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
面塑艺术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技艺,也叫“捏粉”。面塑实际上就是“馍”,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可食用的面塑,另一类为专供收藏用的面塑,通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有久放数年不干裂、不变形、不虫蚀之特点。民乐县的面塑艺术主要是可食用的面塑,一般农家在各种节日里捏制的都是这一类。这类面塑通常用精制面粉制成,用食用色素、当地的姜黄、红曲、香豆子等香料进行色彩装饰,其他点缀物也以能食用的豆类、枣类、胡麻、菜籽为主,既达成了人们祈福纳祥的心愿,又能果腹,一举两得。面塑的原料主要是面粉,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彩塑作品是成形后再着色,面塑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一件完整的作品历经构思设计、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等过程,在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作品形态逼真,色彩鲜艳。制作工具和原料十分简单:剪刀、菜刀、梳子、白面、菜籽油等。制作程序主要有:第一步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第二步是使灰,也叫用碱。将发好的面与食用碱掺和在一起,反复揉面,直至面与碱全部融合均匀,然后将揉好的面拿一小块放在生好的火里面烧熟,看碱是否用得合适,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通常通过闻、看来确定碱的合适度,如果闻起来酸,就说明碱用得少了,如果看起来面有点黄,说明碱用多了,所以一定要确保面既不黄还不酸,这样做出的面塑才会既美观又好吃。第三步是做面塑。先把揉好的面分成若干小块,用擀杖把面擀成薄薄的面饼,在面饼上面抹上香油,在香油上面撒上一些辅助香料,如姜黄、红曲、油菜籽、香豆子、胡麻、豆沙、枣泥等,然后再将做好的面饼一层一层的累积起来,层数可随意,最后用手指和小刀、小梳子、竹筷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形成各种小型动物、花卉形象的工艺品,如番瓜、月饼、蝴蝶、背篓、童子娃娃、荷花、小鸭等。第四步是蒸。蒸的时候一定要将锅盖盖好,保证水蒸气不外泄。另外要保证火候的大小,先用大火蒸30分钟,然后再用文火蒸30分钟,这样就能出锅了。 2015年8月13日,面塑(张掖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技艺)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列入张掖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张掖市民乐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