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从古韵中走来 向创新未来奔去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06月26日 15:52

分享到:

  在古韵悠悠、诗意流淌的山丹县,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从未停歇。

  遥想汉武帝时期那金戈铁马的辉煌战事,再看现代工业领域的重大跨越;昔日,这里是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冲,当下,已然成为丝路交通与贸易的重要枢纽;过去,民间艺术与风俗习惯代代传承,如今,文化创新蓬勃发展……每一处皆是与历史对话的窗口,每一地均为拥抱未来的桥梁。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场关于创新的变革正在焉支大地悄然拉开帷幕。从税收优惠到财政补贴,从金融支持到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山丹县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激发出市场活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甘肃祥和种业公司的无菌车间里,技术员正在显微镜下进行茎尖剥离,从马铃薯茎尖切去分生组织,“种植”到瓶子底部的培养基中生长。公司总经理王雪华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进行新产品研发,年生成马铃薯脱毒苗1500万株、微生薯2000多万粒、原种3000吨,成功实现了马铃薯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跨越。”

  山丹县持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全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县试点建设,精心遴选发榜“揭榜挂帅”项目,力促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成长,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已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1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6亿元。2024年,预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30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

  创新的火种已被点燃,照亮了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这里,历史与现代的交响曲激昂奏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创新的气息和创业的激情。在这里,每一分投入都在激发着创新的潜能,每一项政策都在为创业者的梦想助力。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山丹,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山丹县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创新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精准锁定本土人才培育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契合点,在人才优势赋能产业优势、发展胜势上做细功、用巧劲、出实招,制定13条吸才聚才举措,全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17名,公开招考近2000名,签约高校毕业生450多名,建立“乡贤智库”纳入380多人;选派10名医疗骨干进修,实施25个人才项目,培养130多名青年骨干;选拔47名拔尖人才、145名技术骨干服务;23名县级领导联系44名优秀人才,建成人才公寓22套,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山丹,高质量发展绝非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战略口号,更是一场切切实实的生动实践。

  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待其竣工后,储气量将高达1800万立方米,能够有力保障张掖以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应急保供任务。

  “作为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接入运维20GW,带动新增产值8 亿元。”山丹县新能源集维中心负责人李新泉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

  “从项目签约、手续审批,再到投产运行,仅仅花费了5 个月的时间。”中钠储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龙对山丹的高效服务称赞有加……

  企有所盼,政有所应。近年来,山丹县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大力推进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全方位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相关制度,在用地、用工、用能和资金支持、监管服务、科技攻关、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等方面出实招、用真情,颁发县域经济发展“骏马奖”,拿出千万元真金白银重奖先进企业,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店小二”,使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真正成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营造“如鱼得水”的企业发展环境,提供“如沐春风”的舒心服务。如今,在焉支大地,一处处工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一批批企业蓬勃生长、日渐壮大。一座营商环境优越、产业发展良好、资源优势强劲的“磁力场”正在山丹迅速崛起,激荡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势能。(吴鹏)

  在古韵悠悠、诗意流淌的山丹县,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从未停歇。

  遥想汉武帝时期那金戈铁马的辉煌战事,再看现代工业领域的重大跨越;昔日,这里是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冲,当下,已然成为丝路交通与贸易的重要枢纽;过去,民间艺术与风俗习惯代代传承,如今,文化创新蓬勃发展……每一处皆是与历史对话的窗口,每一地均为拥抱未来的桥梁。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场关于创新的变革正在焉支大地悄然拉开帷幕。从税收优惠到财政补贴,从金融支持到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山丹县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激发出市场活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甘肃祥和种业公司的无菌车间里,技术员正在显微镜下进行茎尖剥离,从马铃薯茎尖切去分生组织,“种植”到瓶子底部的培养基中生长。公司总经理王雪华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进行新产品研发,年生成马铃薯脱毒苗1500万株、微生薯2000多万粒、原种3000吨,成功实现了马铃薯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跨越。”

  山丹县持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全力推进省级创新型县试点建设,精心遴选发榜“揭榜挂帅”项目,力促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成长,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目前,已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1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6亿元。2024年,预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30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

  创新的火种已被点燃,照亮了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这里,历史与现代的交响曲激昂奏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创新的气息和创业的激情。在这里,每一分投入都在激发着创新的潜能,每一项政策都在为创业者的梦想助力。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山丹,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山丹县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创新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精准锁定本土人才培育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契合点,在人才优势赋能产业优势、发展胜势上做细功、用巧劲、出实招,制定13条吸才聚才举措,全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17名,公开招考近2000名,签约高校毕业生450多名,建立“乡贤智库”纳入380多人;选派10名医疗骨干进修,实施25个人才项目,培养130多名青年骨干;选拔47名拔尖人才、145名技术骨干服务;23名县级领导联系44名优秀人才,建成人才公寓22套,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山丹,高质量发展绝非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战略口号,更是一场切切实实的生动实践。

  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待其竣工后,储气量将高达1800万立方米,能够有力保障张掖以及周边地区的天然气应急保供任务。

  “作为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接入运维20GW,带动新增产值8 亿元。”山丹县新能源集维中心负责人李新泉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

  “从项目签约、手续审批,再到投产运行,仅仅花费了5 个月的时间。”中钠储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龙对山丹的高效服务称赞有加……

  企有所盼,政有所应。近年来,山丹县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大力推进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全方位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相关制度,在用地、用工、用能和资金支持、监管服务、科技攻关、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等方面出实招、用真情,颁发县域经济发展“骏马奖”,拿出千万元真金白银重奖先进企业,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店小二”,使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真正成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营造“如鱼得水”的企业发展环境,提供“如沐春风”的舒心服务。如今,在焉支大地,一处处工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一批批企业蓬勃生长、日渐壮大。一座营商环境优越、产业发展良好、资源优势强劲的“磁力场”正在山丹迅速崛起,激荡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势能。(吴鹏)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