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近年来,山丹县李桥乡河湾村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产业链目标,按照“强链夯基础、补链促发展、延链惠民生”工作思路,立足区位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禀赋,用好用活“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组织强链、基建补缺,筑牢产业振兴“桥头堡”。乡党委通过探索“支部+基地”“党员+农户”“志愿+服务”等模式,由李桥乡党委牵头,对区域内产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指导、统一落实,推动“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抱团振兴”。以河湾村为试点,在原种子初加工厂的基础上,投入资金200万元改扩建种子加工厂1处,整合土地、水利、人力等资源要素,将蔬菜制种产业作为推动全乡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聚源聚智聚力做好制种业“芯片”。制定《李桥乡河湾村种子初加工产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关键领域集中发挥“保姆式”“管家式”服务,不断放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完善种子选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制种产业链。预计2024年流转土地5000亩、加工销售种子800吨。同时,乡党委坚持“外引进、内培育”的原则,积极协调高庙人才专家工作室、相关中心站所与本地种子加工企业精诚合作,开展生产指导、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产业补链、资源盘活,激发集体增收“源动能”。为有效解决产业链主体“少”造血“弱”问题,乡党委积极整合资源、多方联动,修建农产品保鲜冷藏库1座,修缮钢架大棚163座,温室大棚35座,鼓励发展芦笋、菠菜、萝卜等抗旱节水产业,做大做活做优“大棚经济”。同时,引进甘肃全民牧业,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润锦农牧专业合作社代管经营,引进新技术和改良羊品种,村集体分红达到55.5万元、到户分红达到16.77万元,开创村集体、脱贫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赢新局面。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份分红、土地流转、参与产业、就业务工等方式,把闲散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就近务工就业,年均吸纳闲散劳动力150人次,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民生延链、帮扶救助,塑造乡村善治“新风貌”。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健全“每月一题”,推广以“小分队”常态走访、“小院子”说事议事、“小平台”收集诉求、“小窗口”接诉即办、“小切口”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工作模式,持续涵养文明乡风。建立“邻里议事小院”1处,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诉求50件,办结50件,办结率100%,真正让群众从乡村治理的“观众”变成“主角”,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聚焦河湾村特殊困难群众现实所需和急难盼愁,扎实推进李桥乡河湾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积极筹措资金80万元,新建河湾村互助幸福院1处,配套休闲娱乐活动器具,为河湾村和扶贫安置小区90名留守老人提供日常照护服务,切实解决当前留守老人吃饭难、关爱难的实际困难,真正让乡域内的留守老人在温馨的环境中安享晚年。(张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