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高台 高台县宣化镇:“非遗”瑰宝在保护传承中绽放一路“繁花”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0 人参与互动 2024年04月17日 15:17

0

  近年来,高台县宣化镇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持续丰富活动形式,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1-2023年度“甘肃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百年乐善,唱响和美乡村  

      走进上庄村乐善乡村记忆博物馆,《苏武牧羊》《花亭相会》等一出出耳熟能详的经典秦腔折子戏接连亮相。演员们用深厚的唱功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戏曲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延绵六百余载的乐善秦腔,缘起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乐善忠义班”,素有“天下第一戏班”之称,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表演风格和演员表演技能,自古以来为口口相传、拜师收徒,脸谱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是我国戏曲文化的一块迤逦瑰宝。曲目表演大多以反映民族英雄气概、弃恶扬善、教化人心、伸张公平正义、抚弱济困等为内容。乐善秦腔传承的秦腔曲目是张掖优秀传统文化中内涵最丰富,最具有顽强生命力,也是该镇人民文化、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项文化优惠扶持政策不断推出,“乐善忠义班”商演越来越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也让“乐善秦腔”这张文化名片发光发亮。

  古老“清街”,民俗薪火相传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宣化镇省级“非遗”项目“清街”习俗,在该镇乐二村如期举办。村民会推选一位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老者,穿官服,戴官帽,扮演“春官老爷”,“老爷”则骑一匹装扮漂亮的毛驴,由童子们扮演的衙役鸣锣开道,逐街送福,所到之处,老少夹道迎接,燃火鸣炮,驱邪祈福,“春官老爷”下马作揖,焚香祭拜,拂袖掸尘,给村民送上新春的祝福。

  “清街”是民间一种古老的习俗,集祈福、民俗、餐饮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盛宴,在宣化镇乐二、乐三村薪火相传,经久不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村民们无论远近,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清扫庭院,大街小巷街清院明,左邻右舍在街上燃篝火,焚香祈福,相互祝愿,感受着古老民俗的别样乐趣。据当地老人介绍,乐二村“清街”习俗大约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与“乐善忠义班”创建时间相当,已在民间延续了近六百年。2017年,该习俗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9年亮相中央电视台《喜到福到好运到·2019(己亥)年春晚倒计时》。  

守护非遗,传承文化之魂

  研学实践的日子到了,宣化镇中心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在该校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校外辅导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大家依照各自的兴趣爱好,绣绒绣、编串珠、烙葫芦画、写字剪纸,充分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工艺魅力。为了让孩子们课堂学好,课外玩好,宣化镇中心小学通过走访调研,采取校企携手的方式,利用闲置校舍,将原站南小学校舍建起高台县红色文化非遗融合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开辟为学校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聘请公司“非遗”“巧手”、书法烙画等老师为校外辅导员,采取定时入校理论辅导,校外研学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剪纸、麦秆画、串珠、绒绣等等传统文化和工艺课程教学,既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又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至目前,共开展各类非遗展览展示20余场次、非遗课堂教学48课时,累计参与学生达500余人次。(武小云)

 

 

编辑: 张梦琴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