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新闻中心 >> 甘肃 文县:在山水之“锦”上“播绿”“添花” 来源:新甘肃    0 人参与互动 2022年11月20日 20:15

0

  文县天池景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周玉兰陈多李永萍

  大熊猫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自在栖息,为文县生态“代言”;青山碧波、鸟语花香的天池标注着文县文旅康养的高度……置身文县,处处都能感受到“只此青绿”的美好。

  文县,位于我省最南端,地处西秦岭山脉、南秦岭山带,属长江流域,是典型的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7.2%,水资源丰富、各类生物和谐共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并拥有“植物宝库”“陇上江南”“千年药乡”“甘肃的西双版纳”“大熊猫的故乡”等众多美誉。

  近年来,文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突出地域特色、生态条件、资源禀赋,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碧口镇马家山村。

  碧口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连片成势的茶园不仅成就了富民产业,也让这个“甘川陕”三省交界的小镇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

  生态好,茶才好。走进该镇马家山村,美丽茶乡云蒸霞蔚、溪水潺潺,这里出产的“高山云雾茶”芬芳香醇、品质极佳,深受市场青睐,青青茶山便成了致富的“金山银山”。

  马腾强是马家山村茶农,他发展了近6亩丰产茶园,今年光春茶就卖了3万多元,其中,龙井43号鲜叶独芽更是卖到400元一斤。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马家山村抢抓茶产业示范村建设机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梦境山水”茶叶品牌,有效带动当地及周边茶农稳定增收。截至目前,马家山村已实施茶园综合管护1780亩,建成马家山有机茶种植基地300亩。

  生态茶园。

  马家山村还结合乡村旅游扶持项目,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翻新景区道路,新建改造观景台和观光步道,让茶园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来山里的茶商和游客多了,销路也打开了。”马腾强告诉记者,生态观光茶园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了茶山增绿、茶园增效、茶农增收。

  “我们将按照石龙沟流域旅游景区‘一心两带五组团’的总体规划,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独特风光,持续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碧口镇党委书记肖辉说。

  文县一直努力在山水之“锦”上“播绿”“添花”。

  铁楼乡美丽乡村。

  日前,由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和铁楼藏族乡共同建设的铁楼村至阳尕山16.8公里生态廊道工程已完工,此条生态廊道两侧及大节点和小景点上,遍布着栽植的雪松、大叶女桢、樱花、竹子、银杏等常青绿植。

  “以前道路不美观,现在栽上绿油油的树,游客会感到很舒服。”身着白马服饰的藏家阿妈边培土边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来的人就多了,就连我们的山野菜都能卖上好价钱了。”

  建设生态长廊,扮靓美丽家园。铁楼藏族乡党委书记余石东说,“今年,全乡栽植补植行道树45公里,打造大节点和小景点10处。目前,我们的生态廊道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扮靓乡村振兴‘底色’和创建白马河景区全域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廊道。

  铁楼乡生态廊道建设仅仅是文县厚植生态优势的是一个缩影。

  今年,文县统筹全县人力、物力、财力,抢抓时间,铆足干劲,在辖区内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绿色长廊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生态廊道215公里,65处大小节点和景点共栽种各类苗木及花卉15万余株。

  按照一年四季不同景象要求,文县在国道212线、247线、鹄铁路等国省干线建设生态廊道,在以湖泊为主的区域种植生态林,在以农田、村庄为主的区域种植经济林,持续增加群众的绿色福利。

  “我们将按照‘握指成拳、抓点示范、集聚发展,倾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确保当年见成效,长期可持续’的工作理念,深入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改良发展‘土壤’,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县县委书记文元旦表示。

 

 

编辑: 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