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推动基层治理“升温着色”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11月05日 11:41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位于钟鼓楼西北角,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现有楼栋102栋,常住居民2554户,6292人。辖区共有企事业单位13个、商铺门店576个、社会组织1个。近年来,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工作目标,结合辖区实践阵地资源优势和特点,以网格小“同心圆”做好志愿资源聚合大文章,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重点工作相融合,凝聚暖心力量、服务群众冷暖、点亮文明星光。

  “党建+队伍建设”,注入志愿服务“新动能”。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广泛动员青年学生、先进模范、科技能人、“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和“两新三企”人员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充实志愿服务力量。以“五邻”(即邻里宣、邻里乐、邻里议、邻里帮、邻里净)服务建设为抓手,聚力打造“邻聚力”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主动靠前,充分调动普通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鼓励他们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援志愿服务工作良好氛围。目前,辖区共有志愿服务小分队6个,在册志愿者2100余人,累计开展“党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

  “党建+阵地建设”,构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坚持把建好、管好、用好阵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有效盘活社区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手坊”“楚河汉界室”“百姓议事室”等10个特色功能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夯实基础。撬动电信网格党群服务驿站、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新华书店、甘泉公园等4个文明实践基地及辖区内2所学校、13个居民小区和13个单位,建成惠民性、便利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岗32个,融合打造“1+4+X”文明实践阵地,切实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形成上下有效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精准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党建+一键响应”,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行“一门式全天候”响应机制,设立“一站受理、全科服务”窗口,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联动模式。结合“双报到”工作机制,将共建单位、“两新”组织、物业、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支部组织、党员报到、网格集合”的“一核多路”服务网。深化“问题不落地、回应快一步”活动,借助“智慧社区平台”“综治E通”等“一键响应”功能,拓展“民情365”、全程代办制等服务模式,形成“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工作闭环,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群众“吹哨”,志愿“报到”的良性志愿服务工作格局正初步形成。

  “党建+网格治理”,绘就睦邻社区“新蓝图”。推动文明实践进网格行动,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思路,把志愿服务融入网格化建设,实行“社区划网格、楼院小分割”,落实“1+1+1+N”网格力量配备。依托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多元惠民、智慧养老、教育护蕾、文明养成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区课堂”“楼院讲堂”“板凳课堂”“邻里会”等多种线上线下宣讲形式,为网格群众送政策法律、送健康信息。借助“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日”、文明城市创建、身边好人评选等平台,联合网格员常态化开展“五个到家”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让“小网格”变身志愿服务工作“大舞台”,实现志愿服务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党建+志愿服务”,绘就志愿服务“新底色”。精心打造“微心愿”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把街道班子成员、包抓干部、“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充实到网格,建立以楼院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小分队6支。探索形成“建强一个基地、运行两种模式、打造五大平台、组建六支队伍、开展五大实践”的“12565”志愿服务特色工作法,着力推动志愿服务特色化、制度化、品牌化建设,以社风文明推进基层治理,用志愿实践树牢社会新风。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以“一键”通联志愿服务桥梁,用“一网”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切实推动辖区志愿服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群众的“幸福驿站”和“精神家园”。

  下一步,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志愿服务“生态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服务,以志愿服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和亮丽名片。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位于钟鼓楼西北角,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现有楼栋102栋,常住居民2554户,6292人。辖区共有企事业单位13个、商铺门店576个、社会组织1个。近年来,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工作目标,结合辖区实践阵地资源优势和特点,以网格小“同心圆”做好志愿资源聚合大文章,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重点工作相融合,凝聚暖心力量、服务群众冷暖、点亮文明星光。

  “党建+队伍建设”,注入志愿服务“新动能”。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广泛动员青年学生、先进模范、科技能人、“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和“两新三企”人员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充实志愿服务力量。以“五邻”(即邻里宣、邻里乐、邻里议、邻里帮、邻里净)服务建设为抓手,聚力打造“邻聚力”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主动靠前,充分调动普通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鼓励他们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援志愿服务工作良好氛围。目前,辖区共有志愿服务小分队6个,在册志愿者2100余人,累计开展“党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

  “党建+阵地建设”,构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坚持把建好、管好、用好阵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有效盘活社区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手坊”“楚河汉界室”“百姓议事室”等10个特色功能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夯实基础。撬动电信网格党群服务驿站、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新华书店、甘泉公园等4个文明实践基地及辖区内2所学校、13个居民小区和13个单位,建成惠民性、便利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岗32个,融合打造“1+4+X”文明实践阵地,切实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形成上下有效联动、凝聚工作合力、精准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党建+一键响应”,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行“一门式全天候”响应机制,设立“一站受理、全科服务”窗口,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联动模式。结合“双报到”工作机制,将共建单位、“两新”组织、物业、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支部组织、党员报到、网格集合”的“一核多路”服务网。深化“问题不落地、回应快一步”活动,借助“智慧社区平台”“综治E通”等“一键响应”功能,拓展“民情365”、全程代办制等服务模式,形成“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工作闭环,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群众“吹哨”,志愿“报到”的良性志愿服务工作格局正初步形成。

  “党建+网格治理”,绘就睦邻社区“新蓝图”。推动文明实践进网格行动,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思路,把志愿服务融入网格化建设,实行“社区划网格、楼院小分割”,落实“1+1+1+N”网格力量配备。依托文明实践站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多元惠民、智慧养老、教育护蕾、文明养成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区课堂”“楼院讲堂”“板凳课堂”“邻里会”等多种线上线下宣讲形式,为网格群众送政策法律、送健康信息。借助“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日”、文明城市创建、身边好人评选等平台,联合网格员常态化开展“五个到家”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让“小网格”变身志愿服务工作“大舞台”,实现志愿服务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党建+志愿服务”,绘就志愿服务“新底色”。精心打造“微心愿”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把街道班子成员、包抓干部、“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充实到网格,建立以楼院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小分队6支。探索形成“建强一个基地、运行两种模式、打造五大平台、组建六支队伍、开展五大实践”的“12565”志愿服务特色工作法,着力推动志愿服务特色化、制度化、品牌化建设,以社风文明推进基层治理,用志愿实践树牢社会新风。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以“一键”通联志愿服务桥梁,用“一网”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切实推动辖区志愿服务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群众的“幸福驿站”和“精神家园”。

  下一步,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志愿服务“生态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服务,以志愿服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和亮丽名片。

编辑:邓瑞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