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赋能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来源:
2024年06月27日 10:53

分享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其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没有“前车之鉴”、没有“他山之石”,关键是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人才支撑。要加强自主培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创新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加快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在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专家工作室、企业技术中心等育才聚才平台,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合作,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要坚持多元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迭代升级人才政策,综合运用平台引才、载体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既大力招引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领头羊”,又注重引育青年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生力军”,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要突出以用为本,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大力推行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军令状”等制度,鼓励、引导人才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关键技术攻关,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不断推动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要强化激励保障,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完善薪酬制度、设立奖励基金、提供晋升机会等措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实现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常态化开展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四问”活动,倾力解决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关键小事”,让人才安心、安业、安身。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只要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就一定能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中共高台县委组织部 许生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其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没有“前车之鉴”、没有“他山之石”,关键是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人才支撑。要加强自主培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创新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加快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在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专家工作室、企业技术中心等育才聚才平台,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合作,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要坚持多元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迭代升级人才政策,综合运用平台引才、载体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既大力招引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领头羊”,又注重引育青年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生力军”,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要突出以用为本,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大力推行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军令状”等制度,鼓励、引导人才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关键技术攻关,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不断推动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要强化激励保障,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完善薪酬制度、设立奖励基金、提供晋升机会等措施,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实现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常态化开展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四问”活动,倾力解决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关键小事”,让人才安心、安业、安身。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只要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就一定能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中共高台县委组织部 许生东)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