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而生向“绿”而行
一一张掖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综述
前不久,甘州区靖安乡、甘浚镇,临泽县平川镇,民乐县六坝镇,肃南县康乐镇5个乡镇被省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省级森林小镇”荣誉称号,这是张掖市深入推进绿化工作取得的又一亮眼成绩。
去年以来,张掖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依托“双重”规划项目、“三北”工程、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社会合作造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城镇村庄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防沙治沙等,有力推进国土绿化,努力为彩虹张掖再添“绿装”。张掖市被评为“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新标杆”和“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等5个国字号荣誉。
做好“绿色”文章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春风送暖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连日来,全市各地干部群众挥锨铲土、挖坑栽树,积极开展2024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共同为彩虹张掖建设增绿添彩。
为加快建设“一屏一带一廊”生态功能区,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实施祁连山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项目,全力做好增绿文章,完成营造林32万亩、退化草原治理253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09.8万亩,义务植树350万株,林木覆盖率提升到24.9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98%。
“增绿”更要“护绿”。张掖市以创建林长制改革省级示范区为契机,出台实施《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印发《张掖市林长制巡林制度》《张掖市四单一函一通报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分级划定1652个林长责任区,2666名林长常态化巡林,并建成河西地区唯一的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森林草原防火实现视频监控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去冬以来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在“活绿”方面,张掖市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新增特色林果和木本油料基地2万亩,甘州区黑河林场、山丹县大黄山(焉支山)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至目前,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达5处。启动“打卡祁连山”活动,发布祁连山生态旅游线路11条,打造高端户外旅游产品,设计研发生态文创产品130余种,生态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下好“先手棋” 发展“短板”变“潜力板”
张掖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及早谋划,下好“先手棋”,紧抓国家储备林调整规划编制的关键期,高标准编制完成总规模138万亩、总投资165亿元的《张掖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1年)》,全省首单8.97亿元、规模5.62万亩的国家储备林贷款落地甘州区,全省首笔1125万元的国家储备林贷款国家财政贴息到位,成为全省首个政银企合作支持生态建设的典型示范,被评为“全省金融典型案例”。将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列入两个省级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示范点,并以此为契机率先高标准编制涵盖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境内23个门户村镇的入口社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等,推动宜居宜游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效破解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根本矛盾。
与此同时,张掖市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坚持防沙、固沙、治沙、用沙协同推进,通过生物固沙、工程压沙、人工种草、封沙育林(草)等综合措施,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1万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深化改革 为绿色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张掖市探索开展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完成全省首笔35.1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和400万亩草原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实现收益7450多万元,利用收益设立全省首个市级绿色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7亿元,生态价值效应进一步放大,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为全市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也是经济红利。为推进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化,张掖市以建成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组建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院和林草碳汇“三中心”(市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林草碳汇审核认证中心、市林草碳汇交易服务中心),全面摸清“绿色家底”,并采取给予冠名权、颁发“碳证书”、提供免费游、转让碳交易权、认养认领等优惠措施,全力打通社会公众资本参与“双碳”战略的通道,持续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如今,张掖市持续探索打造“碳汇保险+保护补偿”“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款”等新模式,实现全市公益林森林保险全覆盖、林草碳汇质押贷款零 突破。
示范引领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样板”
这几天,全市大大小小的湿地逐渐热闹起来。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大白鹭、白骨顶、绿头鸭、赤嘴潜鸭等野生鸟类开始变得活跃,它们时而游弋觅食、时而展翅滑翔,齐聚一堂,共赴一场盛大的春日“聚会”。
为让张掖的环境更宜居,群众享受更高品质的民生,张掖市全面实施河湖流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综合应用湿地植被恢复、水系连通、生态补水等措施,大力推进黑河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黑河干流及湿地水质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占100%,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连续四年全国排名前列。自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湿地植物新增54种,湿地鸟类新增86种,越冬大天鹅连续多年在600只左右,占全省大天鹅种群数量的50-60%。鸟中“大熊猫”黑鹳已在张掖境内连年筑巢繁殖,2021年黑鹳同步调查发现黑鹳627只,已成为国内已知黑鹳最大种群。全面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成为全省首个启动创建并申请国际湿地城市提名认证的城市。
与此同时,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力推进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农田林网建设、荒滩沙地治理等9大行动,积极构建“大绿化”“大生态”格局,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3%,排名甘肃省第二位,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保持4年排名全国前列,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逐“绿”而生,向“绿”而行。随着一项项国土绿化措施的实施,张掖市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成为常态。如今,行走在张掖大地上,随处可见新添的一抹抹绿色,彩虹张掖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然成为生活标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