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民居院落焕发新颜,春暖花开之时行走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农牧村,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作为祁连山下少数民族自治县,肃南以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发挥重点示范村带动作用,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山水肃南、裕固家园”。
聚焦宜居宜业 深化整治扮靓人居环境
走进肃南县西柳沟村,白墙青瓦,路面干净整洁,房屋整齐划一。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以整治农牧村人居环境脏乱差为切入点的乡村全面振兴新思路,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过去,村里到处是粪堆、柴堆和破棚烂圈,如今,原本破败的废弃棚圈、无主危房现在都变成了平整的田土,既增加了田土面积,田土又可以种植农作物增收入,村里还铺了水泥路,建了小花园,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王义忠对和美乡村建设满是赞许。
西柳沟村常态化开展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自发参与,营造美丽家园大家造的浓厚氛围。“今年,我们村将继续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植树绿化行动,在村庄道口、庭院前后补种苗木,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西柳沟村主任常晓霞说,目前,该村已建成公厕1座、新(改)建卫生户厕36座,普及率达100%,文化广场1个,铺设污水管网2.2公里,实现垃圾回收和污水处理全覆盖。
更让人欣喜的是,2023年,西柳沟村依托城郊优势地理位置,积极探索打造烧烤休闲度假营地,引导村民改造升级传统民宿、农牧家乐9户,新建烧烤营地3户,累计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21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
肃南县通过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规范村民建房、农村改水改厕、村庄绿化亮化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创建高质量“清洁村庄”102个,发放补助资金万324元,完成新(改)建农牧村卫生户厕6509座,普及率达89.4%。拆除整治残垣断壁、破棚烂圈、乱搭乱建157处,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规模助力群众增收
红旗村是皇城镇两个纯农业村之一,农民主要种植大麦、牧草,家中小规模养殖黄牛,缺乏产业支撑,收入结构单一且不稳定。近年来,红旗村借助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行动的契机,在改善人居和调整产业结构上持续发力,实现从各自院落小规模散养的传统发展模式,到人畜分离,集中规模化黄牛舍饲养殖的成功蜕变。
产业发展的壮大,离不开扎实基础的支撑。该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投资65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棚10座、储草棚1座。探索建立“党支部+农牧户+基地”的“千头肉牛托养”模式,试点村农牧户采取“资产承租+资源流转”模式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出栏”和“专人看管、定期核管、全程监管”的“四统三管”办法,“送牛入托”的农牧户既腾出了时间又实现了劳务输转。
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任万兵说:“将后院里零散养殖的黄牛转移到养殖小区里面,不仅房前屋后干净了,村容村貌彻底改变,老百姓黄牛养殖量上去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带动55户农牧户户均增收2.7万元”。
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5277元,同比增长8.6%。近年来,肃南县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建成60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15万头牦(肉、奶)牛生产基地、500头甘肃马鹿驯养基地和10万亩优质牧草、5万亩特色种植产业基地,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培育文明乡风
走进明花乡莲花片居民点,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上身着盛装的裕固族老人正伴着欢快的音乐舞动;康乐镇榆木庄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里,参加了村上集体活动的村民正在排队用积分兑换商品;裕昌社区的牧童之家中,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阅读课外书籍……走进肃南县的农牧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牧村焕发文明新气象,真正让乡村“活”了起来。
培育乡风文明,村民是主力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效盘活乡村文化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各类阵地资源,以通俗易懂、农牧民群众易接受的方式,将移风易俗与宣讲党的政策、深化道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做好党的“传声筒”和“扬声器”。
把家风建设作为推动文明乡风的抓手,在全县组织开展“榜样的力量”典型模范、肃南县“文明家庭”和“新时代好少年”评树活动,常态化组织各农牧村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全县共培树全国道德模范1名、省级道德模范2人、市县道德模范典型88人和创成全国文明乡镇(村)2个、省(市)级文明乡镇(村)33个。
深化移风易俗,孕育淳朴民风。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有礼肃南人”等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指导各农牧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从家风孝道、环境卫生、社会公德、遵章守纪等方面规范了村民行为,有力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文明乡风根植群众心田。(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