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瞭望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来源:瞭望    0 人参与互动 2023年05月24日 09:11

0

  来源:2023-05-20瞭望2023年第21期

  ◇“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三大重点任务

  新征程上,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开放安全屏障,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文 | 王德蓉

5 月 11 日至 1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这是 11 日下午,习近平在沧州市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时,同码头工作人员、船务人员亲切交流 李学仁摄 / 本刊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四方面,即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发展,牢牢抓住体制改革核心,始终突出制度建设主线,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健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的目标,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并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发展格局时,反复强调要科学认识国内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指出:“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新形势下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他还指出:“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通过更大范围的开放,引导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需要通过更宽领域的开放,持续深化商品、服务等要素流动型开放,拓展资金、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完善要素市场化国际化配置,使商品等要素领域开放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发展和积聚我国经济新动能;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由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一艘滚装船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装运出口汽车(2023 年 5 月 16 日摄) 王健民摄 / 本刊

  三大重点任务

  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三大重点任务。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19日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究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相关工作。

  外贸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稳岗就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我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2022年,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贸易增长动能趋缓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货物进出口总额以人民币计达4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以人民币计达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为新时代新征程贸易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刻领会“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提高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增强贸易发展新动能。一是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推动外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二是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三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相对于对外贸易而言,双向投资是对外开放的更高级形态,是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

  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为全球高效配置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增长7.2%。对外承包工程稳定发展,完成营业额1万亿元,增长4.3%,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比2021年增加59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完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提升国家级经开区、边合区、跨合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树立中国投资形象,不断提升对外投资水平。

  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是促进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实现内外资法制统一的实际举措。深入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对外商签高水平投资协定,推动完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联席会议机制。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承担着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要加快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指出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充分展现出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国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到2022年,我国一共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贡献的进出口占到全国的17.8%,吸收外资占到全国的18.1%,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积极贡献。此外,2018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已经推出了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新征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自贸试验区继续深入探索。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新征程上,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差别化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发挥好进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打造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确保进博会越办越好,拓展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功能,培育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

  增强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对外开放日益深化大背景下,影响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外部挑战和风险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影响日益上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坚持把握开放主动权和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游客来源国,我国国民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形成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迅速增加,面临的安全风险不能低估。

  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扩大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征程上,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开放安全屏障,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

  一是强化底线思维。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守住底线红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未雨绸缪健全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和管控风险,切实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二是完善开放监管机制。健全外资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等制度,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丰富贸易救济等政策工具,提升运用贸易救济规则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三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风险防控是影响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重要变量。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保护海外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完善领事保护工作机制,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推进企业“走出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对进出口贸易重要运输线路、海外投资重要建设项目的安全保障。推进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应对和风险防控。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推进风险预警预防、行动保障、信息化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等能力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辑: 邢琪琦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