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河灯会】
临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得益于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形成了一块独特的绿洲,享有“河西走廊花果园”“塞上江南”之美誉。自古以来,各地商旅过往频繁,民族、民间文化交融汇聚。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香古寺,史称仙姑庙,在农历四月八期间,吸引了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佛教信徒。香古寺前500米处的黑河常年流水,水速适中,为祈福求祥的民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形成了临泽四月八放河灯的民间习俗。据吴英所著《仙姑庙沿革》一文所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40年)左右,临泽属于匈奴驻牧之地,昭武人为募资在黑水之上架桥有功之人何氏女士建庙,因其得道升仙民众称其“仙姑”,庙号“仙姑庙”。仙姑庙位于临泽县板桥镇境内的合黎山南部,紧依黑河北岸,传统的四月八庙会之夜兴黑河放河灯之习俗。旧时,四月八庙会的夜晚,在黑河里放灯,谓之“河灯会”,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河灯的制作,是用面泥捏成拳头大的若干灯碗,碗内固定棉制灯芯,添上清油,固定在小木板上,用细绳将木板连贯起来,每盏灯之间一丈左右距离。黄昏时分,等候在河岸上看河灯的人群,逶迤一里多长。夜幕降临,众多道士披挂法衣,敲击法器,鼓吹唢呐,诵经念咒,一路行香化表,谓之送灯。行至河边,先将粘在木板上内燃蜡烛的纸人纸马放在河面为向导,再将河灯逐个点燃,依次放置河中任其漂荡。365盏河灯象征一年365天;河灯向西而去,寓意带走晦气。灯随水纹漂流,灯光照耀水面,一里多长的河面上灯光点点,像一条火龙嬉戏水面。河岸上树影婆娑,人影闪闪,此时此刻,皓月当空,灯光水色融为一体,水光月色交相辉映,云在天,月在水,恰似银河落人间。碧波摇荡,眼花缭乱,心醉神往,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直到午夜油尽灯熄月落人归。四月八河灯会承载着厚重的河西历史文化,对研究河西地区的悠久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2017年10月18日,四月八河灯会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张掖市临泽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