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大图幻灯
茂名博贺港:千年丝路远 古港写新篇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16日 11:00
原标题:千年丝路远古港写新篇
作为千年古港的博贺港,如今已成为年吞吐量过亿的“深水大港”
上世纪60年代的博贺港街景
博贺港渔民正在准备出海渔具
桅杆林立,商贾汇聚。茂名博贺港自古就是海上丝路的一部分。1500多年前,被奉为“岭南圣母”的南越俚族杰出女首领冼夫人,从博贺港扬帆起航,开启了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华文化也随之漂洋过海海外开花。孙中山也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博贺港建成中国十大海港之一。
潮起潮落,沧海桑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号角吹响,“深水大港、现代产业、滨海新城”成为茂名基于博贺港打造滨海新区的新构想。今年3月,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茂名迈进亿吨大港时代,续写岭南航海和对外贸易的新篇章。当前的博贺港张开双臂迎接五洲宾客,驱动巨轮扬起梦想风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
千年商港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开通了从泉州、珠江口、雷州半岛出发,经东南亚到南亚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受航海技术的限制,航船必须沿着海岸、近海前进,天然避风良港——博贺港应运而生。当地人为航船补给货物、维护修缮,博贺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南朝梁陈时期,茂名电白人伐木造船,融入海上贸易的浪潮中,与广州、雷州、海南等地通航贸易,开启了博贺海上贸易、海上航运的历史。被奉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组织力量建造船舶,从博贺出发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流传千古的“扶南犀杖”,遍布广东、海南,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的2000多座冼夫人庙,便是博贺港连接世界的最好见证。
明清至民国期间,博贺港一度成为向内地输送食盐的主要港口码头。和博贺老一辈人交谈,他们常常会讲起关于盐仓阁和盐仓的故事。曾经电白沿海一带生产的食盐,都会经由博贺港统一调配运输到内地各省。“于电白湾之东南半岛颈地,开一新出口,以达深海,可成为佳港。”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将电白湾纳入中国有待开发的十大商港之一,希望通过建港实业计划建设富强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博贺口岸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港为对港澳货物起运点,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博贺口岸升格,由起运点改为装卸点。从此,博贺港口岸成为集商贸、渔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和省指定的对台贸易点。
御寇阵地
博贺港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古时国家抵御倭寇的关键阵地。至今,茂名电城镇还保留着神电卫的城楼(含钟鼓楼)。这一城楼见证了当年抗倭寇、守海疆的豪气干云。据悉,公元1440年,都指挥张演奏请朝廷在电白博贺设置备倭官,整顿海防、抵御倭寇。粤西人英勇奋战,抗击倭寇,谱写了岭南抗倭的英雄诗篇。明武宗(1491年-1521年)时,倭寇与海盗勾结,威胁海上航运的安全。珠江口沿岸,倭寇无恶不作,令朝廷深恶痛绝。为了应对海盗的侵扰,明武宗下旨将“广东市舶司移于电白”,即现在的博贺莲头。
“新中国甫成立,大军南下,博贺又成为解放海南的重要运输码头。”博贺镇渔民杨伟深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博贺人,他见证了博贺港在解放海南岛时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回忆,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博贺80多名渔民参加渡海运输物资支援前方,其中有10名渔民还获得了“渡海英雄”称号。
率先渔改
博贺港风采千年犹存,不仅是因其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自强不息的博贺人敢闯敢做。博贺的疍家人,作为原始海上游民就是博贺港历史的亲历者和缔造者。他们以顽强的意志抵抗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推动博贺港一次次勇立时代潮流。
1950年初,南路地委(辖今湛江市、茂名市等)决定进行渔业改革,工作队进驻博贺港,由时任渔改组长、南路地委书记刘田夫带队。当时整个博贺镇渔业组成“海鹰、海雁、海燕”三个大队,各队分工不同。以七篷船为主体,组成海鹰渔业大队,为深海作业。以小帆船、小双帆船为主体,组成海雁渔业大队,是近海作业。以小艇家庭为主体,组成海燕渔业大队,属浅海作业。刘田夫在博贺工作期间走家串户,与渔民同吃同住,渔改工作顺利推进。20世纪70年代,海雁渔业大队在广东率先实现渔业机械化,成为全国捕鱼明星。
“渔改前仅几元工资,渔改后慢慢升到几百元,收入比干部还高。”杨伟深说,渔改前是帮船长打工,工资仅够糊口。渔改后,收入进大队再按每“流海”(10天为1流海)分配,大家多劳多得,收入明显提高。特别是渔船实现机械化后,鱼货产量大幅增加,渔民收入更多。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渔民已住上新房,享受集体医疗、子女读书免费等福利。
纸船铁人
博贺人踏浪闯海的勇气影响深远。从南海东部至台湾海峡、西部北部湾、南沙,他们不断向深海远海探索前进。最早开发西沙渔场的,也是博贺渔民。他们乘风破浪,过洋渡海,在西沙神秘而美丽的海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因此,在广东,他们素有“纸船铁人”之称。
博贺妇女改造自然的胆识和勇气更是闻名全国。上世纪50年代,博贺妇女奇迹般地修建15公里且标准达到县级的泥土公路,在不毛之地的海边沙滩造出长达15公里的防风林,这两项工程当时影响全省乃至全国。
“没有防风林时,风沙打在脸上火辣辣的,根本无法睁开眼睛。”今年81岁的梁惠华,回忆起种植防风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梁惠华介绍,1954年,政府发出种植防风林号召,群众踊跃参加并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当时没有工具,每个人就拿着家里炒菜用的锅铲前去挖坑。每天凌晨1时,大批青年准时集合,步行前往5公里外的观珠镇担树苗,然后再折返到海边种植树苗。
“当时我13岁,每担树苗近百斤重。”梁惠华说,当时种植的防风林面积约15公里,花了3年时间,全靠人力。”因表现突出,1958年,梁惠华还代表广东参加“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会议。
历史的巨轮一路前行,新时期谋求新作为。如今,博贺新港区开港,翻开了千年古港博贺港的发展新篇章。
延伸
博贺新港区年吞吐量超亿吨
茂名博贺新港区位于茂名市东南部的博贺湾,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贸区交汇处,可成为南海能源的新通道和支撑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后方基地,以及粤西地区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新港区规划岸线总长约16.88公里,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可建设泊位约40个,分东西部两个作业区。东部作业区以大型深水泊位建设为主,建设万吨级生产性泊位32个;西部作业区以通用泊位为主,为茂名的装备制造业和临港工业服务。
今年3月22日,位于新港区内的广港通用码头已经启用,预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除此之外,粤电博贺煤炭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项目的建设也如火如荼。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茂名博贺新港区吞吐量将分别达到6500万吨和11200万吨。
茂名博贺新港区建立起辐射泛珠江三角洲,通达全国主要港口和世界各地的港口物流运输服务网络,将博贺新港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辐射内陆的现代化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海洋经济,促进粤西经济腾飞,进一步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访谈
黄鹏——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羊城晚报:博贺港作为千年古港,如何发挥其古港优势?
黄鹏:作为千年古港,博贺港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跋涉前进,成为了全国十大渔港之一。据统计,博贺港的面积、码头长度、渔船数量、单船马力、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卸港量等七项重要指标位连续20余年居广东各渔港镇之首。至今,博贺依然是广东渔业领头雁。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期谋求新作为。2012年,广东省委作出了“建深水大港、兴现代产业、造滨海新城”的宏大构想。博贺港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向深水大港迈进,这也是茂名一直以来的夙愿。现在,博贺新港区开港,美好的蓝图即将变成现实,百年大港梦正在实现。未来,茂名还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早日实现亿吨大港梦继续努力奋斗。
羊城晚报:博贺新港区如何能在众多港口中脱颖而出?
黄鹏:博贺新港区是距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非常有利于建设海上能源的新通道。目前正在建设的“四横三纵”的高速网和七条主干铁路支线,将使得博贺新港区的集疏运系统大大改善,非常有利于打造陆海统筹、陆海联动发展的一个示范基地。
茂名也将在原来传统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基础上,在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高标准谋划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项目,加快临港产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滨海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羊城晚报:在广东打造沿海经济带过程中,博贺新港区如何发力?
黄鹏: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培育壮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事实上,博贺新港区是茂名实现“向海而兴”雄心的第一步,其目标直指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如今,博贺新港区成为茂名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逐渐推动大产业的发展。
博贺新港区港口的东岸将有20多个涉海项目建设,包括通用码头、专用码头、口岸设施等。港口的西侧则以旅游业为主,打造滨海度假和休闲康养综合项目。此外,滨海新区起步区、茂名高新区、水东湾新城区作为茂名海洋资源最富集、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承担海洋经济发展主体责任,分别推动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精细化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发展。(制图/杜卉文/羊城晚报记者全良波图/羊城晚报记者宋金峪汤铭明)