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风光多绮丽,大河村舍展新颜。近年来,肃南县大河乡以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村貌美与村民美、富人民与富乡村并进,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党建+”模式创新创造、“文明+”赋能乡风文明、“山水经”带来生财之道,走上了一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乡村“三美融合”路径。
党建引领,村美民富共追求
走进西柳沟民俗风情度假区,不时见到各地游客游玩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烟火气满满的乡村老舍小住,或者在辽阔茂密的林区深呼吸,无不陶醉于祁连山区清凉夏日的多姿多彩。
如今的大西柳沟,以林为美、因绿而富,不仅村容村貌变了模样,村民言行举止处处透露淳朴民风。打开村里的“积分台账”,映入眼帘的是村民郭玉慧参加环境整治,积20分;村民王文忠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15分…同时,西柳沟村党支部推行“支部+苗木培育”“支部+乡村旅游发展”“支部+基础项目推进”等模式,培树党员致富带头人8名,各类示范户30户,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345万元,苗木产业收入达80余万元,形成了支部引导、党员带领、群众参与、多方协作共同富裕发展的良好局面,激活了乡村振兴主引擎。
如今在大河乡,像西柳沟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已由单个“孤雁”发展成连片“风景”。同时围绕清洁村庄、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9个农牧村推行“党建+积分”治理模式,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用“小”积分合力推动乡风文明“新时尚”。
由点到面,重塑民风村貌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大河乡立足实际,在“点”上发力,“线”上美化,“面”上提升,引导和带动群众改造家庭院落,净化环境,切实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点上发力”做好规划编制,结合乡村功能定位,明确村庄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多类,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已完成10个村村庄规划。“串点成线”突出精品打造,聚力西柳沟民俗风情度假区、松木滩裕固族特色村寨、巴尔斯小镇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标以及烧烤营地、民俗客栈等产业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做好城郊村“依城兴村、借城发展”文章。“以线扩面”推动全域提升。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常态长效开展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清洁村庄行动,今年新建卫生户厕15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60余次,清理杂物和垃圾180吨,文明宜居村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民风村貌焕然一新。
统筹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在大河乡老虎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瓦黄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笔直整洁的村道两旁立着太阳能路灯、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地红黄绿交映,犹如为田园牧歌预留的五线谱。
“去年争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65万元,在村上架设了12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介绍说。屋顶摇身一变成为“绿电生产线”,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光伏项目”是大河乡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建三联生五金”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之一。村党支部通过与村内企业实行村企“共建”,实现产业“联育”、生态“联保”、文明“联创”,让村民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就地务工拿“薪金”、盘活资产变“资金”、循环利用赚“现金”、村企共赢建“基金”。
近年来,大河乡紧贴农牧民群众意愿需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探索规范引入社会资金,与自然资源、农牧业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多方合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正在用“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为底色,浓墨重彩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祁连风光多绮丽,大河村舍展新颜。近年来,肃南县大河乡以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村貌美与村民美、富人民与富乡村并进,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党建+”模式创新创造、“文明+”赋能乡风文明、“山水经”带来生财之道,走上了一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乡村“三美融合”路径。
党建引领,村美民富共追求
走进西柳沟民俗风情度假区,不时见到各地游客游玩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烟火气满满的乡村老舍小住,或者在辽阔茂密的林区深呼吸,无不陶醉于祁连山区清凉夏日的多姿多彩。
如今的大西柳沟,以林为美、因绿而富,不仅村容村貌变了模样,村民言行举止处处透露淳朴民风。打开村里的“积分台账”,映入眼帘的是村民郭玉慧参加环境整治,积20分;村民王文忠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15分…同时,西柳沟村党支部推行“支部+苗木培育”“支部+乡村旅游发展”“支部+基础项目推进”等模式,培树党员致富带头人8名,各类示范户30户,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345万元,苗木产业收入达80余万元,形成了支部引导、党员带领、群众参与、多方协作共同富裕发展的良好局面,激活了乡村振兴主引擎。
如今在大河乡,像西柳沟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已由单个“孤雁”发展成连片“风景”。同时围绕清洁村庄、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9个农牧村推行“党建+积分”治理模式,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用“小”积分合力推动乡风文明“新时尚”。
由点到面,重塑民风村貌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大河乡立足实际,在“点”上发力,“线”上美化,“面”上提升,引导和带动群众改造家庭院落,净化环境,切实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点上发力”做好规划编制,结合乡村功能定位,明确村庄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多类,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已完成10个村村庄规划。“串点成线”突出精品打造,聚力西柳沟民俗风情度假区、松木滩裕固族特色村寨、巴尔斯小镇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标以及烧烤营地、民俗客栈等产业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做好城郊村“依城兴村、借城发展”文章。“以线扩面”推动全域提升。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常态长效开展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清洁村庄行动,今年新建卫生户厕15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60余次,清理杂物和垃圾180吨,文明宜居村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民风村貌焕然一新。
统筹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在大河乡老虎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红瓦黄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笔直整洁的村道两旁立着太阳能路灯、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地红黄绿交映,犹如为田园牧歌预留的五线谱。
“去年争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65万元,在村上架设了12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介绍说。屋顶摇身一变成为“绿电生产线”,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光伏项目”是大河乡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建三联生五金”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之一。村党支部通过与村内企业实行村企“共建”,实现产业“联育”、生态“联保”、文明“联创”,让村民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就地务工拿“薪金”、盘活资产变“资金”、循环利用赚“现金”、村企共赢建“基金”。
近年来,大河乡紧贴农牧民群众意愿需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探索规范引入社会资金,与自然资源、农牧业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高效配置,多方合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正在用“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为底色,浓墨重彩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