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新闻中心 >> 甘肃 【甘快看】甘肃成县:荒地变粮田,绘就田园丰收景,来源:中国农网 来源:中国农网    0 人参与互动 2022年11月19日 21:01

0

  初冬时节,行走在甘肃成县鸡峰镇张坪村的田间地头,只见层层梯田里种植的冬小麦、油菜犹如一道道绿色腰带,沿山而上,给冬日的田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景,为成县撂荒地治理,压实粮食生产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为了让每一块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真正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成县鸡峰镇将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高站位推动、高标准定位、高效率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严肃追责问责等制度措施,强化政策保障提效力,强化宣传引导聚活力,选树先进典型添动力,扛稳了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营造了全民种粮的良好氛围。

  张坪村是鸡峰镇地理位置较高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处在半山腰,周围被大山环绕,耕地大多为坡地,田间道路狭窄,耕种要都要靠人力。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劳力的缺乏加上种地收益的偏低导致群众种植粮食的意愿不高。

  “群众面临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撂荒地整治、粮食种植面积落实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困难是对我们落实任务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们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考验。因此,在解决张坪村问题上,我们把修通产业路、打通田间路作为解决群众耕作出行、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的首要问题去解决。”鸡峰镇党委书记白永锋说。

  该镇通过多方争取,为张坪村筹措到128万元的产业路硬化项目,硬化村内产业路1.4公里,解决了全村84户群众长期期盼的生产生活难题;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合力共建,打通了一条长2.3公里的田间道路,彻底解决了撂荒地块机械化程度低、农机难以作业、耕种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群众耕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过去这里山上的100多亩耕地都是荒地,我们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统种示范作用,把整治后的百亩集中连片撂荒地作为冬小麦示范田,引进优选的潘林品种,精耕细作,示范引领群众种植冬小麦。同时针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不愿耕种的,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复耕,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应整尽整、应耕尽耕。”张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美龙说。

  “国家政策好,种粮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又有种粮补贴,提高了我们的种地收益,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在村社干部带动、合作社示范、党员带头的推动下,我们家庭农场今年代耕代种了146.8亩小麦,全村的每一块田间地块都种上了冬小麦,我还被镇上评为了十佳种粮大户。”金葡村种粮大户陈义强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以来,成县将耕地“非粮化”及撂荒地排查整治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多措并举抓落实,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全县种植冬小麦15.6万亩、冬油菜8.15万亩,确保了种粮面积稳中有升,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

 

 

编辑: 臧晓玉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