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图书馆馆藏《十三经注疏》系明崇祯元年至十二年(1628—1639)毛氏汲古阁刻本,共三百三十三卷,实存九种二百六十五卷。开本24.5×15.6厘米,框高18.0×12.6厘米,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无鱼尾,半叶9行,每行21字。版心上端镌刻书名,下端镌“汲古阁”。
“十三经”是指《易经》《诗经》(又称《毛诗》)《尚书》《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十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因为历代将它们尊为儒家经典,故称为“经”。其成书年代各不相同,上自上古,下迄秦汉。“十三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六经、五经,到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的漫长演化。其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伦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文献。
《十三经注疏》是对这十三部文献的经文、古注、疏文的统称。“注疏”是注和疏的并称。注,是对经文字句的注解,又有传、笺、解、章句等不同叫法;疏,是对注的进一步注解,又有义疏、正义、疏义等不同叫法。历代解释“十三经”的著作很多。南宋以前,注和疏本来都是单独成书的,南宋时期始合刻在一起,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被称为塑造华夏文明的核心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主干,深刻影响了汉代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明崇祯年间毛氏汲古阁刻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详明,雕印精良,流传益广,成为《十三经注疏》之一代通行本。 (颉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