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国家启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山丹县积极整合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前瞻性谋篇布局、大力度争取项目、优举措保护传承,深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开启了汉明长城保护与传承利用的新篇章,擦亮了“露天长城博物馆”文化名片,让文物和文化资源换发出了新时代的风采。
突出“高起点规划”,精心谋篇布局。注重科学性和全局性,坚持“开门编规划”的理念,邀请中国长城学会专家考察指导规划编制工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容辉拓创建筑设计等院校机构参与合作,全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脉络,处理好境内汉明长城与山丹马场、焉支山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科学划定保护与建设范围,突出特色和优势,点轴面一体化布局,配套完成古城修复、导览系统等8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设计方案,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聚焦前瞻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段)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组,设立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加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管护站牌子,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全面和整体,提出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段)为引领,以长城保护为主线、融合发展为主题、山丹马场和焉支山景区双核带动为突破,打造“四个主题功能区”(南线焉支山—山丹马场生态旅游片区、东线长城文旅融合片区、西线城乡融合田园综合片区、城北艾黎精神传承红色研学教育片区)为主的“一园二核四片区”发展布局,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段)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
突出“保护为前提”,打造主题展示。强化“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健全完善保护制度,体现以保护为前提的展示利用理念,率先出台《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办法》,使汉明长城(山丹段)的保护工作实现有法可依。做实做优保护项目,在长城亮化、巡查步道修建、安保系统设置、保护围栏添置等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注重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对长城景观进行提升改造,方便游客远眺长城,感受长城魅力,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体验的有机结合。目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丹段)一期建设工程(张掖市甘凉咽喉风景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已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巡查步道30多公里,完成全省首家汉明长城博物馆提升改造和长城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公园大门、沿途补给点、硖口古城民宿、硖口和金山子驿站复原等设施建设。二期、三期已完成同步规划,将通过政府配套和社会投资等方式,引入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高的文旅项目,分步实施。
突出“投融资并举”,破解资金难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行”的模式,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大力争取政策支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将山丹汉明长城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省保护规划》“三园、三段、八点一线”和《国家“十四五”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库》,争取到位资金20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推动项目建设。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领作用,探索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统筹军马文化、艾黎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谋划山丹汉明长城文物景观恢复及生态旅游、新河驿旅游服务区及文化旅游廊道、山丹军马场“旅·牧·交”产业融合、山丹艾黎精神核心展示园等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项目17项,以有限的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注入,促使项目投资成倍数增加。目前,已有县内外多家实力企业完成项目前期合作洽谈和规划,有望撬动社会资金过亿元,进一步解决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突出“属地强监管”,推动保护传承。紧盯职能部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落实、境内长城过境5个乡镇属地监管责任落实等关键环节,积极发挥就近建设和保护作用,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体现教育传承功能的精神高地。通过人大、政协提案等渠道,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加大对县境内龙首山古长城的保护力度,目前,该建议已被列入张掖市2023年人大督办事项。积极争取国家长城保护专项资金,先后投资1.5亿元,实施完成明长城山丹段保护修缮、长城防洪工程、新河驿段长城亮化、小寨段本体加固维修、硖口段三维数字化保护利用等项目22个。围绕长城沿线人居环境改善和历史景观展示,规划建设硖口驿站至硖口古城景观带,把古城内特色民宿建设与“空心村”治理、乡村易地搬迁、乡村振兴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等有机结合,共搬迁长城沿线农牧民1119户3653人,建设生态屏障区1个,完成防御造林24.7万亩。进一步扩大山丹汉明长城影响力,连续举办四届“行知中国·丝绸之路”全球商学院智慧精英挑战赛,并多次举办徒步长城、保护长城垃圾清理和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不断弘扬长城文化,提高长城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