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脱贫攻坚奔小康
>>
我脱贫我光荣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山丹:“非遗+扶贫”助推群众脱贫
来源:法制网
2020年05月11日 15:32
一枚绣针、一根彩线、一把剪刀,绣出图案精美细腻的鞋垫,精致的小香包,还有图案活灵活现的剪纸,一个带电的烙铁还能在薄木板上烙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吸引了不少人拍照、录像,驻足观看。
这是4月24日记者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非遗扶贫工坊”看到的一幕。
当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张掖市山丹县。
山丹县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文化惠民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采取“非遗+扶贫”工作创新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山丹县“非遗扶贫工坊”,工人们刺绣、剪纸、烙画,忙得不亦乐乎。
“在非遗扶贫工坊不仅可以学到一门手艺,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多余时间也能照顾家庭。”今年58岁的王婵说。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非遗扶贫工坊”工作人员表示,“非遗扶贫工坊”既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照顾上家庭,可谓一举两得。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山丹县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惠及人民群众,通过多方面挖掘整理、多渠道宣传推广、多方式培训传承、多技术创新研发,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县级非遗保护项目106项,县级非遗传承人93名,27所非遗传习所挂牌运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5项,市级非遗传承人22名;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项,传承人3名,建成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家;“山丹宝卷”被纳入“河西宝卷”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据介绍,山丹县积极开展“匠心传承,精准扶贫”行动,将文化惠民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深入发掘整理当地传统工艺项目及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现有产品,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全县27个传习所,建立了“非遗扶贫工坊”,找准了非遗传统技艺和精准扶贫的结合点。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文化惠民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采取“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县依托非遗扶贫工坊,举办以山丹烙画、木雕、山丹剪纸、山丹花馍等手工制作为主的培训班近百场次、技能大赛2场次,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近1000人,并将“非遗扶贫课堂”衍生到乡镇、村社及学校,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帮助山丹县贫困群众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
(作品)近年来,山丹县积极动员、招募全县各乡镇、村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山丹花馍”“手工编织”“石木堂”“剪纸、山丹烙画”等非遗传习所,吸纳贫困户劳动力200多人,人均每月稳定增收1000-2400元。同时,该县积极开展非遗创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在加大山丹烙画、麦秆画、树皮画、剪纸、刺绣、手工编织、山丹花馍、木雕、玉雕、石雕等传统工艺传承保护的同时,创新技艺,将传统工艺与医养、旅游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研发创作出了山丹宣纸烙画、红枣木医药枕、熏蒸仪、玉砚滴、花馍等文创产品2000多件。同时,依托文创产品立项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发展“非遗扶贫工坊”,既传承了传统非遗技术,又让贫困户在家里增收致富,稳定脱贫。(记者周文馨 李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