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丹县认真落实“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围绕“抓促”目标,着力推动强能力与转作风齐头并进,抓落实与谋发展深度融合,全力以赴谋项目、抓招商、调结构、强基础、促发展,真正以过硬本领、优良作风、扎实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以思想之变引领思路之变,推动能力提升
坚持把抓学习作为强化思想引领、拓宽思维眼界、转变工作思路的有力抓手,开展学习、研讨、调研、练兵活动,促动全县党员干部破冰提能。全县上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抓好学习深化、领悟消化和实践转化。开展集中学习41次、专题研讨32人次,举办主题培训班次25期,推动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完善全年学习计划,采取“五学联动”方式,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727场次。结合主题教育,6个县级班子把“四下基层”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着力化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堵点,36名县级领导干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22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47条,梳理突出问题24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7个。
以行动之变力促发展之变,狠抓工作落实
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五大富民产业、聚力打造四大示范基地、全力创建五县,铆足劲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推发展。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重大项目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梳理起底县本级历史遗留问题,印发专项化解方案,以解决问题的实效衡量行动成效。经过合力攻坚,省上先期拨付县S590、S315道路建设资金3175万元,使省级交办的两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全部化解,省上转办的7件社会监督反映问题全部办结,市县两级11件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和30件社会监督问题全部化解。建立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召开问题交办会议,找症结、商计策、明责任,解决物业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养老、教育等9类问题。建立社会监督反映问题办理闭环管理工作机制,让问题办理过程可追溯,做到问题来源、办理流向、处理结果“一账清”。
以效能之变推动作风之变,提升服务质效
把“三抓三促”行动与全县重点工作任务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有效破解了一些制约发展的难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对12345市民热线进行升级改造,在不断优化“接、转、办、督、考、用”各环节流程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接诉即办”责任制,提供7×24小时服务,有效回应群众关切。至目前,共受理“接诉即办”工单334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7%。贯彻落实“甘快办”“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等便企措施,平台注册使用企业3714户,占全县中小微企业的74.3%。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和对标提升三年行动,制定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31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不准”措施,设立1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了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严格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强工业抓招商考评制度,提出服务保障强工业抓招商“18条硬核措施”。大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推行全员招商制度,兑现“骏马奖”“蜗牛奖”奖惩机制,紧盯新能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8条产业链,走出去、请进来一体发力。全县新入库招商引资项目39个,总投资69.52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42.14亿元、同比增长72.6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21%。
项目落地全面提速。建立重大项目指挥长全周期包抓、重点工作专班全要素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打好项目招引、前期推进、建设进度、竣工投用、投资统计五大攻坚战,全县投资项目由年初计划项目131个滚动增加至156个,总投资488.5亿元,开复工项目135个,绣花庙风电、远达公路沥青生产线等8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4亿元、同比增长13.5%。新培育入库规上工业企业5户,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14亿元,打造工业经济“新引擎”。
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出台《党政干部治庸问责若干情形》,对13种“慵懒散软推拖绕”的干部坚决问责。建立9个基层减负观测点,动态监测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以及微信群、钉钉群运行情况。全县共备案登记工作群358个、政务新媒体54个,清理不合规工作群91个、政务APP21个。基层减负工作被《人民日报》报道。
担当作为有效激励。制定山丹县关心关爱干部激励干事创业19条措施,持续深化“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选派122名干部“下挂”历练,推荐6名干部到省、市部门单位“上挂”锻炼。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恶意中伤等行为,为28名干部澄清正名,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营造了奖优罚劣、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周得岚 石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