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1958年以前隶属于酒泉地区,1959年划归张掖地区至今。高台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境内山川险峻、戈壁广袤、大漠绵延,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自中原地区迁移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既有尚武好斗、慷慨任气的传统,又有耕读传家、研习百家之学的进取精神,创造和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种,其中包括民间社火的杰出代表--铁芯子。铁芯子又叫高阁、抬阁或者高抬,主要在中原地区表演,最早见于明代有关记载。全国都有,而以山西水平最高,是流传于高台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社火艺术形式。据当地民间艺人讲述,铁芯子表演是从前高台县罗城乡罗城村一个贩木头的商人从酒泉学来的,目前酒泉市境内的铁芯子表演已失传,整个河西走廊,除兰州市永登县外,只有张掖市高台县还保存着铁芯子表演艺术的古老基因。铁芯子表演的活动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上元节期间。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舞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铁芯子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创造和革新,在造型、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丰富和完善,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颇受观众喜爱。铁芯子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戏剧情节或场面。根据人物数量、造型、表演方式等的不同,又分为桌芯子、转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车芯子等。铁芯子表演分上、下两层,两人或三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按一出戏的人物形象打扮。演员上、下两层都要画脸谱,着戏装,下层均由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男子扮演纵上层均由十岁左右的男女儿童扮演。他们的双脚并拢,被牢牢地绑在下层人物所背负的铁芯子上。铁芯子往往是和高跷、秧歌在一起相互配合演出的。表演时,要求上、下两层的演员配合默契,动律协调一致,表演以串街演出的形式,走出各种队形。旧时队形变化较少,只有夹篱笆、四面斗等几种,以后又有了浑沌形、阴阳形、三才形、四象形、飞龙出洞形、扭腰摆尾形、翻江倒海形、二龙戏珠形等。铁芯子表演的音乐由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组成。打击乐多采用较为喜庆、欢快、热烈的水声头、双凤燕头等。因唱曲时不舞,故采用曲调多为优美、婉转的民间小调。 2017年10月,高台铁芯子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