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南岸生态公园。记者陈巧玲摄
11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集中采访活动在晋江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齐聚晋江,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采访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福建工作时亲自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是对晋江发展的深刻总结、对改革开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极具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真理的光芒,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20年来,“晋江经验”已经成为晋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省委书记尹力到省里工作以来,多次强调要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新篇章。
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到任泉州工作第一天,就带着泉州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前往晋江市展馆,重温“晋江经验”。
心中有路,前行有数。20年来,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在“晋江经验”指导下,晋江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带着情感、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把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作为本分,敢拼会赢,创新驱动,真正守住实体经济这一“看家宝”,缔造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和产业经济奇迹,地区生产总值从277亿元增长至2986亿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总收入从20亿元提高到257亿元,年均增长14.4%。全市建成2个千亿元、5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拥有驰名商标42个,亿元以上企业超700家,上市企业达到50家,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四强。
实实在在
心无旁骛做主业
16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晋江经验”20周年招商签约大会上,晋江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涵盖传统优势产业增资扩产、提质强产,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强链补链项目;17日,晋江22个重大项目参与泉州市2022年重大项目视频连线开工活动,总投资965.5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了21个。
晋江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高效益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晋江544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6.5%;签约项目113个,投资总额901.47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56.5%、69.3%。
鞋服作为晋江最大的产业,是晋江实体经济的压舱石。2021年,晋江鞋服产业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年产值2704.07亿元、增长15.2%。
产业蓬勃,龙头起舞。2021年,安踏集团营收创下新高,同比增长38.9%至493.3亿元;特步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增加不少于35%,综合收入增长不少于35%,两项增速领跑国产运动品牌;三六一度也取得强势反弹,主品牌产品上半年的零售额(以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取得中双位数的增长,童装品牌比增约20%至25%,电子商务平台产品整体流水比增约40%至45%。
这些晋江成长起来的名企,都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更是“晋江经验”的受益者。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他们坚守实体,在“一张纸”“一双鞋”“一件衣”“一颗土豆”上做文章。
“从创立开始,利郎始终专注于男装市场,一步步从家庭作坊做到了现在的稍有规模。我们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持续创新,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利郎总裁王良星希望,让更多人感知“美”。
“我要的是把一口井挖10米宽、100米深,而不是挖100米的宽,然后只有3米的深。专注本行,不要太贪心。”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33年来心无旁骛地坚守,成就了累计销售1亿条男裤的九牧王。
……
在晋江,像利郎、九牧王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主业上的企业,不胜枚举。尽管外界诱惑不断,他们却能保持初心与定力,做实业,求创新。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高山之巅回望,更能领略大河奔腾之势、风光旖旎之丽。近年来,在“晋江经验”指引下,晋江众多民营企业纷纷将国际化作为新的发展战略,勇敢走出去,在世界经济格局寻求新坐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寻找新商机。
安踏集团是晋企国际化的佼佼者。2019年,安踏联合财团完成了对亚玛芬的收购,向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这也是安踏打造世界级的体育用品集团蓝图中的关键一步。对于全球化战略,安踏制定了五年计划,希望海外业务能占到15%。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坚守实业确实很不容易,但很值得,心里很踏实。就是这样的坚守,才让我们敢跟国际一流企业去竞争。”
特步拿下世界四大跑鞋之一的索康尼;恒安集团斥资1.45亿元收购马来西亚上市公司“皇城集团”,开拓东南亚市场;七匹狼投资有“时尚界老佛爷”之称的Karl Lagerfeld项目;获得联合国港口代码的晋江陆地港,正式成为国际港口中的一员,让晋江产业国际化进程提速;晋江远祥收购西班牙卡尔美,赞助亚洲杯等国际赛事,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芒……
受疫情、经济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市场萎靡。如何爬坡过坎,在新发展格局中快人一步?晋江企业高招迭出,在创新中变革,在变革中创新。
安踏主动求变,高效执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连续8年保持增长的同时,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中国,仅次于耐克中国,打破两大国际巨头长期雄踞的局面,领衔中国品牌强势崛起;七匹狼签约苏炳添,宣布与“亚洲飞人”一起,聚焦做强茄克核心品类,喊出“中国茄克”的品牌新战略;劲霸在长城之巅发布高端新国货战略,推出下一个品牌战略宣言;利郎提出“向上的力量”新商务价值主张,实现品牌年轻化“进阶”……
科技引领
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
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全国县域工业互联网发展Top20榜单,晋江排名第七位,位列福建首位。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晋江给出了答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提三效”工作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这一鲜明主线,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把鞋服、雨伞、面料等做成高科技产品!
这两年,在走访调研企业的时候,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关心最多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利润多少;二是有没有研发,研发投入多少;三是有没有科技经理、技术经纪人。这三个问题背后,凸显的是晋江对于企业、产业发展的鲜明态度:传统产业高新化是晋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创新就是抓未来。不管是芯片、薯片、鞋片、布片还是纸片,拥有核心技术都是好片,在任何一个赛道中,唯有创新、唯有科技赋能,才有明天。
绿美晋江有气质,生态宜居高颜值。图为晋阳湖美景。记者陈巧玲摄
体育竞技最高赛场——奥运会,成为众多品牌展现科技水平实力的竞技场。
在今年北京冬奥会上,晋江品牌安踏、盼盼、舒华等交出了“靓丽”成绩单。
今年,安踏不仅提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冠军龙服”等领奖装备,同时以专业运动科技,为本届冬奥会15个大赛项中的12支中国国家队打造比赛装备,成为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健身器材供应商,舒华体育参与冬奥村健身中心建设,提供全面的高端健身器材产品和相关配套服务,产品涵盖有氧训练、力量训练、体能训练等近千件健身器材;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盼盼用“奥运标准”、国际食品最高水准,专门为运动员研发并提供十几款产品,为全球参赛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超过30种包装零食产品。
产品端凝聚品牌科技,而生产端,在科技应用的带动下,也让不少品牌工厂“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
走进华宇智慧经编织造生产车间,800多台经编机高速运行,现场却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名工人偶尔上前查看。忙碌的机器与看似“闲散”的工人形成了强烈对比。原来,这些设备上藏着“多双眼睛”,摄像头实时在线采集生产流程,实时在线检测。
这正是数字化带来的绝佳效果。华宇铮蓥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总监郭阿炎说,未实现数字排产的情况下,华宇织造800多台设备,仅现场调度、计划排产部分,就至少需要8个人8小时满负荷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计划排程,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不仅排场更科学,而且大大提升排产效率。
效率的提升在数据下更加显见。自数字化生产实施以来,该工厂设备开机率从70%提高到95%,产品研制周期从平均30天缩减到15天,产品不良率从25%减少到5%,设备能耗降低23.53%,人工节省90%。
看好看准数字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8月份,盼盼食品集团开始进行5G智能化改造,目前已投入1200万元,智能化改造完成了80%。
在盼盼食品集团晋江分公司综合面包车间的面包冷却线上,原材料倒入搅拌机后,就开始了它的“自动生产之旅”。原本需要人工敲盘的冷却环节,通过智能化改造,也实现了全自动化。
从和面、成型、烘焙、冷却,到最后的包装,通过5G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有效融合,该生产车间环境实现了智能管控,全程生产人手零接触。不仅如此,生产线的所有数据都能自动上传云端,实现自动记录,不仅无纸化,而且高效、精准。
持续加码实体产业,赋能科技创新,恒安集团内坑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开建。该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以“端到端”信息化为基础,通过延伸上下游的价值链,高标准建设集“上游原材料”“智能生产”“智慧仓储”“2B、2C智能分拣仓”及其他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卫生用品产业园,打造恒安集团在全国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晋江实体经济迈入产业数字化。截至目前,晋江90%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触网”,有101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超过11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超过60%的规上工业企业应用“数控一代”智能装备技术。“产业之城”晋江,正迈向“数字应用之城”。
传统产业高新化,不仅是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更要匹配市场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
在晋工机械全国工人先锋号车间里,一批批新下线的新能源装载机“穿”上了绿色铠甲,向客户集中交付。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战略下,晋工推出全省首批新能源量产装载机。紧随其后,晋工又发布新能源战略,宣告进军新能源赛道。
“未来产业的竞争一定是高科技和研发实力的竞争,需要企业不断投入科研,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真正从技术层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新一轮的市场卡位战。”晋工机械总经理柯金鐤表示。
在晋江企业中,“创新有风险,但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已成共识。为此,持续加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众多晋江企业近年来的惯有动作。传统制造业如何插上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翅膀,晋江企业已经陆续交出了答卷。
恒安集团一方面和中轻国际签署战略协议,促进生产制造与监控管理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共同探索智能工厂的全新建设与升级;一方面加快数字化变革,携手京东、有赞等平台,持续优化供应链协同,提升大数据赋能效果,推动渠道转型。
安踏服装数字化智能工厂投入运营,率先在业内实现多品类一条线全流程智能化生产,让衣服“坐上”轨道“高铁”,产能效率提升21%,生产周期缩短50%以上。未来十年,安踏计划“加码”200亿元,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打造数字化的食品王国已成为盼盼食品集团核心的企业战略之一。自2015年开始探索“数智转型”路径,盼盼食品集团以业务价值为导向,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导入数字化手段,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逐步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在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时,晋江的党委政府也通过搭平台、出政策、建机制等“有形之手”,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走进工厂车间的科技特派员便是典型代表。
在华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省科技特派员冯少平将一双鞋放进自动制鞋生产线3D视觉检测设备里,视觉机器人通过扫描技术,完整搜集了鞋的姿态数据。自动喷胶机器人依此对鞋自动喷胶,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冯少平告诉记者,单条生产线可解放42名工人的双手。在华昂,共有8条这样的生产线投入应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
类似冯少平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以及法人(团队)和工作站,晋江还有很多。
7月20日,省科技厅公布2022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名单,晋江市入选科技特派员45人、法人科技特派员1人、科技特派员团队16个。
目前,晋江结合传统产业结构谋划科技特派员选任工作,已经推动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覆盖纺织、制鞋、机械、伞业、食品等全行业领域。
“晋江率先在全省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延伸至工业领域,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从单一的为科研人员服务逐步拓展到为团队合作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晋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晋江市委市政府的提前谋划。
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从2012年开始,晋江便不断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一些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原辅材料项目,参与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进一步补齐晋江产业链短板。如今,已有福大晋江校区、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中轻(晋江)卫生用品研究有限公司、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九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晋江,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全方位渗透,真正发挥智慧引擎作用。
为增强政府的引导力量,有力服务企业科技创新,2021年10月,晋江成立全省首个科技创新委员会。在随后出台的《晋江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今后晋江将围绕全社会研发、企业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载体、高端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五大方面展开,同时还细化制定十个制度创新主攻方向,并形成《晋江市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制度创新首批任务清单》。
今年1月17日,在十四届晋江市委常委会第22次(扩大)会议上,研究《晋江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晋江市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要求不断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助推晋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既有宏观层面的发展目标,又有明晰可操作的任务清单,这正是坚持创新在晋江发展全局中核心地位的有力举措。
而在更广阔的计划中,晋江将聚焦产业数字化,继续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确保到2024年,新增泉州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5家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超2400家,规上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95%以上;强化标杆示范引领,确保到2024年,超250家示范企业导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资源,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8家以上,20家以上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进服务业数字赋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三产跃升注入新动能,争取设立全国纺织鞋服供应链信易贷服务平台,创建全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试点县(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融入双循环夺取双胜利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漫卷全球,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拖缓了本就处在下行区间的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作为领跑福建县域经济28年的旗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晋江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各级稳大盘政策措施,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奋力夺取双胜利。
华宇织造二期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二期主体装修。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已经建成投用,二期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用。
“尽管因为疫情,我们耽误了点工期,但后来还是把工期抢回来了,并且超过了时序进度。”华宇织造总裁苏成喻告诉记者,生产设备也在同步购置中,预计将引进500台德国卡尔迈耶双针床、100套3D网丝机台等,年产经编织物1000万吨。
把被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晋江的承诺掷地有声。
今年本土疫情过后,晋江仅用时8天就实现规上企业100%复工,用时12天实现单日工业用电超去年同期水平。前五个月,晋江纺织、食品、鞋服等传统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6%、9.1%、6.1%,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逆势增长17.5%。
经济冷暖,既看宏观运行数据,也看微观主体活动。
工厂车间热火朝天。柒牌时尚产业园西服裁剪车间,服装智能数控切割机完成投影裁剪后,一旁的“5G+AGV”机器人便将刚裁剪完的面料,自行运送至3楼西裤车间。“今年一季度就已恢复到以前水平了,智能自动化设备的进一步添置将带来新一轮发展。”柒牌公司党委书记、供应链采购中心总监周利满怀憧憬。
港口码头川流不息。金井镇围头港口,桥吊抓举不停,卡车装卸正忙。“口岸开放布局优化,货运航线开通加速,给客户带来更快捷、更便利的外贸货物出口通道,也为围头港带来外贸箱量和吞吐量的增长。”晋江太平洋港口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博生信心十足。
购物中心人来人往。上新品、做讲解……宝龙广场九牧王门店导购黄佳玉喜上眉梢:“客流量逐渐增多,每月能挣万把块。”
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同时,晋江坚持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引导服务,助力行业企业创品牌、练内功、提品质,扩大国内循环优势,稳固外贸国际循环基本盘。
抓住国货兴起的风口,加速拓展国内市场。
2020年10月,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起《2020新国货之城》调查,针对新国货在全国不同城市的发展做了全面“体检”。报告显示,新国货发展最佳的城市前三位是:上海、广州、深圳,晋江作为上榜的唯一县级城市,跻身榜单第九位。除了城市总榜,晋江还跻身多个行业榜单。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户外行业城市榜中,晋江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特步是其中典范,这几年将国潮玩得风生水起。2021年5月,一场潮流大秀在河南嵩山举行。化身武侠的模特,身着特步少林的联名款穿行于千年古刹,碰撞出奇妙的效果。
“少林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民族符号。希望中国千年功夫文化与体育精神的相遇,能够向更多年轻人传递积极有力的态度。”特步品牌副总裁林海云介绍,“国潮”与“Z世代”的联动取得了不俗反响,企业新厂牌XDNA推出当日,直播带货金额便达4000万元。
做大国内市场的同时,以外向型经济起家的晋江,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国际化战略,构建市场采购、综合保税、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形成海陆空港立体格局,社会进出口总额十年间翻了一番,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买全球·卖全球”。
7月13日,2022晋江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会上,晋江跨境电商全球开店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个平台可链接全球30多个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一键式便捷开店。同时,大会还通过线上连线方式,由晋江海外华侨与晋江市跨境电商协会共同启动“晋品出海·货通全球”合作共建,借助晋江“侨”资源为晋江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品牌营销、海外仓租赁、一件代发、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助力晋江电商企业进一步用好海外资源及产业带优势。
“多了个通道。”这是陈爱珍的感触。
陈爱珍手上有两家企业,福建众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福建泓邦鞋服有限公司,前一家是跨境运营公司,后一家是传统的外贸工厂。
“传统外贸我们仍然坚持做,有专门的高管负责,我则把工作重心放在众宇这家跨境电商企业上。我们才运营几个月就已经有不少店铺开始盈利,TikTok直播带货也为我们带来不少跨境增量。”陈爱珍告诉记者,目前众宇进出口贸易公司专攻TikTok赛道,经营着30多个英国小店。除了直播销售原有传统外贸的高端沙滩裤,还把品类扩至箱包、日用品等,后续待团队成熟后,不排除帮其他传统外贸企业做直播代运营。
贫瘠土地长出更多金子
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彼此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2014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做出批示: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
近年来,晋江市持续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突出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围绕兴业态、聚人气,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晋江市委、市政府就像‘媒人’,让我们这些科学家在转型为企业家的时候,减少了很多沟通对接上的烦琐,可以让项目更快落地。”从事液体色母研究的福建约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福泉感触颇深。
1998年,曾福泉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颜料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全球最大的液体色母制造商——英国嘉洛斯集团先后担任资深科学家、技术经理和亚太区技术与运营经理。在英国期间,他攻克了丙纶无法漂染的世界性难题,拥有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获商品化应用。如果生活这样持续下去,他可能会一直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但是2008年,曾福泉携家小回国创业,创业地点就选在晋江。从公司的创办到进入发展期,他都得到地方政府“一条龙服务”。在他看来,晋江党委政府能主动高效与企业沟通,协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企业家可以更加专心去做市场、做产品,这是他来晋江创业的主要原因。
正是得益于此,曾福泉带领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原材料的本土化、产品的商业化,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填补了中国在液体色母技术上的空白。近期,公司研发的两项新技术已成功与本地企业对接。
和曾福泉有所不同,来自陕西的袁茂林原本在晋江某龙头企业就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在三年前携手伙伴打造“泳衣库”平台,并逐步打造“小而美”的泳装柔性制造生产线,进入创业迭代期。
“晋江泳装产业发达,产业集群有很大的优势。”晋江市泳衣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袁茂林说,来到晋江这片创业土壤做一名创客,是水到渠成的事,“这里的人爱拼敢赢,这里的营商环境非常好。”
不久前,袁茂林还在朋友圈感叹晋江的营商环境,“专利申请奖励申报流程简洁、材料清晰,晋江的创业环境和政策奖励真心不错!”
袁茂林点赞的背后,是近年来晋江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提升的真切成果。
近年来,晋江立足建设“有为政府”,更好地服务“有效市场”,全力当好“三种角色”。
当好“引路人”角色——晋江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等发展战略,每年召开企业创新大会,定期组织党政企考察团到先进地区对标学习等,帮助企业明方向、定航标。
当好“推车手”角色——晋江通过领导干部挂钩帮扶等方式,常态化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在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推一把,在企业遭遇困难的时候扶一把,每年兑现涉企政策资金均超20亿元。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2年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超40亿元。
当好“服务员”角色——晋江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跃居全国县域第二。推进“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行动,构建“六个一”服务体系,让人才在晋江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无顾虑。
当下的晋江,不仅是创业的热土,更是宜居的城市。这些年来,晋江围绕“吃住行、游乐购、教医养”大力提升城市品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体系,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2021年10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名医工作站”在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正式开诊。至此,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三大“名医工作站”在安海医院全面开诊运营,这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晋江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后结出的首批硕果。
2021年底,上海六院福建医院获中央补助1.5亿元,将重点用于购置设备及信息化建设。依托晋江市医院建设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位于县域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
近年来,晋江市高水平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上海六院、树兰医疗集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高端医疗资源,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更吸引周边区域的人来晋江看病问诊。
借外力、强内功。多年来,晋江市注重与外部高端医疗资源进行对接。如今,晋江全市共与41家次省内外三级医院、知名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在管理能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水平等方面快速发展,填补了诊疗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如果说医疗在于提“质”,高校建设则在于提“位”。作为一个县级市,当前,晋江已经形成三大本硕高校、九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创新版图。其中更有国科大、福大等“双一流”高校。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现在的晋江,离世界很近。清华附中是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头羊。今年5月,位于紫帽的清华附中晋江学校二期工程竣工,一个漂亮的园林式校园揭开面纱,露出芳容。项目顺利竣工,也标志着晋江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又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9月,学校初中部已招生6个班共227名学生,高中部计划今年秋季开始招师招生。在晋江市十四届党代会报告中,晋江明确提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优化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统筹提升办学水平,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85%,新增优质学位5万个;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建立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越来越大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完善的城市配套,让晋江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而注重“以人为本”的营商环境优化,让晋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成为炙手可热的就业创业热土。
正如在晋江工作生活10多年的安踏集团生产人力资源总监廖年清所言,晋江是创业的热土、宜居的城市,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来到晋江、爱上晋江、扎根晋江。
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面临大变局和新形势,砥砺前行的晋江,正围绕壮大升级产业、提质升级城市,谋定新方向定位、拓展新增长空间,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中书写“晋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