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好七分收。眼下,正值各类蔬菜花卉育苗“黄金期”,在高台县各乡镇大大小小小的温室大棚里,种植人员抢抓农时,瞅准设施蔬菜产业育苗管理关键节点,全力做好育苗“第一环”,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在巷道镇红联村占地600多平米的连体大棚里,10几名育苗人员紧张忙碌,有的取穴盘、有的装土、有的点种子、有的覆土、有的摆盘。“这个棚是纯人工培育辣椒苗,一天大概育1000盘。这几天育的苗十几天以后破土出苗,这期间每天要洒一次水,出苗后两天洒一次水。”高台县新优高科生态田园专业合作社育苗人员陈秀萍说,幼苗破土后长到10公分左右要“练苗”,也就是打开卷帘、取开棚膜,让苗子经受风吹日晒的“历练”,适应温室外的生长环境,“练苗”三至五天后即可出苗发运。
5号大棚里绿意融融,一株株花卉苗破土而土,一个个绿色的“小脑袋”从深褐色的基质盘中探出来,散开两片或三片的小绿叶,管护人员挨排洒水。掀开4号棚的门挡,满眼翠绿映入眼帘,20公分高的芹菜叶大苗壮,长势喜人,传递着“春”的气息。“5号棚培育一串红、夏日草等花卉2000盘。4号棚培育芹菜苗2500盘,计划4月出苗。现在进行杀虫、灭菌、施肥等管护作业,出苗前需‘平茬’,平到10公分左右,机械‘平茬’一天一棚,人工的话稍慢些,得一盘盘用剪刀剪。”高台县新优高科生态田园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人员黄志凤介绍说。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形成了以选种、育苗及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全程跟踪、科学指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条龙模式。通过种子育苗一体试验示范推广,租赁周边农户温室大棚,形成全年育苗不间断模式,用工需求量逐年增大。同时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育苗培育、蔬菜种植,人均收入提高1000元左右,实现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共赢。至目前,入社农民达到100多个,合作社通过对入社农民专业培训,实现标准化管理,年育苗量达到130万株以上,销售收入130多万元。
“合作社经营80多个棚一年四季轮番作业,‘不空棚’。冬天试种实验田,我们自己先试验种子的抗病性、耐旱性、地区适宜能力、生长周期及产量,试种成功后才推广。”经验丰富的黄志凤感言,育什么苗,主要在管护上说话,管护不到位或粗放不操心,好种子不一定长出好苗子。“像花卉喜凉,就得把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合花卉生长的温湿度范围。像蔬菜喜热,温度稍高点。有些蔬菜苗天天洒水,有些蔬菜苗两天洒一次水。不同蔬菜,不同管护,因苗施管。”黄志凤补充说道,合作社试种200至300多个品种,有的蔬菜品种试种好几年,反复试验成功后才推向市场。
正是合作社始终如一“育好苗”的理念和认真负责管护苗的态度,“新优”好苗受到广大种植户青睐,每年各地订单不断,早早预约。“今年预订的芹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苗和花卉苗大概30万盘,我们在巷道镇、宣化镇、南华镇3个基地育苗,可供应1万多亩地种植。”黄志凤笑容洋溢。
在南华镇智号村育苗棚里,半机械半人工育苗模式“混搭”进行,机械不停转动培制基盘,穴盘播种器播种,人工取盘、送盘、摆盘。“半机械半人工育苗一天育苗2000盘,大概二三十人参与,一批七八个人配合。这个基地30多个育苗棚,目前已经育苗10几个棚,计划10-15天育完。”合作社库房负责人申世勇告诉记者,宣化镇站南村育苗基地正在抓紧育辣椒苗,3台机械同时运转,三批人配合,40多个棚计划10天育完,目前10几个棚已经完成育苗。
人工育苗、半机械半人工育苗、机械育苗……育苗人抢抓农时,忙碌装盘、播种、喷药、洒水,精心打理每一块苗床,培育各种蔬菜花卉幼苗,为今年农业生产高效高产做足准备,一粒粒种子孕育新希望,一株株幼苗成长新图景。(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陈海 图/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