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在山丹县东乐镇的法治文化广场里,法律宣传标语、法治文化景观随处可见,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连成一片……东乐镇法治文化广场已成为村民学法、用法的法治文化游学点。如今的东乐村,乡亲相处和谐、环境宜居宜业。
近年来,东乐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作用,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乡村风貌展现新气象,基层治理形成新常态,乡村振兴激发新动能,走出了一条东乐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多元普法厚植“法治沃土”。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场所,持续化、常态化进行农村法治宣传,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学法需求,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普法宣传教育,力争做到“八五”普法工作的精准化、体系化、专业化。同时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家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普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设置咨询台,展出宣传展板,解答法律咨询、组织普法讲座等活动,不断延伸触角、增加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及时提供更精准、普惠、高效的法律服务。以创建“四个一”(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法治文化长廊、法律图书角)为载体,积极打造镇法治文化广场、大桥村法治文化长廊、东乐中心小学法治校园、西屯村法治广场等10余个法治宣传阵地,通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漫画,宣传法治,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逐步构建“一村一亮点,百花齐放”的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格局。同时以“周三干部大讲堂”“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为载体,进行“菜单式”“点单式”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农民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来“现身说法”“以案说法”,有效地激发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兴趣。
主动服务解决“急难愁盼”。坚持法治赋能,聚焦法治乡村建设关键环节,坚持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起覆盖全镇10个村的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三团”,运用“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自治”内销矛盾,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气象。今年,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0场次,监督重点工程20多项,评判不良现象13个,帮办实事152件,真正实现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同时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在全镇范围内公开公布党政主要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联系方式,24小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群众问需有“窗”,出气有“门”。还充分利用小微权力“一点通”“综治E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网络信息平台,集中收集和回应群众诉求,有效破解水事、合同、土地、坟茔搬迁等纠纷和“高频问题”。今年以来,妥善处置“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投诉问题18个,辖区内共发生涉诉案件16起,万人成讼率22.93/万人,在全县处于较低水平。
法治体检助推“产业兴旺”。组织法律志愿者到312国道沿线各企业、经营网点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聚焦辖区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高质量发展,围绕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化解等进行重点法治体检,及时对产业合法性予以评估、审查和指导,帮助找到经营管理 “痛点”、堵塞法律风险“漏点”,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对策、提建议,护航合法性优质产业兴旺发展。同时聚焦铁路护路、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拉网式摸排兰新铁路沿线、东乐岔道口、北滩光伏发电项目基地、312国道沿线各企业、经营网点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全稳定。今年以来共实地走访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8家,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0条,解答法律咨询32条,为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创新手段实现“治理有效”。坚持依法治村,筑牢乡村治理之本。坚持把党组织设置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建成镇、村两级综治中心11个,划分综治网格11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1名,辅助网格员20名。注重源头治理,充分发挥村社干部、网格员、离任村干部“前哨作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及时获取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信息线索,确保发现线索及时、掌握动态精准、化解矛盾高效,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针对农村空心化率高、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快、年轻干部群众工作经验缺乏等现状,结合“三抓三促”和主动创稳行动,创新开展“三到位三公开”【形势宣讲到位、政策宣讲到位、法纪宣讲到位,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活动,组织镇村干部普遍走访入户,不断提升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和服务质量,切实以干部的“铁脚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同时,在全镇打造“接诉即办”服务站10个、邻里小院38个,通过“小分队”常态走访、“小院子”说事议事、“小平台”收集诉求、“小窗口”接诉即办、“小切口”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