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成为驾驶人员行动自觉;餐饮店内,文明用餐理念深入人心;“口袋公园”,让居民乐享“方寸之美”;阡陌乡村,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引领新风尚……如今,树文明之风、践文明之礼、做文明之人,正成为山丹人民的自觉行动,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浸润城市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以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化,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志愿服务“暖心巢”
三月春风处处暖,文明实践我行动。3月5日,山丹县学雷锋暨“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在县龙首广场启动,旨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号召全县上下争做文明实践的行动者。连日来,全县各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结对帮扶·爱心山丹”等主题活动,全面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热潮。
“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副主任王国生说。
近年来,山丹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在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阵地管理、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机制完善上下功夫,各项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推动全县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挂牌成立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建县志愿服务总队、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90支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实名注册志愿者28129名。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7个,文明实践三级组织实现全覆盖,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新风“润心田”
走进山丹县清泉镇双桥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幢幢农房错落有致,一面面“会说话”的文化墙引领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围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我们将原本陈旧暗淡的墙壁,打造成贴近乡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多彩墙’,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把法治建设、移风易俗、孝道文化、农耕文化等内容‘搬上’村庄外墙,让广大群众在观赏中感悟文化、在行动中体现文明。”山丹县清泉镇双桥村党总支书记王丹说,色彩艳丽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润物无声地孕育着文明乡风。
春风化雨,需久久为功。近年来,山丹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对标“全省示范、西北样板、全国一流”目标定位,因地制宜规划定位乡村风貌,全县39个发展类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打造清泉村“清雅民居”、双桥村“花田巷子”、四坝村“锦绣田园”等乡村建设示范点,建成省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20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风貌改造1700户,创建“清洁村庄”111个,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加速蝶变。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建成卫生户厕16185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以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累计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22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以上,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榜样力量“聚人心”
三十年如一日心系农业服务农民的“中国好人”张忠福;坚持扶残助残为残障儿童建立温馨之家的庄月英;湍急河流中勇救落水者的“甘肃好人”石晓宏……一个个模范人物就是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些从基层涌现出的先进榜样,他们用质朴平实的行动,涤荡着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而生动。
“我家种有20余亩小麦,这样的种植技术培训及时又实用,老师不仅讲了许多理论知识,还在现场教学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对我们提高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帮助。”农户刘文超口中称赞的老师,就是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张忠福。2023年12月,“甘肃好人”张忠福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通过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由乡村示范点向城区品牌工作室拓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是一个标杆。山丹县始终把树立道德新风、弘扬传统美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载体,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引领社会风尚。截至目前,共表彰奖励县级道德模范56名、市级道德模范13名、省级道德模范3名。建立常态化“身边好人”挖掘、推荐、宣传机制,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荣登“甘肃好人榜”,6人荣登“张掖好人榜”,模范的涌现集中展现了山丹县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共创建省级文明校园4所、市级文明校园8所、县级文明校园6所,选树市级文明家庭20户、省级文明家庭2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王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