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金秋时节,大美中国令人心旷神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从东南沿海到黄土高坡,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始终念兹在兹,倾注巨大心血,留下许多动人瞬间、生动故事。
为学习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策划了“习近平与美丽中国建设”系列访谈。
采访组将深入全国各地基层一线,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或参加会议时交流过的基层群众、当地干部,以及牢记嘱托、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相关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访谈。
系列访谈将请采访对象回忆和总书记交流时的情景,畅谈牢记殷切嘱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成效,再现动人瞬间,重温暖心话语,彰显发展变化,梳理经验亮点,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生态情怀,深邃的理论思考、战略眼光,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编者
采访组成员:刘毅刘君郑智维刘烨烨朱浩铨
采访时间:2024年7月
村里来了许多年轻人。
远山如黛,溪水潺潺,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1000多名青年入乡,他们在美丽余村创业就业生活,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
20多年前的余村,可不是这番模样。
那时,这里炮声隆隆、粉尘遍地,村里的主要产业是炸山开矿办水泥厂。“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
经过一次次村民代表会议,村里决定,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集体收入顿时从一年300多万元,断崖式下滑到20多万元。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余村发展之路怎么走?大家心里没了底。
就在余村人陷入迷茫时,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听了大家所说的决心和困惑,他指出:“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随后,习近平同志娓娓道出一个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席话,为余村干部群众拨云见日,指明方向。
牢记嘱托,绿色发展,山村蝶变。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余村成功实现了绿色转型,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村子宜居宜业宜游。
余村还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其成功实践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眼全国各地,一个个“余村”,正坚定不移绿色发展,阔步走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
“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我们坚定了保护绿水青山、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采访组:您在经营春林山庄之前主要做什么工作?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创办春林山庄?
潘春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靠山吃山”,以开采山石为支柱产业。那时候,我是矿山上的一名拖拉机手,爱人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全家的收入几乎都来自村里的矿山。
2003年,村里下决心关停大部分矿山和污染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失业,爱人经营的小饭店也因为客流量减少而不得不歇业。
是外出务工还是在家乡创业?当时,这样的选择摆在我面前。那一年,我33岁,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扛起家庭生活重担的时候。
我们考虑,之前有经营小饭店的经验,家里的房子也比较宽敞,我们具备创办农家乐的基本条件。
2000年,位于安吉县天荒坪镇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安吉的旅游打开了一扇门。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让我们看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能性。从大的环境看,安吉县当时也开始鼓励发展旅游产业。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借钱创办了春林山庄,这是余村第一批农家乐。
采访组:从创办至今,春林山庄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习近平同志两次考察余村时的讲话,给您经营山庄、做好旅游产业带来哪些启示?
潘春林:2005年5月1日,春林山庄正式营业。刚开始,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客源。因为这个问题,我有过睡不着觉、压力大到掉了很多头发的艰难期。
相较于游客的需求,余村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及村庄环境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当时道路比较狭窄,大巴车都很难开进来。
此外,村里原有的矿山产业、竹制品产业和新兴的旅游产业之间也有冲突。比如,游客需要安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竹制品产业却容易产生噪声和粉尘。
为创办春林山庄,我当时负债60多万元,是村里名副其实的“首负”。我们创办农家乐之初,周围的人都不看好。
刚建好时,有的村民对我父亲说,你儿子的钱估计是要“打水漂”了!刚开业的时候确实几乎没生意,经常是一周干一天休六天。这样的情况,让我一度对前景产生了怀疑。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他鼓励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要有所得,有所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是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余村时的讲话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更坚定地走上乡村旅游这条路。
在习近平同志指引下,余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从2006年开始,我的生意不断好转。
游客多的时候,一天的利润相当于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2015年,我又投资100多万元改造了春林山庄。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详细了解余村发展情况,对我们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看问题的眼光总是既直面现实,又着眼于未来。总书记第一次来余村时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逆城市化会更加明显,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住在农村或郊区。到那时候,安吉更是一块宝地。
现在,总书记当时的判断正在变成现实!
采访组: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时,其中一站就是您的春林山庄。请您讲讲当时的情景。
潘春林:我们盼了整整15年,没想到真把习近平总书记给盼来了!和总书记见面之前,我很激动,也有些紧张。总书记说话非常和蔼可亲,我很快就放松下来了。
村里关停矿山后,我创办了春林山庄农家乐。后来,除了农家乐外,我还创办了旅游公司、文化公司,服务乡村旅游。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来到春林山庄。我将总书记迎进院内,向他介绍这些年来村里的农家乐经营和白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在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起家常。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总书记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来余村考察后,您是怎样落实总书记嘱托的?
潘春林:我出生在余村,生长在余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
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余村考察后,作为安吉县农家乐民宿协会副会长、天荒坪镇农家乐协会党支部书记,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践行好总书记的嘱托,我努力帮助更多村民吃上“生态饭”,让大家在开办农家乐、经营民宿方面尽量少走弯路,通过提倡绿色餐饮、保护生态,不断擦亮余村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同时让更多的地方能够实现绿色发展。
我常常把我自己的故事、余村的故事,讲给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绿水青山到底能不能发家致富,能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已经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采访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给余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潘春林:现在,余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搞起了农家乐、民宿、特产销售、文创、漂流等。
20多年前,余村完全是另外一种场景。2003年前后,余村经济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当时,余村下决心关停了大部分矿山和污染企业。然而,矿山关停意味着收入锐减,阵痛随之而来。
当时,余村在厂矿工作的有二三百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厂矿工作,没有了上班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多数家庭没有了收入。
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我们坚定了保护绿水青山、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拓宽道路、治理污水、垃圾收集、植树造林、加强规划……从2006年开始,余村治理环境、恢复生态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余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2023年,余村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村里已经有农家乐、民宿50多家。
从“卖石头”赚钱到“卖风景”致富,余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引,得益于村里的产业转型。余村从一个矿山村变成一个旅游村,现在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采访组: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感悟和体会。
潘春林:产业转型之前,余村及周边有3家水泥厂,还有3个矿山,这些产业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
环境最差的时候,余村的天空常年都是灰蒙蒙的,河流也很浑浊,年轻人基本都不愿意留在余村。在家里像这样开着窗户,一两个小时,桌面上就会积起厚厚的灰尘。
2007年时,我曾跟我爱人讲:“如果余村环境越来越好、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景区就好了,那我们就有做不完的生意了!”
没想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的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现在,余村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我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受益者。
过去的近20年时间,来余村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从发愁没生意,到现在有做不完的生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现在既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挖出了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过去的余村‘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现在‘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
采访组: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时习近平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一发展理念的?在这之前余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汪玉成: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有矿山、水泥厂、化工厂等,村集体收入每年能达到300多万元,是安吉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但是,这种粗放式的工业经济,给村庄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我小时候,村里流行一首打油诗——“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这就是当年余村的真实写照。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大家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我父亲因为长年在矿山上工作,吸入大量粉尘导致胃结石,不得不做了手术,胃切掉超过一半。
大家逐渐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不是可持续的,我们该谋求转型了。
当年,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吸引来很多外地游客,乡亲们看到了一种未来发展模式,有人开始办农家乐,开发河道漂流,发展旅游产业。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安吉县许多开矿的村庄陆续关停矿山。
我们村里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大家也决定关停矿山、水泥厂。关停矿山、水泥厂后,村集体收入从每年300多万元直线下滑到20多万元。
这样的选择对不对?大家心里没有底。就在大家陷入迷茫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村里汇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习近平同志随后的一番话,让余村人坚定了转型发展的决心: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
“我们要留下最美好的、最可宝贵的,也要有所不为,这样也许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
“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考察余村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这一席话拨云见日。从那之后,我们决心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余村考察后的十几年间,余村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发展?从“吃资源饭”变为“吃生态饭”,余村具体做了哪些探索?请结合实例,谈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怎样指引余村绿色发展的。
汪玉成:虽然当时我们决定了转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但在转型的过程中,马上见效其实很难。
余村是“竹乡”,有不少企业生产竹凉席、竹筷等产品。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竹产业对村庄还是有些污染。
后来,我们逐步将竹产业全部关停、外迁,整合到工业园区。从2013年起,村里再也没有工业企业,铆足力量保护生态,发展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余村其实也有阵痛期。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里的党员带头,潘春林等人开办了第一批农家乐。村干部、党员带动大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2008年,安吉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余村率先建成安吉美丽乡村精品村。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整体规划村庄的板块,荷花山漂流、林下观光农业等逐步开展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
过去的余村“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现在“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整个村庄的变化确实是天翻地覆。
2023年,我们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全村的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2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万元。
采访组: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汪玉成: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2019年回到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作为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余村15年来的发展变化。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的车来到我们余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下车后,大家一一向他作自我介绍。我当时特别激动,感觉心脏“怦怦怦”跳到了嗓子眼!同时又感到总书记是那么亲切,于是我后面的汇报都是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里进行的。
15年后再访余村,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时间如梭,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次来看完全不一样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
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现在,我们正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大余村”——以余村为核心,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等24个村统筹抱团发展。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那次考察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科学指引下,余村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有哪些经验和成果?
汪玉成:从2020年到现在,余村的发展又有了新一轮迭代升级。
余村有1000多名村民。在2020年时,村里从外面回来发展的年轻人不多。余村老年人、中青年、年幼的孩子大概各占1/3。
我们意识到,要把更多原乡人里的年轻人找回来,让他们回村创业就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当时我们鼓励一批年轻人回来,将村里的农家乐升级,办高端民宿。
渐渐地我们又发现,只有这部分年轻人回来还是不够。
2022年,我们启动了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希望通过余村这个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到乡村创业就业。
当时,我们整合了10万多平方米创业空间,在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领域,向全球英才发出共建未来乡村的“英雄帖”。
我们向合伙人提供了多方面支持。在政策上,推出五个方面50多项支持政策,入乡青年人才可申请生活补贴等;在服务上,组建项目运营专班并配备服务专员,帮助项目落地;在资源共享上,依托合伙人产业资源与专业能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
“全球合伙人”招募帖发出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400多个青年“飞”向了余村,很多人来找我们洽谈,我们筛选出20多个绿色发展项目进行尝试。
到目前,已经有60多个项目落地“大余村”,1000多名大学生在这里创业就业。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余村能吸引这么多的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城里有的,余村几乎都有;而城里没有的好环境,比如早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绿水青山,余村也有。
如今,在余村,土生土长的“原村民”、入乡发展的“农创客”、网络空间的“云村民”等“新农人”汇聚在一起,新乡人和原乡人融合,共同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打造“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采访组:接下来,余村将怎样进一步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汪玉成:我们要坚持不懈抓改革、促发展。例如,推动青年入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从1.0版本到2.0版本,未来还会有3.0、4.0版本。
我们1.0版本的青年入乡,是把“大自然工位”打造好,来一批人就分给他们一些工位;2.0版本中,青年们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有自己的配套设施,按需求分隔开,不再是集中在一起的工位;到了3.0版本,我们希望这些来创业的青年,能够带来具体产业的落地,推动相关产业园建设。
青年的到来让村庄有了新面貌,现在余村的咖啡店超过6家。
担任余村村党支部书记5年来,最让我欣慰的是,余村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是通过“大余村”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还希望把“点绿成金”的经验输送出去,让全国更多乡村更好地学习借鉴余村的经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采访组:近年来,安吉在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形成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杨卫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安吉发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时隔15年重访余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指导、殷殷嘱托,对安吉是巨大的鼓舞,是沉甸甸的责任,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我们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生态保护综合补偿改革,一体推进全域美丽、全季美丽。
当然,在护美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做大金山银山。
为此,我们探索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经济、发展新产业、集聚新青年,努力把安吉的生态颜值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色价值。
新经济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基于数字经济的科创型、平台型、总部型新经济产业,全力打造覆盖33平方公里的“两山”未来科技城,两年内成功引进国内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等50多家新经济企业。
新产业方面,我们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赛道,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今年上半年,安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居全省工业大县前列。
新青年方面,我们提出了“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的第一战略目标,不断深化青年入乡发展集成改革,构筑“来安有岗、就业有助、工作有伴、人才专车、共有住房”全方位保障体系,近3年吸引青年大学生3.8万多名。
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安吉青年入乡发展工作,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学习推广安吉经验支持青年入乡发展的意见》,在全省推广安吉的经验。
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以强村富民改革为牵引,我们统筹实施共同富裕“十百千万”工程,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和农民的“增富”能力。
采访组: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千万工程”的开展一直走在前列。下一步怎样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杨卫东:近些年,安吉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打造“青年入乡发展首选地”,谋划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的“53311”安吉路径,具体来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5”是提升乡村五大能级。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束缚,综合考虑城市和乡村的优势、短板,把更多紧缺资源、重点要素、优势产业调配到乡村,大力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融合治理五大能级。
第一个“3”是触发乡村三大革命。坚持以现代化思维、工业化理念发展乡村产业,以市场化思维、企业化理念运营美丽乡村,全力触发乡村的产业、人才、运营三大革命,以片区组团发展打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第二个“3”是实现全域“三新”汇聚。全面布局新经济,加快招引100家新经济企业、实现1000亿元营收、集聚一万名青年大学生;全力壮大新产业,加速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全域集聚新青年,坚定“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第一战略目标,打造青年入乡首选地。
后面的第一个“1”是构建一种全新形态。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旅乡人融合共生,探索“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全面掀起“千村运营、万人入乡”的火热新场景。
最后一个“1”是探索一条实践路径。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青年入乡发展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安吉路径,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样本。
采访组:余村是安吉的一张“金色名片”。如今,安吉县正试点建设“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大余村”。安吉是怎样整合盘活“大余村”全域生态资源、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卫东:我们跳出小余村、发展“大余村”。以余村村域为中心,联动周边一镇两乡(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大余村”现已覆盖24个村,辐射范围245平方公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管理、互通共融。
按照“全域景区化、沿线景观化、村庄景点化、庭院小品化”要求,大余村开展新一轮美丽乡村环境改善工程,强力推进乡村有机更新和全域土地整治,加快交通环线建设。
通过打造乡村创业首选地品牌,深化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大余村”建成全国首个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
自去年6月启用以来,在“青来集”常驻办公、生活的年轻人突破1000人,落地合伙人项目60个。
为持续夯实共富基底,我们组织周边24个行政村与余村集团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国企收储盘活资产推动村强民富。
去年以来,大余村成功举办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国际绿色乡村(中国·余村)创新论坛,发起成立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最佳旅游乡村”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全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高地,挂牌成立“安吉(余村)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绿色生态这个最大底色、最大品牌、最大财富,打造“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将大余村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采访组:目前安吉县的绿色产业主要有哪些?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卫东:这些年来,安吉培育发展了“椅、竹、茶、旅”四大特色绿色富民产业。
安吉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基地,年产值规模突破400亿元,产量占国内市场1/3、出口量占全国1/2;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安吉拥有百万亩毛竹林,创新开展了竹林碳汇改革、全域推广“以竹代塑”等工作,持续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到54.86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茶叶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十强;安吉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15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8.1亿元。
近3年,我们探索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好风景里发展新经济、培塑新产业、引育新青年,青年入乡、乡村咖啡、乡村露营、乡村音乐会等在安吉蓬勃发展。
目前,安吉全县拥有多家“村咖”,按人口密度计算甚至超过上海;打造了大麓音乐节、余村迷笛音乐节等一批潮流乡村音乐品牌,推动广大青年与安吉乡村实现“双向奔赴”;创新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大自然工位”计划等新模式,2023年以来,已经累计吸引2.4万名大学生及各类人才来到安吉就业创业;累计招引新经济总部项目50个,引育新经济上市企业10家,全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8家。
采访组: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诞生地,请您结合多年来安吉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两山”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杨卫东:经过这些年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切身感受到,安吉绿水青山的颜值更高了,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了,老百姓生活的品质更好了。安吉从一个落后的山区县蝶变成了全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从一个偏远小县发展成了“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青年入乡首选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系统生态观: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绿色发展观:要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
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民生福祉观:既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要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老百姓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些年,安吉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生态成为安吉的特色,绿色成为安吉的底色。
近20年来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采访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一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安吉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方面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杨卫东:生态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安吉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建设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
具体来说,我们将聚焦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推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绿色经济融合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产业影响力;利用数字赋能、标准引领、生态法治等,实现县域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改革,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聚焦城乡能级提升和强村富民改革,推动生态富民惠民。
开栏的话
金秋时节,大美中国令人心旷神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从东南沿海到黄土高坡,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始终念兹在兹,倾注巨大心血,留下许多动人瞬间、生动故事。
为学习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策划了“习近平与美丽中国建设”系列访谈。
采访组将深入全国各地基层一线,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或参加会议时交流过的基层群众、当地干部,以及牢记嘱托、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相关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访谈。
系列访谈将请采访对象回忆和总书记交流时的情景,畅谈牢记殷切嘱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举措和显著成效,再现动人瞬间,重温暖心话语,彰显发展变化,梳理经验亮点,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生态情怀,深邃的理论思考、战略眼光,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编者
采访组成员:刘毅刘君郑智维刘烨烨朱浩铨
采访时间:2024年7月
村里来了许多年轻人。
远山如黛,溪水潺潺,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1000多名青年入乡,他们在美丽余村创业就业生活,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
20多年前的余村,可不是这番模样。
那时,这里炮声隆隆、粉尘遍地,村里的主要产业是炸山开矿办水泥厂。“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
经过一次次村民代表会议,村里决定,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集体收入顿时从一年300多万元,断崖式下滑到20多万元。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余村发展之路怎么走?大家心里没了底。
就在余村人陷入迷茫时,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听了大家所说的决心和困惑,他指出:“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随后,习近平同志娓娓道出一个事关浙江乃至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席话,为余村干部群众拨云见日,指明方向。
牢记嘱托,绿色发展,山村蝶变。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余村成功实现了绿色转型,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村子宜居宜业宜游。
余村还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其成功实践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眼全国各地,一个个“余村”,正坚定不移绿色发展,阔步走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
“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我们坚定了保护绿水青山、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采访组:您在经营春林山庄之前主要做什么工作?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创办春林山庄?
潘春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靠山吃山”,以开采山石为支柱产业。那时候,我是矿山上的一名拖拉机手,爱人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全家的收入几乎都来自村里的矿山。
2003年,村里下决心关停大部分矿山和污染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失业,爱人经营的小饭店也因为客流量减少而不得不歇业。
是外出务工还是在家乡创业?当时,这样的选择摆在我面前。那一年,我33岁,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扛起家庭生活重担的时候。
我们考虑,之前有经营小饭店的经验,家里的房子也比较宽敞,我们具备创办农家乐的基本条件。
2000年,位于安吉县天荒坪镇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安吉的旅游打开了一扇门。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让我们看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能性。从大的环境看,安吉县当时也开始鼓励发展旅游产业。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借钱创办了春林山庄,这是余村第一批农家乐。
采访组:从创办至今,春林山庄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习近平同志两次考察余村时的讲话,给您经营山庄、做好旅游产业带来哪些启示?
潘春林:2005年5月1日,春林山庄正式营业。刚开始,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客源。因为这个问题,我有过睡不着觉、压力大到掉了很多头发的艰难期。
相较于游客的需求,余村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及村庄环境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当时道路比较狭窄,大巴车都很难开进来。
此外,村里原有的矿山产业、竹制品产业和新兴的旅游产业之间也有冲突。比如,游客需要安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竹制品产业却容易产生噪声和粉尘。
为创办春林山庄,我当时负债60多万元,是村里名副其实的“首负”。我们创办农家乐之初,周围的人都不看好。
刚建好时,有的村民对我父亲说,你儿子的钱估计是要“打水漂”了!刚开业的时候确实几乎没生意,经常是一周干一天休六天。这样的情况,让我一度对前景产生了怀疑。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他鼓励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要有所得,有所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是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余村时的讲话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更坚定地走上乡村旅游这条路。
在习近平同志指引下,余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从2006年开始,我的生意不断好转。
游客多的时候,一天的利润相当于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2015年,我又投资100多万元改造了春林山庄。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详细了解余村发展情况,对我们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看问题的眼光总是既直面现实,又着眼于未来。总书记第一次来余村时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逆城市化会更加明显,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住在农村或郊区。到那时候,安吉更是一块宝地。
现在,总书记当时的判断正在变成现实!
采访组: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时,其中一站就是您的春林山庄。请您讲讲当时的情景。
潘春林:我们盼了整整15年,没想到真把习近平总书记给盼来了!和总书记见面之前,我很激动,也有些紧张。总书记说话非常和蔼可亲,我很快就放松下来了。
村里关停矿山后,我创办了春林山庄农家乐。后来,除了农家乐外,我还创办了旅游公司、文化公司,服务乡村旅游。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来到春林山庄。我将总书记迎进院内,向他介绍这些年来村里的农家乐经营和白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在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起家常。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总书记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来余村考察后,您是怎样落实总书记嘱托的?
潘春林:我出生在余村,生长在余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
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余村考察后,作为安吉县农家乐民宿协会副会长、天荒坪镇农家乐协会党支部书记,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践行好总书记的嘱托,我努力帮助更多村民吃上“生态饭”,让大家在开办农家乐、经营民宿方面尽量少走弯路,通过提倡绿色餐饮、保护生态,不断擦亮余村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同时让更多的地方能够实现绿色发展。
我常常把我自己的故事、余村的故事,讲给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绿水青山到底能不能发家致富,能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已经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采访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给余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潘春林:现在,余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搞起了农家乐、民宿、特产销售、文创、漂流等。
20多年前,余村完全是另外一种场景。2003年前后,余村经济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当时,余村下决心关停了大部分矿山和污染企业。然而,矿山关停意味着收入锐减,阵痛随之而来。
当时,余村在厂矿工作的有二三百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厂矿工作,没有了上班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多数家庭没有了收入。
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我们坚定了保护绿水青山、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拓宽道路、治理污水、垃圾收集、植树造林、加强规划……从2006年开始,余村治理环境、恢复生态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余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2023年,余村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村里已经有农家乐、民宿50多家。
从“卖石头”赚钱到“卖风景”致富,余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引,得益于村里的产业转型。余村从一个矿山村变成一个旅游村,现在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采访组: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感悟和体会。
潘春林:产业转型之前,余村及周边有3家水泥厂,还有3个矿山,这些产业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
环境最差的时候,余村的天空常年都是灰蒙蒙的,河流也很浑浊,年轻人基本都不愿意留在余村。在家里像这样开着窗户,一两个小时,桌面上就会积起厚厚的灰尘。
2007年时,我曾跟我爱人讲:“如果余村环境越来越好、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景区就好了,那我们就有做不完的生意了!”
没想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的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现在,余村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我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受益者。
过去的近20年时间,来余村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从发愁没生意,到现在有做不完的生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现在既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挖出了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过去的余村‘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现在‘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
采访组: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时习近平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一发展理念的?在这之前余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汪玉成: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有矿山、水泥厂、化工厂等,村集体收入每年能达到300多万元,是安吉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但是,这种粗放式的工业经济,给村庄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我小时候,村里流行一首打油诗——“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这就是当年余村的真实写照。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大家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我父亲因为长年在矿山上工作,吸入大量粉尘导致胃结石,不得不做了手术,胃切掉超过一半。
大家逐渐意识到,这种发展模式不是可持续的,我们该谋求转型了。
当年,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吸引来很多外地游客,乡亲们看到了一种未来发展模式,有人开始办农家乐,开发河道漂流,发展旅游产业。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安吉县许多开矿的村庄陆续关停矿山。
我们村里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大家也决定关停矿山、水泥厂。关停矿山、水泥厂后,村集体收入从每年300多万元直线下滑到20多万元。
这样的选择对不对?大家心里没有底。就在大家陷入迷茫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村里汇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习近平同志随后的一番话,让余村人坚定了转型发展的决心: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
“我们要留下最美好的、最可宝贵的,也要有所不为,这样也许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
“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考察余村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这一席话拨云见日。从那之后,我们决心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余村考察后的十几年间,余村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发展?从“吃资源饭”变为“吃生态饭”,余村具体做了哪些探索?请结合实例,谈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怎样指引余村绿色发展的。
汪玉成:虽然当时我们决定了转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但在转型的过程中,马上见效其实很难。
余村是“竹乡”,有不少企业生产竹凉席、竹筷等产品。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竹产业对村庄还是有些污染。
后来,我们逐步将竹产业全部关停、外迁,整合到工业园区。从2013年起,村里再也没有工业企业,铆足力量保护生态,发展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余村其实也有阵痛期。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里的党员带头,潘春林等人开办了第一批农家乐。村干部、党员带动大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2008年,安吉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余村率先建成安吉美丽乡村精品村。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整体规划村庄的板块,荷花山漂流、林下观光农业等逐步开展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
过去的余村“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现在“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整个村庄的变化确实是天翻地覆。
2023年,我们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全村的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2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万元。
采访组: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汪玉成: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2019年回到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作为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我向总书记汇报了余村15年来的发展变化。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的车来到我们余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下车后,大家一一向他作自我介绍。我当时特别激动,感觉心脏“怦怦怦”跳到了嗓子眼!同时又感到总书记是那么亲切,于是我后面的汇报都是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里进行的。
15年后再访余村,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时间如梭,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次来看完全不一样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
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现在,我们正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大余村”——以余村为核心,天荒坪镇镇区及周边山河、银坑、马吉、横路等24个村统筹抱团发展。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那次考察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科学指引下,余村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有哪些经验和成果?
汪玉成:从2020年到现在,余村的发展又有了新一轮迭代升级。
余村有1000多名村民。在2020年时,村里从外面回来发展的年轻人不多。余村老年人、中青年、年幼的孩子大概各占1/3。
我们意识到,要把更多原乡人里的年轻人找回来,让他们回村创业就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当时我们鼓励一批年轻人回来,将村里的农家乐升级,办高端民宿。
渐渐地我们又发现,只有这部分年轻人回来还是不够。
2022年,我们启动了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希望通过余村这个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到乡村创业就业。
当时,我们整合了10万多平方米创业空间,在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领域,向全球英才发出共建未来乡村的“英雄帖”。
我们向合伙人提供了多方面支持。在政策上,推出五个方面50多项支持政策,入乡青年人才可申请生活补贴等;在服务上,组建项目运营专班并配备服务专员,帮助项目落地;在资源共享上,依托合伙人产业资源与专业能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
“全球合伙人”招募帖发出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400多个青年“飞”向了余村,很多人来找我们洽谈,我们筛选出20多个绿色发展项目进行尝试。
到目前,已经有60多个项目落地“大余村”,1000多名大学生在这里创业就业。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余村能吸引这么多的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城里有的,余村几乎都有;而城里没有的好环境,比如早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绿水青山,余村也有。
如今,在余村,土生土长的“原村民”、入乡发展的“农创客”、网络空间的“云村民”等“新农人”汇聚在一起,新乡人和原乡人融合,共同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打造“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采访组:接下来,余村将怎样进一步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汪玉成:我们要坚持不懈抓改革、促发展。例如,推动青年入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从1.0版本到2.0版本,未来还会有3.0、4.0版本。
我们1.0版本的青年入乡,是把“大自然工位”打造好,来一批人就分给他们一些工位;2.0版本中,青年们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有自己的配套设施,按需求分隔开,不再是集中在一起的工位;到了3.0版本,我们希望这些来创业的青年,能够带来具体产业的落地,推动相关产业园建设。
青年的到来让村庄有了新面貌,现在余村的咖啡店超过6家。
担任余村村党支部书记5年来,最让我欣慰的是,余村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是通过“大余村”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还希望把“点绿成金”的经验输送出去,让全国更多乡村更好地学习借鉴余村的经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采访组:近年来,安吉在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形成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杨卫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安吉发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时隔15年重访余村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指导、殷殷嘱托,对安吉是巨大的鼓舞,是沉甸甸的责任,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我们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生态保护综合补偿改革,一体推进全域美丽、全季美丽。
当然,在护美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做大金山银山。
为此,我们探索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经济、发展新产业、集聚新青年,努力把安吉的生态颜值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色价值。
新经济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基于数字经济的科创型、平台型、总部型新经济产业,全力打造覆盖33平方公里的“两山”未来科技城,两年内成功引进国内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等50多家新经济企业。
新产业方面,我们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赛道,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今年上半年,安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制造业投资增长35.1%,居全省工业大县前列。
新青年方面,我们提出了“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的第一战略目标,不断深化青年入乡发展集成改革,构筑“来安有岗、就业有助、工作有伴、人才专车、共有住房”全方位保障体系,近3年吸引青年大学生3.8万多名。
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安吉青年入乡发展工作,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学习推广安吉经验支持青年入乡发展的意见》,在全省推广安吉的经验。
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以强村富民改革为牵引,我们统筹实施共同富裕“十百千万”工程,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和农民的“增富”能力。
采访组: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千万工程”的开展一直走在前列。下一步怎样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杨卫东:近些年,安吉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打造“青年入乡发展首选地”,谋划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的“53311”安吉路径,具体来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5”是提升乡村五大能级。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束缚,综合考虑城市和乡村的优势、短板,把更多紧缺资源、重点要素、优势产业调配到乡村,大力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融合治理五大能级。
第一个“3”是触发乡村三大革命。坚持以现代化思维、工业化理念发展乡村产业,以市场化思维、企业化理念运营美丽乡村,全力触发乡村的产业、人才、运营三大革命,以片区组团发展打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第二个“3”是实现全域“三新”汇聚。全面布局新经济,加快招引100家新经济企业、实现1000亿元营收、集聚一万名青年大学生;全力壮大新产业,加速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全域集聚新青年,坚定“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第一战略目标,打造青年入乡首选地。
后面的第一个“1”是构建一种全新形态。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旅乡人融合共生,探索“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全面掀起“千村运营、万人入乡”的火热新场景。
最后一个“1”是探索一条实践路径。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青年入乡发展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安吉路径,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样本。
采访组:余村是安吉的一张“金色名片”。如今,安吉县正试点建设“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大余村”。安吉是怎样整合盘活“大余村”全域生态资源、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卫东:我们跳出小余村、发展“大余村”。以余村村域为中心,联动周边一镇两乡(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大余村”现已覆盖24个村,辐射范围245平方公里,促进区域发展一体管理、互通共融。
按照“全域景区化、沿线景观化、村庄景点化、庭院小品化”要求,大余村开展新一轮美丽乡村环境改善工程,强力推进乡村有机更新和全域土地整治,加快交通环线建设。
通过打造乡村创业首选地品牌,深化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大余村”建成全国首个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
自去年6月启用以来,在“青来集”常驻办公、生活的年轻人突破1000人,落地合伙人项目60个。
为持续夯实共富基底,我们组织周边24个行政村与余村集团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国企收储盘活资产推动村强民富。
去年以来,大余村成功举办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国际绿色乡村(中国·余村)创新论坛,发起成立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最佳旅游乡村”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全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高地,挂牌成立“安吉(余村)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绿色生态这个最大底色、最大品牌、最大财富,打造“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空间新形态,将大余村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采访组:目前安吉县的绿色产业主要有哪些?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卫东:这些年来,安吉培育发展了“椅、竹、茶、旅”四大特色绿色富民产业。
安吉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基地,年产值规模突破400亿元,产量占国内市场1/3、出口量占全国1/2;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安吉拥有百万亩毛竹林,创新开展了竹林碳汇改革、全域推广“以竹代塑”等工作,持续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到54.86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茶叶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十强;安吉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15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48.1亿元。
近3年,我们探索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好风景里发展新经济、培塑新产业、引育新青年,青年入乡、乡村咖啡、乡村露营、乡村音乐会等在安吉蓬勃发展。
目前,安吉全县拥有多家“村咖”,按人口密度计算甚至超过上海;打造了大麓音乐节、余村迷笛音乐节等一批潮流乡村音乐品牌,推动广大青年与安吉乡村实现“双向奔赴”;创新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大自然工位”计划等新模式,2023年以来,已经累计吸引2.4万名大学生及各类人才来到安吉就业创业;累计招引新经济总部项目50个,引育新经济上市企业10家,全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8家。
采访组: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诞生地,请您结合多年来安吉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两山”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杨卫东:经过这些年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切身感受到,安吉绿水青山的颜值更高了,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了,老百姓生活的品质更好了。安吉从一个落后的山区县蝶变成了全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从一个偏远小县发展成了“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青年入乡首选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系统生态观: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绿色发展观:要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
这一重要理念蕴含着民生福祉观:既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要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老百姓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些年,安吉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生态成为安吉的特色,绿色成为安吉的底色。
近20年来的探索实践,充分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采访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一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安吉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方面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杨卫东:生态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安吉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建设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
具体来说,我们将聚焦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推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绿色经济融合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产业影响力;利用数字赋能、标准引领、生态法治等,实现县域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改革,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聚焦城乡能级提升和强村富民改革,推动生态富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