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9专题改版 >> 2022专题签发栏 >> 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 >> 高台党史微课堂∶防护林建设(150)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0 人参与互动 2023年04月23日 17:42
高台地处风沙前沿,北、西、南三面都被巴丹吉林沙漠侵蚀,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底,全县成片造林及防护林面积共有8.95万亩,村庄四旁及农田林网有树木558.6万株。虽然在绿洲外围基本形成了南北两条防护屏障,但与高台生态建设的总体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1978年,高台被国家林业部列为“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之一。2月10日,“三北”一期(1978―1985年)工程启动。1979年3月9日,县革委会根据省、地安排,发出《关于迎接全国第一个植树节的通知》,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搞防护林建设的火热局面,当年成片造林1.83万亩,四旁(路旁、沟旁、渠旁、宅旁)植树311万株,育苗2750亩,定植果园1470亩。1982年3月5日,县委发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83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绿化工作会议,决定今后植树造林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以户、联户和个人为主的方针,高台县被评为全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先进单位。8月29日,县委、县政府又作出《关于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秋季种草种树的决定》,进一步调动了全县各级造林绿化的积极性。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成为高台林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对全县加强生态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县委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经济林为重点,积极造林,大力护林,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带片网、造管封、乔灌草相结合,“护两面(南北基支干林带)、保中间(农田耕地)”的基本营造思路。至1985年一期工程结束时,全县新增造林面积13211公顷,林地保存面积达19370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首次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12月,经上级验收,高台县超额完成“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任务,被国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和国家林业部评为先进单位。
1987年4月6日刊登在《张掖报》的文章
1986年,县委安排林业部门在全面清查一期造林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林业部标准制定了平原绿化县规划,统一规划实施了“三北”二期(1986-1995年)防护林建设工程。1989年春,全县首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组织完成工程造林4项、1.2万亩。1990年,高台县顺利通过国家“北方平原绿化县”达标验收,12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12月,县林业推广站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林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至2010年,县委结合西部大开发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三期(1996―2000年)、四期(2001―2010年)工程建设。2001年1月,高台被省林业厅列为河西三地区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建设项目试点县。15年间先后完成南华滩防护林、黑河流域重点生态林和农田林网改造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对阅群滩、胭脂堡滩、许三湾滩、骆驼城滩等风沙口进行治理,共营造人工林14757.4公顷、封滩育林4546.67公顷,使全县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同步发挥。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高台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县绿洲南北边缘营造了两条平均宽0.8公里、长137公里的基干防护林带;在中部绿洲内沿渠路营造了3800多条、长2000多公里的农田防护林网,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8.7%,黑河两岸绿化率达到100%。城区绿化率达35.9%,人均绿地面积7.2平方米;乡镇驻地平均绿化率达到35.9%,村一级达到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