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祭奠】
高台县城西北67公里处的罗城镇天城村以西,有一条长10公里、宽160米的峡道,古时称为“镇夷峡”,有“天城锁钥”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正义峡”。峡分上、中、下三段,故又称“黑河小三峡”。据《夏书•禹贡》记载,大禹“导弱水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正在此处。据晋代《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巡时,于十三年三月二日进入今武威和张掖一带,中途受到河宗柏夭的迎接。柏夭驻地约在今正义峡天城村一带。十六日,穆王在众人的陪同下,“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观看了当年大禹开凿的峡口,后亲自选择戊午吉日(二十一日)举行祭河大典。这天,穆王冠冕、拔带、缙笏、夹佩、奉璧,乘骏马来到河边,面南而立。事先宰好的牛、马、羊全牲50具陈列一旁。典礼开始后,穆王向黑河宣念颂词,然后将全牲50具投入河中。二十八日渡过黑河西行。据史料记载,明代在镇夷峡确有纪念大禹治水的大禹祠,修建在洄澜山北侧,现遗址犹存。此祠在清光绪年间由天城村人闫伯宽、肖裕本等人筹资重建,1958年被毁。原供奉大禹像,并有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像。旧时丹廊碧殿,金窗玉槛,其正殿、左右廊庑、门厅等朱棂秀户,檐角舒展,端庄雅丽,古粹飞奕。与霍王庙前后紧邻,互相媲美,各呈特色。据传,祠内还陈列有大禹治水文献,以及关于纪念大禹的遗迹记载等。人们来到正义峡,总忘不了凭吊追寻大禹治水的遗迹。高台大禹治水祭典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有繁缛的仪程。整个仪式有献贡、鸣铳、击鼓、撞钟、奏乐、献酒、敬酒、恭读祭文、行礼、乐舞告祭、礼成等12项仪程。二是有特定的祭祀地点。每年都在镇夷峡洄澜山北侧的大禹祠,现遗址犹存。三是祭典的司仪有明确的传承谱系。至目前5代均为罗城乡天城村人。 2007年12月20日,大禹治水祭奠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张掖市高台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