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甘州
甘州区甘浚镇高家庄村:以“四抓”促“四变” 推动“后进”增“后劲”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08月13日 16:40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近年来,甘州区甘浚镇高家庄紧紧锚定“全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以“四抓”促“四变”,推动昔日“环境差、产业弱、矛盾多”的“后进村”蜕变为“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后劲村”。

  抓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底气“由弱变强”。一是理清发展思路。聚焦发展缓慢等问题,村党支部班子学政策、访民情、找症结,立足村情实际,确定“支部引领、项目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富民”发展思路,建立“政府财政争取、涉农资金整合、受益群众集资”的项目筹资机制,成功争取甘州区唯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真正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振兴有蓝图。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大力实施“五项工程”,扎实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加强和稳定村干部队伍“22条措施”,发挥好下派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及时把优秀青年党员纳入村干部后备队伍培养,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培训、“比武”,乡村治理一线力量更足、能力更强。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高家庄中心村党委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加力实施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立足滩多地广的优势,主动向集体未利用地要空间,争取各类资金91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村集体养殖小区1个,招引种养循环企业入驻运营,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村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底气更足、腰板更硬。

  抓项目建设,全域人居环境“由差变好”。一是打造“特色美”的宜居乡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情况,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甘浚镇高家庄村庄规划(2021-2035)》,统筹整合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老旧房屋拆除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村拆除219户空置房屋、老旧房屋和“一户两宅”房屋,建设群众集中安置区1处,建成6个户型43栋114院安置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打造“生活美”的舒适乡村。着眼“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对照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标准,先后实施道路建设、蓄水塘坝及附属设施配套、安置小区室外管网敷设、安置区生活污水处理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家庄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区级“和美乡村”。三是打造“环境美”的靓丽乡村。围绕森林乡村创建,扎实做好国土绿化造林工作,建成绿色廊道5公里,栽植杏树、西梅等杂果苗木10000余株,高家庄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引导鼓励村民支持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抓公共服务,群众幸福指数“由低变高”。一是解决民生之“愁”。聚焦农村居家养老的民生“食”事,积极探索抱团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投资30多万元建成“爱心食堂”,实行“60岁及以上老人每餐2元、其余费用村集体补贴、项目争取、社会捐助”的资金保障模式,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状况,让子女在外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二是抓好民生之“盼”。整合老旧锅楼房等闲置资源,投资20多万元建成高家庄村殡仪服务中心,提供便民利民丧礼服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摒弃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建灵棚等传统丧葬习惯,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让风俗“小改变”带来文明“大提升”。三是保障民生之“需”。围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文艺表演、趣味运动、特殊群体集体慰问等活动和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乡风文明评选,深入挖掘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和先进典型事例,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产、生活、饮食、卫生、风俗习惯,摒弃落后习俗和“等靠要”思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抓治理效能,乡村社会秩序“由乱变治”。一是筑牢治理根基。整合党建、政法、民政等资源打造“全科网格”,实行“1+5+N+10”模式(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5名网格辅助人员,“N”个党员联系户,每名党员联系户联系10户群众),建立岗位公示、激励表彰、定期调度等制度,充分发挥网格前沿岗哨作用,村组织风险感知更加灵敏、应急响应更加迅速。二是优化治理路径。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推行民情我知、民呼我答、民事我办“三步工作法”,建立“一老一少一困”等结对帮扶制度,每周镇干部至少到村1次、村干部至少到社1次、党员联系户至少到户1次,平时经常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应急时开展“敲门响铃”、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上门服务,推动“被动治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三是拓宽治理渠道。畅通群众诉求网上反馈渠道,实行“一门式全天候”接诉响应机制,打造接诉即办服务窗口,落实网格人员上门办、邻里小院协商办、村民议事研究办、包村站所接单办、党政负责同志牵头办“五办”工作法,建立诉求办理“好差评”制度,清单管理、分类施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冬季供暖、污水处理等诉求60多个、帮办实事18项。四是凝聚治理合力。打造邻里小院、议事长廊,推广“民事直说”“说事墙、回音壁”等工作法,高家庄村养殖场建设等项目,从动议到决策、从施工到验收,群众全程参与、全程跟踪,真正从“旁观者”蜕变成了“主人翁”。发挥“三官一师两员”队伍作用,深化“一约四会”自治模式,“红黑”榜成为表彰先进、曝光后进的有力约束,村规民约成为群众监督与被监督的道德准绳。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近年来,甘州区甘浚镇高家庄紧紧锚定“全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以“四抓”促“四变”,推动昔日“环境差、产业弱、矛盾多”的“后进村”蜕变为“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后劲村”。

  抓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底气“由弱变强”。一是理清发展思路。聚焦发展缓慢等问题,村党支部班子学政策、访民情、找症结,立足村情实际,确定“支部引领、项目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富民”发展思路,建立“政府财政争取、涉农资金整合、受益群众集资”的项目筹资机制,成功争取甘州区唯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真正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振兴有蓝图。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大力实施“五项工程”,扎实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加强和稳定村干部队伍“22条措施”,发挥好下派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及时把优秀青年党员纳入村干部后备队伍培养,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培训、“比武”,乡村治理一线力量更足、能力更强。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高家庄中心村党委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加力实施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立足滩多地广的优势,主动向集体未利用地要空间,争取各类资金91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村集体养殖小区1个,招引种养循环企业入驻运营,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村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底气更足、腰板更硬。

  抓项目建设,全域人居环境“由差变好”。一是打造“特色美”的宜居乡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情况,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甘浚镇高家庄村庄规划(2021-2035)》,统筹整合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老旧房屋拆除等项目资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村拆除219户空置房屋、老旧房屋和“一户两宅”房屋,建设群众集中安置区1处,建成6个户型43栋114院安置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打造“生活美”的舒适乡村。着眼“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对照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标准,先后实施道路建设、蓄水塘坝及附属设施配套、安置小区室外管网敷设、安置区生活污水处理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家庄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区级“和美乡村”。三是打造“环境美”的靓丽乡村。围绕森林乡村创建,扎实做好国土绿化造林工作,建成绿色廊道5公里,栽植杏树、西梅等杂果苗木10000余株,高家庄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引导鼓励村民支持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抓公共服务,群众幸福指数“由低变高”。一是解决民生之“愁”。聚焦农村居家养老的民生“食”事,积极探索抱团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投资30多万元建成“爱心食堂”,实行“60岁及以上老人每餐2元、其余费用村集体补贴、项目争取、社会捐助”的资金保障模式,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状况,让子女在外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二是抓好民生之“盼”。整合老旧锅楼房等闲置资源,投资20多万元建成高家庄村殡仪服务中心,提供便民利民丧礼服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摒弃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建灵棚等传统丧葬习惯,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让风俗“小改变”带来文明“大提升”。三是保障民生之“需”。围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文艺表演、趣味运动、特殊群体集体慰问等活动和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乡风文明评选,深入挖掘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和先进典型事例,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产、生活、饮食、卫生、风俗习惯,摒弃落后习俗和“等靠要”思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抓治理效能,乡村社会秩序“由乱变治”。一是筑牢治理根基。整合党建、政法、民政等资源打造“全科网格”,实行“1+5+N+10”模式(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5名网格辅助人员,“N”个党员联系户,每名党员联系户联系10户群众),建立岗位公示、激励表彰、定期调度等制度,充分发挥网格前沿岗哨作用,村组织风险感知更加灵敏、应急响应更加迅速。二是优化治理路径。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推行民情我知、民呼我答、民事我办“三步工作法”,建立“一老一少一困”等结对帮扶制度,每周镇干部至少到村1次、村干部至少到社1次、党员联系户至少到户1次,平时经常走访慰问、解决实际问题,应急时开展“敲门响铃”、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上门服务,推动“被动治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三是拓宽治理渠道。畅通群众诉求网上反馈渠道,实行“一门式全天候”接诉响应机制,打造接诉即办服务窗口,落实网格人员上门办、邻里小院协商办、村民议事研究办、包村站所接单办、党政负责同志牵头办“五办”工作法,建立诉求办理“好差评”制度,清单管理、分类施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冬季供暖、污水处理等诉求60多个、帮办实事18项。四是凝聚治理合力。打造邻里小院、议事长廊,推广“民事直说”“说事墙、回音壁”等工作法,高家庄村养殖场建设等项目,从动议到决策、从施工到验收,群众全程参与、全程跟踪,真正从“旁观者”蜕变成了“主人翁”。发挥“三官一师两员”队伍作用,深化“一约四会”自治模式,“红黑”榜成为表彰先进、曝光后进的有力约束,村规民约成为群众监督与被监督的道德准绳。

编辑:邓瑞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