全面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信访维稳法治化,切实将矛盾纠纷处置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

  用好“三支队伍”,激发社会治理共治热情‍。一是用好“网格员队伍”,推动社会治理纵深发展。建立街道领导包社区(村)、办所(中心、队),干部包网格(社),村(社)干部网格员包户的“三级”网格联动体系,明确网格员职责,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依托陇情E通载体,做到信息全掌握、服务无遗漏、问题早发现、矛盾速解决,动态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构建起“城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新局面。二是用好“三官一师两员”专业队伍,实施纠纷化解新模式。发挥“三官一师两员”专业知识,依托社区(村)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开展“三官一师两员”进网格活动,有针对性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工作人员,在网格内开展“坐谈问诊”、专项讲座8场次,从法律和政策层面让居民群众、重点人员、特殊人员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合理反映诉求,引导居民群众自觉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三是用好“社区五老队伍和村乡贤人士”,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定期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退役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乡贤”参与社区治理,广泛开展“‘五老’+基层治理、‘五老’+家风文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五老”队伍和乡贤人士融入社区、村,采取“民事直说”“邻里小院”“面对面调解”“上门入户”等方式解决邻里纠纷23件,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三项举措”,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底线‍。一是以“诉调”为支撑点,打牢法治前线。坚持把诉源治理贯穿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诉中判后执行等环节,建立“一社区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作机制,通过与专业律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聘任专业律师,为各社区(村)、居民群众提供诉前调解、普法宣传、免费咨询、代写文书等多元司法服务,多形式为群众提供送上门的法律服务。二是以“警调”为突破口,兜牢法治底线。扎实做好非警务警情联动分流,建立街道综治中心与辖区派出所协调联动机制,每季度召开综治例会及信访联席会、分析研判会,重点对辖区140件矛盾纠纷进行交办、联办,定期推动落实。三是以“访调”为着力点,筑牢法治防线。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围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的“四门四访”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推进“十查十看十解决”百日攻坚行动,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件。

  聚集“四度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分类施策有“精度”。定期分析涉稳人员思想动态、情绪变化,精准掌握信访人员合理诉求,按照“矛盾纠纷调查、思想教育说服、回访工作落实”思路,落实“一案一专班”,对涉及面广、涉稳风险高、情况复杂的重点“不稳定因素”,成立工作专班,由街道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研判,确保人员稳住、风险兜住、矛盾控住,切实将矛盾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二是宣传教育有“法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微信群等平台,推送贴近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确保普法宣传工作不松劲、不断档,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三是疏导帮扶有“温度”。紧盯信访矛盾源头治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解困难、交朋友等方式疏导情绪及政策解释,把信访人当家人、把信访事当家事。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信访困难户,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宣传帮扶政策,帮其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大病医疗补助、残疾人补贴、特扶家庭补贴等救助,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其息诉罢访。目前慰问生活困难重点人员5名,慰问品价值1000多元,临时救助5人,救助金额16300余元。享受安置帮教经费2人,安置经费10000元。办理特困供养1人。享受低保59户。技能培训2人。四是矛盾化解有“力度”。组织两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深入社区(村)、重点企(事)业单位、重点场所,积极开展走访摸排,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获取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对搜集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针对不同矛盾类型,通过整合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民政等多部门群策群力,制定疏导化解和处置方案,夯实矛盾纠纷化解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不稳定事件的发生。至目前,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81件、调解成功81件,调处率100%。涉及金额800多万元。

  强化“四级联动”,提高基层治理成效‍。街道细化实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措施,建立网格(社)、社区(村)、街道综治中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四级”机制,全方位收集各类信息、各类纠纷、各类隐患并进行逐级上报,各类纠纷先由网格(社)进行排查和受理,从源头进行化解,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火墙;网格(社)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村)调委会、特色调解室、采取“民事直说”“邻里小院”“面对面调解”等方法,动员村社贤达、“法律明白人”“五老队伍”等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社区(村)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街道综治中心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协调社区(村)和街道职能办、所(中心、队)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对综治中心不能化解的较大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确保做到矛盾纠纷“发现的早、控制的住、化解的了、处理的好”,把“小事难事”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实现矛盾纠纷、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公共安全事件下降,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街道,矛盾不上交”。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诉源治理这一主线,推行以“三支队伍”为基础、“三项机制”为保障、“四度融合”为依托、“四级联动”为抓手的“3344”工作法,全面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信访维稳法治化,切实将矛盾纠纷处置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

  用好“三支队伍”,激发社会治理共治热情‍。一是用好“网格员队伍”,推动社会治理纵深发展。建立街道领导包社区(村)、办所(中心、队),干部包网格(社),村(社)干部网格员包户的“三级”网格联动体系,明确网格员职责,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依托陇情E通载体,做到信息全掌握、服务无遗漏、问题早发现、矛盾速解决,动态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构建起“城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新局面。二是用好“三官一师两员”专业队伍,实施纠纷化解新模式。发挥“三官一师两员”专业知识,依托社区(村)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开展“三官一师两员”进网格活动,有针对性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工作人员,在网格内开展“坐谈问诊”、专项讲座8场次,从法律和政策层面让居民群众、重点人员、特殊人员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合理反映诉求,引导居民群众自觉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三是用好“社区五老队伍和村乡贤人士”,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定期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退役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乡贤”参与社区治理,广泛开展“‘五老’+基层治理、‘五老’+家风文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五老”队伍和乡贤人士融入社区、村,采取“民事直说”“邻里小院”“面对面调解”“上门入户”等方式解决邻里纠纷23件,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三项举措”,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底线‍。一是以“诉调”为支撑点,打牢法治前线。坚持把诉源治理贯穿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诉中判后执行等环节,建立“一社区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作机制,通过与专业律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聘任专业律师,为各社区(村)、居民群众提供诉前调解、普法宣传、免费咨询、代写文书等多元司法服务,多形式为群众提供送上门的法律服务。二是以“警调”为突破口,兜牢法治底线。扎实做好非警务警情联动分流,建立街道综治中心与辖区派出所协调联动机制,每季度召开综治例会及信访联席会、分析研判会,重点对辖区140件矛盾纠纷进行交办、联办,定期推动落实。三是以“访调”为着力点,筑牢法治防线。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围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的“四门四访”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推进“十查十看十解决”百日攻坚行动,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件。

  聚集“四度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分类施策有“精度”。定期分析涉稳人员思想动态、情绪变化,精准掌握信访人员合理诉求,按照“矛盾纠纷调查、思想教育说服、回访工作落实”思路,落实“一案一专班”,对涉及面广、涉稳风险高、情况复杂的重点“不稳定因素”,成立工作专班,由街道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研判,确保人员稳住、风险兜住、矛盾控住,切实将矛盾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二是宣传教育有“法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微信群等平台,推送贴近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确保普法宣传工作不松劲、不断档,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三是疏导帮扶有“温度”。紧盯信访矛盾源头治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解困难、交朋友等方式疏导情绪及政策解释,把信访人当家人、把信访事当家事。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信访困难户,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宣传帮扶政策,帮其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大病医疗补助、残疾人补贴、特扶家庭补贴等救助,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其息诉罢访。目前慰问生活困难重点人员5名,慰问品价值1000多元,临时救助5人,救助金额16300余元。享受安置帮教经费2人,安置经费10000元。办理特困供养1人。享受低保59户。技能培训2人。四是矛盾化解有“力度”。组织两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区民警深入社区(村)、重点企(事)业单位、重点场所,积极开展走访摸排,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获取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对搜集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针对不同矛盾类型,通过整合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民政等多部门群策群力,制定疏导化解和处置方案,夯实矛盾纠纷化解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不稳定事件的发生。至目前,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81件、调解成功81件,调处率100%。涉及金额800多万元。

  强化“四级联动”,提高基层治理成效‍。街道细化实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措施,建立网格(社)、社区(村)、街道综治中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四级”机制,全方位收集各类信息、各类纠纷、各类隐患并进行逐级上报,各类纠纷先由网格(社)进行排查和受理,从源头进行化解,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火墙;网格(社)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村)调委会、特色调解室、采取“民事直说”“邻里小院”“面对面调解”等方法,动员村社贤达、“法律明白人”“五老队伍”等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社区(村)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街道综治中心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协调社区(村)和街道职能办、所(中心、队)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对综治中心不能化解的较大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确保做到矛盾纠纷“发现的早、控制的住、化解的了、处理的好”,把“小事难事”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实现矛盾纠纷、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公共安全事件下降,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街道,矛盾不上交”。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