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党寨镇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组建有机蔬菜产业链党委,组织联建、产业联促、服务联帮,发展联谋、品牌联创,形成党建引领“五联”工作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人才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叫响叫亮“生态田园·有机甘州”农业品牌,力争将党寨打造成为知名的有机蔬菜供应地、有机标准策源地、生态产品示范地、产品价值转换地。
因“链”而谋,理顺组织体系
阳春三月,在党寨镇马站村,菜苗茵茵,风景如画。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种植户们正抢抓农时、培育新苗,为今年打造万亩有机蔬菜“启程”做足准备。
“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建链”就覆盖到哪里。为加强产业链党委组织建设,加强对片区内土地、项目、资金、市场、信息等资源要素的统筹作用,助力片区内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培育和有机蔬菜品牌打造,促进资源要素和党员群众向有机蔬菜产业链聚集,党寨镇党委以马站村为中心村,打破村组属地界限,辐射带动6个村组建成立“兆田”有机蔬菜产业链党委,让党组织建在有机产业集群上,让党支部作用发挥在有机产业发展上,让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在有机产业链上,助推组织“主业”、有机“产业”、群众“就业”、大众“创业”的“四业”融合发展。
应“链”而动,强化协同联动
产业链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基本着力点,组建起党员服务队开展“大走访、深调研”,与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群众密切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点餐式”服务,与群众共同约定了“有机蔬菜”品质保障承诺,涉及绿色生产、严把质量,涉及有机产品、以质论价,涉及田间管理,做优服务等,还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种植和管理。
针对有机蔬菜产业发展难题,产业链党委联合引进农业种植技术人员、河西学院、杭州格律等专家和服务团队,依托有机农业专家工作站,深入基地传授管理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转观念、强本领、理思路,确保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手段现代化,让菜农种得舒心、种得安心。
在党寨镇马站村千亩有机认证基地,正如火如荼增添认证新成员。“2024年计划投资2650万元,由村集体公司牵头,新建6个项目:新认证有机葡萄62座120亩,新建有机设施大棚10万平米,总量可达30万平米,新建有机育苗中心,新认证露地有机基地2400亩,总量达3600亩,新建“牧草银行”肉牛(1000头)养殖基地和1万吨有机肥生产线,销售有机蔬菜1万吨以上,力争村集体收入突破500万元。”马站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建龙介绍。产业链党委通过做强“种植链”、做优“服务链”,带动社员和群众种植超1200亩有机蔬菜果品,辐射带动增加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增幅达50%,亩均效益达到11000元以上.走出一条“党建强、民心聚、产业兴”的路子。
顺“链”而为,打响有机品牌
有机蔬菜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产业链党委组织各联建村外出考察学习,综合比较各地有机蔬菜品种特色,深挖本土品种独特优势,依托北纬38°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围绕优势打好“特色牌”,着力打造“生态田园·有机甘州”特色品牌,推动有机蔬菜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升级。
先谋而后动。产业链党委聚焦市委“百亿级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依托片区内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马站村村集体经济公司兆田农牧,大力推广富有甘州特色的有机蔬菜“五有一可”生产标准体系和“三管三检”监管体系,“五有一可”即:基地有认证、操作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三管三检”体系即:全程监控、质量追溯、企业诚信,部门抽检、企业自检、上市必检制度。依托有机农产品检测中心,推行农产品“二维码”质量追溯管理,可详细了解从蔬菜种植准备、培育定植、生长收获、采后处理的全过程,使得每个产品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做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通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全程监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提高了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依托马站村有机果蔬庄园,积极植入有机果蔬观光采摘游、有机种植研学等新兴业态,布局建设20亩开心农场,预计实现收入70万以上,有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业链党委还坚持线上线下、进城出省协同营销的模式,在人流密集区开设有机农产品体验店,依托区域内冷链物流企业,年配送蔬菜超过30万吨以上,并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农博会等农产品展销活动,多渠道了解展会主办地区域的经销商信息,探索建立有机农产品购销微信群、公众号,全面提升有机农产品销售质效,预计推动联建村集体收入提升15%、农户收入提升20%。
党寨镇激活“党建链”、赋能“产业链”、链接“人才链”,以产业链党委持续推进延链扩链强链补链,瞄准加工链招商引资,打造育种销加运全链条一体化经营模式,不断推动有机蔬菜产业提质升级。随着产业链党委运转体系的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经济收益不断向好,有序竞争市场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树立了强劲信心,让有机蔬菜“小特产”发展成为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张腾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