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秧歌子是一种集体锣鼓组合舞蹈秧歌,在当地俗称为“秧高子”。一般由19人组成,另有击锣、鼓、铙、镲者和撑旗、掌灯的仪仗人员若干。形式古老严谨,表演程式复杂热烈,传承脉络完整,套路丰富繁多。套路有三先礼、拳太极、一至十盏灯、一至九道黄河湾、一至三层蛇蜕皮、破头卷子等36个。若是两队合跳,可以变化出72种套路,如单摆尾、双摆尾、单万字、双万字、照三星、钻四门、五盏灯、太极图、蛇蜕皮、金钱吊葫芦、拜观音、倒栽葱、扎墙子、半边城、单辫子、双辫子等。这种融戏剧表演、民间舞蹈、民歌演唱于一体的表演形式,通过程式化的队形队列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内容,紧锣密鼓、张弛有度,具有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毛家秧歌子是临泽民间社火中活跃着的一种古老而原始、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体舞蹈,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每至逢年过节,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家家户户都有大人或孩子参加,腊月就开始排练。这一民俗文化形态是本地的“土特产品”,有其历史根源和文化渊源。民间相传,古时,老百姓为了掩护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脱险,让国王扮为春官,文武大臣扮为鼓子,嫔妃扮为腊花,士卒扮成“棒槌”,组成秧歌队,吹吹打打混出城去。毛家秧歌子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沉淀形成的,是古代军旅乐舞与地方文化、宫廷乐伎与民众娱乐、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娱乐乃至神话的大融合,是作为汉唐边防要地的河西走廊所特有的地域风情。这种老古式秧歌子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对研究河西古代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2010年7月6日,临泽毛家秧歌子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张掖市临泽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