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解忧“一老一幼” 舌尖上的关键小事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09月23日 08:39

分享到:

“一老一幼”是牵动每个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张掖市甘州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监管加强“一老一幼”特殊群体食品安全保障力度,用心用情解决万千家庭舌尖上的操心事。

 

——爱心助“夕阳”,守住老年人食品安全重要关口

强化特殊食品重点环节监管。坚持“全面覆盖,无缝排查,精细监管”,瞄定特殊食品生产、批发企业、品牌直销店、连锁药店、大中型商场超市等重点监管对象,紧盯市场上销售特殊食品的各类健康养生馆、理疗中心,以及利用宾馆酒店、写字楼、社区活动中心进行非法会议营销的焦点场所,充分发挥“三级”网格末梢监管,把住“严”字关,全面规范特殊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许可管理,严查特殊食品经营者资质合规、持证亮证、专区专柜经营、主动设置提示牌、标签合法。加强产品溯源,严查特殊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管理制度落实,313户特食经营单位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应用“特食抽考”小程序100%完成抽查考试。加强打击惩戒,严查特殊食品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假冒注册备案、虚假宣传与误导消费、违法营销等违法行为,查办案件2起,罚没款1万元。

打破保健食品消费误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当前,一些“黑商家”打着“治病强身”的幌子,夸大产品功效,用尽义诊、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哄骗、拉拢手段,诱导不少老年人踩坑上当。为帮助老年群体提高科学保健和防骗反诈能力,甘州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银发食安讲堂等宣教活动13场次,现场解析法律法规,播放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警示片,普及食品安全生活小常识,面对面答疑解惑老年人日常保健食品消费“那些烦心事儿”,耐心教他们如何辨别保健食品“小蓝帽”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小蓝花”的专属标志,引导老年人客观、理性选购保健食品。

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落实举报奖励措施,不断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广度和深度,加大媒体曝光力度,营造人人关注“陇原护老”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社区“银龄护老队”作用,让“银龄”队伍既是受益者也是监督人,引导他们成为社会监督的眼睛和耳朵,更主动、更充分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中。

规范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加强与民政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力度,对养老机构食堂、老年食堂和部分老年助餐点开展监督检查21户次,要求承包经营单位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食安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日常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和餐食留样环节的排查管理,严格培训从业人员,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努力提升菜品质量,切实保障老年人吃得安全、吃得称心。

——用心护“小苗”,抓细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关键小事

净化校园周边食安环境。建立学校周边食品小摊点巡查治理长效机制。围绕是否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索证索票是否规范齐全、现制现售食品是否符合存储要求、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食品包装材料和一次性餐具用品是否符合食品级要求等等,对学校周边的流动小吃摊点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办理小摊点登记卡52户,引导流动小摊点经营者不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摆摊设点、不占道经营,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清朗、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强化多部门综合执法。在新学期开学、重大考试和节庆活动期间,优先统筹执法力量,联合教育局、公安局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环境监督检查6轮次,严查严惩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的违法行为,规范小餐饮、小销售店主体责任落实,对部分文具店、精品店超范围经营,向学生售卖烤肠、奶茶、关东煮、自制“辣条”等违规行为整改取缔11起。

强化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加快完善校园“智慧食安”建设,用好“明厨亮灶”,用“活”网上巡查,对51家中小学实施“一校一档”管理。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常态化评比通报机制,发布“校园食品安全红黑榜”7期,指导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托管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事项清单》,切实将清单融入食堂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整改机制,规范食品原料采购和验收入库,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把加工制作、备餐配餐、食品留样和餐具洗消、保洁环节的管控质量,确保师生安全、放心吃好在校“每一餐”。至目前,监督抽检学校食堂相关食品及复用餐具50批次,对1批次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追溯立案查处。

同时,将托育机构和校外托管“小饭桌”并入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主线,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针对多发、频发问题建立台账,跟踪销号整改,结合检查实际动态调整风险等级,适度增加检查频次,确保“两托”机构证照资质、许可条件、日常管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马红玉)

“一老一幼”是牵动每个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张掖市甘州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监管加强“一老一幼”特殊群体食品安全保障力度,用心用情解决万千家庭舌尖上的操心事。

 

——爱心助“夕阳”,守住老年人食品安全重要关口

强化特殊食品重点环节监管。坚持“全面覆盖,无缝排查,精细监管”,瞄定特殊食品生产、批发企业、品牌直销店、连锁药店、大中型商场超市等重点监管对象,紧盯市场上销售特殊食品的各类健康养生馆、理疗中心,以及利用宾馆酒店、写字楼、社区活动中心进行非法会议营销的焦点场所,充分发挥“三级”网格末梢监管,把住“严”字关,全面规范特殊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许可管理,严查特殊食品经营者资质合规、持证亮证、专区专柜经营、主动设置提示牌、标签合法。加强产品溯源,严查特殊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管理制度落实,313户特食经营单位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应用“特食抽考”小程序100%完成抽查考试。加强打击惩戒,严查特殊食品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假冒注册备案、虚假宣传与误导消费、违法营销等违法行为,查办案件2起,罚没款1万元。

打破保健食品消费误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当前,一些“黑商家”打着“治病强身”的幌子,夸大产品功效,用尽义诊、讲座、赠送小礼品等哄骗、拉拢手段,诱导不少老年人踩坑上当。为帮助老年群体提高科学保健和防骗反诈能力,甘州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银发食安讲堂等宣教活动13场次,现场解析法律法规,播放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警示片,普及食品安全生活小常识,面对面答疑解惑老年人日常保健食品消费“那些烦心事儿”,耐心教他们如何辨别保健食品“小蓝帽”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小蓝花”的专属标志,引导老年人客观、理性选购保健食品。

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落实举报奖励措施,不断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广度和深度,加大媒体曝光力度,营造人人关注“陇原护老”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社区“银龄护老队”作用,让“银龄”队伍既是受益者也是监督人,引导他们成为社会监督的眼睛和耳朵,更主动、更充分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中。

规范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加强与民政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力度,对养老机构食堂、老年食堂和部分老年助餐点开展监督检查21户次,要求承包经营单位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食安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日常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和餐食留样环节的排查管理,严格培训从业人员,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努力提升菜品质量,切实保障老年人吃得安全、吃得称心。

——用心护“小苗”,抓细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关键小事

净化校园周边食安环境。建立学校周边食品小摊点巡查治理长效机制。围绕是否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索证索票是否规范齐全、现制现售食品是否符合存储要求、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食品包装材料和一次性餐具用品是否符合食品级要求等等,对学校周边的流动小吃摊点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办理小摊点登记卡52户,引导流动小摊点经营者不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摆摊设点、不占道经营,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清朗、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强化多部门综合执法。在新学期开学、重大考试和节庆活动期间,优先统筹执法力量,联合教育局、公安局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环境监督检查6轮次,严查严惩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的违法行为,规范小餐饮、小销售店主体责任落实,对部分文具店、精品店超范围经营,向学生售卖烤肠、奶茶、关东煮、自制“辣条”等违规行为整改取缔11起。

强化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加快完善校园“智慧食安”建设,用好“明厨亮灶”,用“活”网上巡查,对51家中小学实施“一校一档”管理。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常态化评比通报机制,发布“校园食品安全红黑榜”7期,指导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托管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事项清单》,切实将清单融入食堂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整改机制,规范食品原料采购和验收入库,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把加工制作、备餐配餐、食品留样和餐具洗消、保洁环节的管控质量,确保师生安全、放心吃好在校“每一餐”。至目前,监督抽检学校食堂相关食品及复用餐具50批次,对1批次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追溯立案查处。

同时,将托育机构和校外托管“小饭桌”并入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主线,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针对多发、频发问题建立台账,跟踪销号整改,结合检查实际动态调整风险等级,适度增加检查频次,确保“两托”机构证照资质、许可条件、日常管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马红玉)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