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人民法院深入挖掘“枫桥经验”精髓,持续深化“三次分流,七个支撑”工作机制,把诉前调解工作作为推进诉源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全方位构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新机制、新渠道,走出了一条诉前调解的新路子。
今年2月份,具有多年调解经验的甘州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高玉琴调解了一次特殊的案件,李某与马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虽然案情明了,法律关系简单,但因李某长期在外务工,其委托代理人赵某(李某妻子)为听障人士,且当事人另一方马某身处外地,加之马某对李某诉请的金额异议较大,案件调解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这是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虽然明了,但是它的难度在于一方当事人是听障人士,需要通过语音转换沟通。另一方当事人又在外地,需要通过互联网沟通。”
为使案件顺利办理,尽快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甘州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及特邀调解员高玉琴在调解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采用电话沟通、视频了解的方式,与马某进行了账目的提前核算,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及调解员不厌其烦地将马某陈述的每一句话经马某确认后,通过语音转文字的方式传入赵某手机,再以转述赵某手写意见的形式完成双方互动沟通。
“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在速裁团队法官共同努力下,终于使这个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努力使矛盾纠纷化解。”高玉琴说。
调解“无声”,司法有情。面对桌面上那一沓沓写满文字和数字的纸张,看着赵某写下的那句致谢话语和为他们竖起的大拇指,承办法官和调解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甘州区人民法院法官于菊瑛说:“下一步,甘州区法院将一如既往贯彻‘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力争让每一位案件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的正义和温度。”
甘州区人民法院大满法庭的调解室里,特邀调解员贺斌雄正在调解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休后,他凭借多年在村党支部工作的经验,继续发挥余热,受邀成为甘州区人民法院的一名特邀调解员,在这里,大家依然称他为“贺书记”,经过他调解的案件,不仅时间短,而且都能得到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审前调解主要就是审理案件一经诉讼程序进入的时候,在审理前的一种调解,这个调解主要就是对当事人的纠纷快审快结,方便当事人。”
“对贺书记的调解也觉得调解得比较好,比较认真,对案件分析得也比较透彻。”当事人张慧儒说。
甘州区人民法院坚持中心下移、力量下沉,构筑起以法庭为基点,诉讼服务站为支点,调解员、驻村(基层法庭)法官为解纷端点的“三位一体”基层纠纷预警调处网络,涌现出了西郊法庭“三专一执五常态”纠纷化解机制、大满法庭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新亮点。在全省率先建立基层法庭“诉讼服务站”,设立诉讼服务窗口、音视频调解室、互联网法庭,配备自助设备等各类便民设施,建立“一村一法官”,设立巡回审判点,下派15名特邀调解员,组建6个法庭直接执行小组,172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将化解纠纷触角延伸到诉争源头。
甘州区人民法院大满法庭庭长陈仓说:“去年我庭共受理案件620件,其中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234件,实现了案件简繁分流、快慢分道、难案精判的目的,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减轻了法官的办案压力,提高了案件的质效。”
代理律师徐靖说:“作为代理人,我们觉得审前调解主要是方便了当事人的诉讼。好多案件不必要经过审判程序,对审判资源和司法资源是一种节约,对当事人来说也节约时间,有利于案件尽快解决。”
近年来,甘州区人民法院打造了一条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链条,加大案件分流力度,不断拓宽分流案件的范围。2022年,向速裁团队分流案件2296件,特邀调解1720件、速裁323件,用全院不到4%的员额法官化解全院20%的案件。同时,持续深化“三次分流,七个支撑”工作机制,推行网上调解、网上确认的便民司法服务,构建起环节全覆盖、流程全贯通的线上解纷新模式,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打官司。2022年,区法院共分流案件7847件,诉前调解案件3146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74.68%,诉前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周晓琴 何长凯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